张全衡捐血干细胞
张全衡: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点燃生命的希望!
2020年3月初,一则消息在网上刷爆了人们的朋友圈——浙江温岭一位19岁大学生因突发病情需要紧急进行干细胞移植,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干细胞供体,无法进行手术。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响应,很多人积极报名成为干细胞捐献者,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住在湖北武汉的张全衡。他因为身体条件合适,主动前往天津捐献干细胞,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点燃生命的希望。
谁是张全衡?
张全衡,1997年出生,是来自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的一位普通大学生。2020年春节前夕,他回到家乡过年,并且参加了当地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活动。他接受了干细胞采集试验后得知,自己是患者的“完全匹配者”——这意味着他的干细胞可以取代患者的异常造血细胞,为其提供健康的新生血细胞。
为什么张全衡要捐献干细胞?
人类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可塑性非常强的细胞,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分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造血干细胞在治疗血液相关的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淋巴肉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然而,由于干细胞捐献需要采集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其操作复杂、对身体的损害可能较大,加上医学知识普及率不高,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进行干细胞捐献。
但是,对于张全衡来说,他相信捐献自己的干细胞可以拯救一个生命,这种能够帮助他人的可能性让他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他说:“我的身体条件适合捐献干细胞,我是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帮助到其他人。而且我一直都很注重健康生活方式,不抽烟不喝酒,更容易匹配患者。”面对记者时他淡然地表示:“捐献它不会影响我的身体健康,甚至比献血还简单,为什么不去做呢?”
张全衡如何进行捐献?
干细胞捐献的操作相对于一般的献血来说要稍复杂一些。在采集前十天左右,捐献者需要在家中注射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的药物,以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的干细胞。在干细胞倍增后,捐献者要到医院的干细胞采集室接受采集操作。
张全衡是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的干细胞采集,操作只需要在其手臂两侧插入导管,通过机器将血液抽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其余的血液再流回身体。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不会有太大的痛苦,张全衡只是感觉有点累而已。
张全衡的善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张全衡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在他捐献干细胞之前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但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为一个生命提供了重要的救治途径。他的善举不仅打动了整个社会,甚至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英雄不一定是那些在战争中、在火灾中、在自然灾害中奋勇救援的人,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些普通的人,他们可以因为一些寻常的行为赢得大家赞誉和尊敬,他们可能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同学、家人或者完全陌生的路人,但他们的行为毫无疑问可以令我们感到钦佩与敬畏,带给我们人类的那份真正的温暖。
同样,张全衡的善举也为我们传递了温馨而又充满力量的信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些什么,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别人的生活。感谢所有默默奉献、用爱心去关注和帮助他人的人们,无论你是医护人员、志愿者、还是普通的献血者,你们的善举,时刻在我们心中闪烁着亮光。
结语
张全衡的行动体现了一种公民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他为别人付出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人性的美好在这样的善行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证。成为干细胞捐献者不仅仅是需要勇气和担当,更需要一个伟大的心灵去呈现生命的意义。简单的一次捐献已经为他带来名气和荣誉,但他的心灵之敬业精神、生命与挑战之勇气、奉献之报效家园精神将会在历史的时空中熠熠生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