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干细胞移植后肠排异的过程)
本文目录一览:
- 1、异基因造血干移植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展方面综述
- 2、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
- 3、什么是脐带血干细胞美容的危害移植物抗宿主病?
- 4、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对人有哪些方面的危害?
- 5、干细胞移植期间胃胀痛吃什么好?
- 6、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排异怎么办
异基因造血干移植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展方面综述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后造血嵌合体的临床意义.采用FBC(氟达拉宾+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对2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NAPBSCT,采集供者和受者术前外周血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序列血样,用STR-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和凝胶成像分析技术半定量方法计算供体细胞嵌合率.结果显示:移植后1月,28例患者中1例移植失败,22例形成完全供者造血嵌合体(CC),5例形成混合造血嵌合体(MC);移植后7天时供者细胞即占优势(74.71%),较中性粒细胞(ANC)和血小板(Plt)的平均恢复时间均明显提前;CC组的aGVHD发生率高于MC组(P<0.05),两组cGVHD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MC患者发生早期移植排斥;CC组和MC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在CC状态下复发.3例MC患者经早期临床干预治疗获得CC和完全缓解.结论:造血嵌合体的动态定量检测对判断早期植入,预测移植物排斥、复发和GVHD,以及指导临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由于移植后异体供者移植物中的T淋巴细胞,经受者发动的一系列“细胞因子风暴”刺激,大大增强了斑秃的形成原因其对受者抗原的免疫反应,以受者靶细胞为目标发动细胞毒攻击,其中皮肤、肝及肠道是主要的靶目标
什么是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是指供者的免疫活性细胞与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者抗原起反应的一种疾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
(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该病的症状和体征是发热,剥脱性皮炎,伴有高胆红质血症的肝炎,呕吐,腹泻和腹痛,可发展为肠梗阻和消瘦。
(2)慢性类型移植物抗宿主病大约1/3~1/2的骨髓移植受者可发生一种症状更不明显的慢性类型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皮肤,肝和小肠仍是主要的靶器官,躯体其他部位(如关节、肺)也可被累及。
几乎20%~40%的患者死于与移植物抗宿主病有关的并发症。当供者的骨髓并非取自HLA相同的同胞中,此病症的发生率还要高。在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中,所有的免疫抑制剂可在骨髓移植6个月后停止使用,这可使这些患者后期的并发症明显少于那些需继续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对人有哪些方面的危害?
1、感染: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由于免疫功能的抑制,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发生率50%~80%。感染病变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可能来自移植操作的并发症、潜在的感染病原体激活、环境中接触的新病原体。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仍是目前影响移植个体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
2、移植失败: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之一。由于移植物未能成功植入,造血重建失败,临床呈现患者全血象严重减低伴骨髓空虚或增生减低,感染、出血并发症重,处理困难,死亡率高。但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移植失败的发生率已降低至5%以下,甚至更低。
3、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它的发生与供受体之间的免疫遗传学差异有关。GVHD通常分为急性GVHD和慢性GVHD。急性GVHD主要累及皮肤、肠道和肝脏,临床表现为皮疹、腹泻、肝功损伤。慢性GVHD是一种类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全身性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
干细胞移植期间胃胀痛吃什么好?
合理、多样的饮食对疾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反却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加重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饮食原则。
1.新鲜干净
食源性感染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沙门氏菌(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肉毒杆菌(发酵制品)、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乳制品)等;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等;寄生虫: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线虫、吸虫等;霉菌等
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为例,1996-1997年我血液中的外泌体是留血浆还是血清国12个省份7种3746份食品中的检出率为:冷饮(1.39%)、生肉(1.53%)、牛奶制品(0.52%)、熟肉(0.47%)、原奶(0.72%)和水制品(0.19%)(数据来自于洪帮兴食源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所以防止“病从口入”,一方面要选择新鲜的食材,另一方面要彻底加热。
2.营养易消化
小肠营养的50%和结肠营养的80%来自于肠内容物。
不仅如此,进食后还可促进粘膜细胞的生长,促进胃肠道激素(中含有促肠粘膜细胞生长的激素)的分泌。
长期禁食的直接后果就是肠粘膜萎缩、肠细菌异位和感染率增加。
根据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可以给予肠内营养剂或正常饮食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3.避免可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毒性的食物
大约有60%的处方药与CYP3A4代谢有关。
西柚,柚子、石榴、黑莓等抑制CYP3A4酶活性,影响药物代谢。
抑制CYP3A4酶活性可增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增加药物的毒性,因此要避免同时食用柚子等水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排异怎么办
排斥反应
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都有一个“识己排他”的作用,自己体内的东西都可以和平共处,不是自己身体里面的东西都要千方百计的排斥出去。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如果配型是全相合,则机体可以把这个“他”当作“己”而不予排斥,但供受双方即使HLA全相合,也是目前检测的6个位点相合,没有检测的其他次要位点有不合的,所以移植排斥或多或少都存在。那么就要应对这一排斥现象作出预防和处理,预防就是尽可能地寻找全相合的供者,处理就是用一些药物降低机体的“识己排他”的作用,然而一旦这种作用降低了也给病原菌的入侵和感染开启了通道,因为正常情况下通过“识己排他”的作用人体可以驱除病原菌。所以移植后的两大主要问题就是排斥问题和抗感染的问题。
移植后相关并发症
早期的并发症有:
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和卡氏肺囊虫肺炎,其中又以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间质性肺炎(IP)为最严重。
肝静脉闭塞病(VOD),其临床症状为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黄疸、右上腹痛、肝大和腹水。③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即移植的排斥反应。
晚期的并发症有:
白内障,主要与全身照射有关,糖皮质激素和环孢菌素等药物的运用也可促其发生。
白质脑病,主要见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而又接受反复鞘内化疗和全身高剂量放、化疗者。
内分泌紊乱,表现为甲状腺和性腺功能降低。
继发肿瘤,少数患者数年后继发淋巴瘤或其他实体瘤。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