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视频(足三里的准确视频教程)
本文目录一览:
- 1、怎么找准足三里的抗衰科技靠谱吗位置
- 2、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
- 3、足三里怎么找最简单
怎么找准足三里的面部皮肤衰老的原因位置
怎么找准足三里的位置
怎么找准足三里的位置,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是头皮痒是什么问题引起的大部分的人都哟听过的一个穴位,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常按足三里也有很多好处,以下怎么找准足三里的位置。
怎么找准足三里的位置1
要准确找到穴位位置,我们需要有一些基础知识。首先,我们得先从专业中医书籍上找到穴位定位的书面描述,比如:足三里穴,书上介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其次要有一定的现代解剖学基础知识。再结合经络学里面介绍的一些穴位定位法,综合起来就能够准确找到穴位了。
常用的穴位定位法有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和手指比量法。
在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固定的明显标志,以这些固定的标志来定位取穴的方法就叫体表定位法。比如鼻尖上面就是素髎穴;两个眉头中间是印堂穴;两个乳头中间取的是膻中穴;肚脐眼就是神阙穴等。
骨度分寸法是以人体上的骨节作为主要标志,用来测量人体身上各个部位的长短、大小,并且依照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一个标准。比如: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为12寸;两侧的前额发角之间为9寸;两乳头之间为8寸;胸剑联合中点(剑突)至肚脐为8寸;肘横纹到腕掌(背)侧横纹为12寸;腘横纹至外踝尖为16寸。
要重点说明的是,骨度分寸法里面提到的“寸”,并不是我们日常丈量的尺度单位,而是指“等分”。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每一等份就是一寸,都按此标准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
还有一种方法叫手指比量法,是以自身的手指为标准,用来度量取穴,这种方法也叫做同身寸。
比如足三里穴,以外膝眼为起点,用手指比量法,往下量手掌4指(3寸),就能定位出一条横线;在小腿前面我们摸到的裸露在皮下的骨头就是胫骨,在胫骨的外侧取1横指(1寸),就是一条纵线,横线与纵线的交点就是足三里穴了。
还有一些简易取穴的办法,比如:双臂屈曲,自然下垂并夹紧胸壁,肘尖正对处是章门穴;握拳,中指指尖按压处就是劳宫穴。诸如此类的穴位相对能更容易准确定位。
对于大多数穴位来说,按照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够准确找出具体位置。假如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就只能求助专业的中医医生了。
此外,有些人可能还会有一些顾虑,“万一穴位按压按错了、按坏了怎么办?”一般来说,除一些特殊的禁忌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安全的。比如:骨折、脱位、皮肤破损的地方;对于孕妇腰骶部、下腹部的穴位不能轻易过度按压,一些有滑利、耗气动血的穴位,如:合谷穴、肩井穴、三阴交穴等,都是忌讳;对于一些身体羸弱的人,进行穴位按压不宜过度,避免耗气伤血。
简而言之,穴位按压保健,以自身感觉舒适、良好为度。如有不适感觉,应该及时停止。
怎么找准足三里的位置2
足三里简介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穴是保健大穴,已经深入人心!今天上午门诊来一奶奶89岁,精神不错,步履稳健,只是诉牙疼。
张嘴一看,满口牙齿,整整齐齐!
满屋病人及家属均在唏嘘老奶奶身子骨硬朗。
扎针止痛后,都禁不住向老奶奶取健康经!
“30多年前,我50几岁,闹胃病,村里有个老教师帮我扎了足三里穴,从那以后,我按照老师说的,自己采艾叶,卷成艾条,每天灸足三里,后来我胃病没了。
可是,灸足三里已经成习惯了。
现在孩子孝顺,我也不用自己采艾叶了,孩子们每年给买现成的艾条,我每天坚持灸足三里,浑身有劲儿,基本没闹过毛病,没给孩子找过麻烦!”
下面我们来揭开足三里的神秘面纱!
足三里又名,下陵穴,胃管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
一、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
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
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通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足三里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
二、下陵。
下,下部。
陵,土丘也。
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
沉积后堆积如土丘。
三、胃管。
胃,土也。
管,管道也。
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四、胃经合穴。
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只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脾属土,故本穴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因为足阳明经多气多血,足三里穴又是胃经的合穴,所以他的功能强大,治疗范围广泛。
消化系统疾病,恶心呕吐、呃逆反酸、腹痛拉肚、便秘调理都是他的强项;神经系统疾病,“治萎独取阳明”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的调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相关疾病、脊髓损伤等都会得到更多气血的濡养,以促功能恢复;更年期的调理,膝关节病,下肢疼痛、麻木等等都有可喜疗效;
而且足三里穴保健、强壮功能强大,羡慕开头的奶奶,那就一起做起来。
灸足三里,走起!
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能有些够治疗胃部的疾病的`作用,腹胀、腹痛通过艾灸足三里都可以得到缓解。建议患者应当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同时还是要注意适当的多锻炼一下身体。
怎么找准足三里的位置3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足三里是中医概念所指的一处重要穴位,位于足阳明胃经,左右腿各一个。足三里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三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取穴的时候,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胫骨外侧边缘向旁量1横指(中指),就是足三里穴。
1、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的前外侧,胫骨与腓骨之间,犊鼻穴下方三寸的位置。犊鼻穴也就是外膝眼的中心处。如果要找到足三里,就要知道外膝眼的位置。顺着自己膝盖前正中线往下摸,可以摸到髌韧带,髌韧带的两侧有两个凹陷的地方,内侧的凹陷叫做内膝眼,外侧的凹陷就叫做外膝眼。
2、取穴方法
(1)找到外膝眼后,用自己的手掌往下量四横指,胫骨外侧边沿就是足三里穴,按压有酸胀感。所谓四横指就是除掉大拇指外,用其它四指并拢。然后进行测量,即为同身寸的三寸。
(2)取坐位,膝关节呈90度,用手掌心按住同侧的膝盖顶部,五指自然朝下。定好中指指尖的位置,往外侧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3)取站位,腿要绷直,弯腰,用同侧手的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除了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头垂直向下,中指指尖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
3、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等功效,常用于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肠虚弱、腹泻、便秘、急慢性胃肠炎、肥胖等问题。由于足三里有出色的养生功效,民间素有“每天按摩足三里,胜吃一只老母鸡”的说法。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很多人知道我们的身上是有着很多穴位的,按摩穴位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足三里是人体治病的要穴之一,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是个经常用到的穴位。那么简单取准确呢?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1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它的简易取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一、找到外膝眼,外膝眼在膝关节的外侧,也就是在髌韧带外侧,用拇指去按压,这时会见到一个比较软的凹陷,是可以按进去的,这个部位叫做外膝眼。
二、找到外膝眼以后向下量三寸,这个三寸可以用同身寸,就是用手指去量,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后,把上缘,也就是食指的上缘放在刚才找到外膝眼的位置上面,向下量,这四个手指头并拢在一起的宽度就是三寸。
三、找到三寸的下缘,然后再找到腿上的胫骨,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迎面骨,腿前面隆起骨棱子的位置,找到最高点,从最高点向外量一寸,也就是一个大拇指的宽度,跟刚才向下量三寸的一条线相交,交点就是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2
足三里穴的名词解释
足三里穴,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三里、下陵。《圣济总录》名足三里。
别名鬼邪、下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土)穴。
“足三里穴”:“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足三里穴的.功效与作用
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各种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调和气血、美化肌肤。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长按足三里,能调节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上午7—9点,胃经最旺时,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身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晚上9—11点脾经最旺时按摩此穴,脾主运化,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能量,运输给各个脏器,从而达到进补的作用。
足三里疗法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腹胀腹痛、脚气、下肢不遂等。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中风、脚气、水肿、消化不良。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刮拭足三里穴,以潮红发热即可,可以治疗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
足三里穴的按摩手法
端坐凳上,四指并拢,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按掐活动,一掐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端坐凳上,四指屈曲,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压,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连做1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将拇指指端按放足三里穴处,力集中于指端,尽力按压,然后推拨该处筋肉,连做7次。两侧交替进行。
正身端坐,一腿前伸,两手张掌,搓擦腿部,自上而下,搓擦至遍,两腿各搓擦1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在该穴处按摩,有着调节胃肠功能、补肾强筋、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作用,对各种常见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就是足三里穴。可采取按压的方式按摩1分钟,然后按摩滑肉门穴3分钟。
按摩足三里注意事项
按摩要有一定的力度,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的同时可以配合艾灸,点燃艾条熏灼足三里穴,每日1次。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3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指,足三里是人体的一个保健要穴。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下肢疼痛,脾胃系统疾病以及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健脾益气,调理脾胃,延年益寿。
按摩时可以用拇指的指腹进行一按一放有节奏的点按,每次点按3-5min,或者用按揉法,也就是用拇指指腹的桡侧缘按在足三里上,然后做均匀的旋转运动,按揉时应注意节律一致,用力适中,一般按揉3-5min。预防保健可以隔日1次或每周2-3次。局部有皮损溃疡,不宜做按摩。
长期按摩按摩足三里穴还可以收获到这些好处:
1、补中益气
这是按摩该穴位的主要功效之一,足三里穴是土经土穴,可帮助调整脾胃,而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老话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其理亦在此。
2、止泻功效
如果你属于脾胃虚弱或虚寒引起的腹泻,那么,你就可以试试刺激足三里穴,止泻效果明显;但如果是因痢疾或湿热引起的腹泻,单独按摩该穴位效果不理想,需配合其它穴位。
3、促进食欲
该穴位还是胃经合穴,所以按摩它,还可以帮助治疗胃病及胃经诸病,尤能调畅胃气,从而改善饮食不节、食欲不振等症状。
4、安神止痛
该穴位所在的足阳明胃经可治疗神志病,所以按摩它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神镇静的效果。此外,按摩足三里穴该可以帮助缓解气滞、气虚、血虚、积食、胃虚以及脾虚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腹痛的症状。
可见,按摩足三里穴,可帮助我们解决多种健康问题。但是它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找准了位置,掌握了正确的按摩方法,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那么,在家想要按摩足三里穴,应该如何取穴呢?
足三里怎么找最简单
足三里穴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即: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脾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两边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侧的叫内膝眼,外侧的叫外膝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量四横指处。胫骨的前边一个指头宽,然后四个指头在外膝眼的下面,这个位置就是准确的足三里穴。)
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把你的手腕横纹,对准膝盖处髌骨的上边,这手自然的搭下去,中指尖指的位置)换左手用同样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具有非常强大的保健作用。虽然它在人体的腿上,但是经常揉足三里不仅对脾胃有作用,对调理其他脏腑也是很有好处的,而且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因为足三里属于胃,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此外,按揉足三里还可以治疗精神紧张等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