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阳康后十万个为什么 > 正文

阳康后十万个为什么

hpv转阴后又复阳(hpv转阴又复阳算持续感染吗)

max2023-01-21阳康后十万个为什么203

本文目录一览:

阳转阴一个多星期了,而且一直休息中,为什么还会阳?

“转阴三天后又复阳了!”

“不到一周的耐存放的蔬菜时间,

抗原转阴后又阳了,

难道是瑜伽冥想放松引导词没好彻底?”

近期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

反馈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后由阳转阴,

用抗原检测后又“复阳”的光动力植发困惑。

“12月7日,经历了高烧、浑身酸痛和味觉失灵等几天后,我在家自测抗原结果为阳性。经过居家治疗,12月9日、10日在症状消失后,连续两天抗原结果显示为阴性。但是12月12日由于同住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再次自测抗原,结果显示为阳性。”

家住河南的夏女士12月16日讲述了她的经历,并表示十分困惑,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再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但为什么“又阳了”?

有类似的情况的还有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崔女士。

“我是在12月8日,高烧的第二天抗原检测出阳性的,12月10日基本上已经不发烧了,12月14日在抗原转阴两天后,今天我又开始低烧了。”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崔女士说,“我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阳不阳了,难道是之前没好彻底?”崔女士十分困惑。

患者康复后为何会复阳?

复阳的原因是什么?

复阳者是否带有传染性?

……

复阳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亿。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这么大规模的人员感染,在被感染者里面就会出现非常低概率的、比较特殊的病例,其他疾病也会有这种现象。

已经痊愈出院,为何还会出现复阳?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出现复阳现象有三种可能:一是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二是病毒又重新活跃起来;三是再次感染。对于第一种情况,通过多部位多次采样,可减少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发生。对于第二种情况机理还不清楚。对于第三种情况,其传染性与其他首次感染的病人相似。

复阳者会传染别人吗?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复阳导致的继续传播并不多见,在传播中并不起很大的作用。

对此,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感染二科主任陈志海表示认同:“患者复阳,说明其体内的病毒存在低水平的复制,其传染性也是很低的。”他说,就目前的研究结论来看,患者治愈后不会终生携带病毒,且由于复阳患者携带病毒的毒性很低,目前暂未发现复阳后再感染他人的案例。

如何应对复阳现象?

张伯礼院士表示,经临床观察证实,“复阳”病例均没有发生再传染给他人的现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从现有研究来看,“复阳”的人,通常没有传染性。其实不必太在意“复阳”的情况,因为这批人通常不会对周围人造成感染的风险。从之前看到的数值来看,一次“阴”了,第二次再检测出“阳”,是常见现象,但一般也就波动一周左右,之后就测不到了。

随着春节临近,张伯礼建议,在春节期间少聚集,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安排外出旅游,“在居住地过年的,也尽量不要搞多人聚会,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熬夜,保持健康的作息时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做法。”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及时做好自我健康检测,守护好个人身体健康!

几天属于二次阳

抗原转阴后又阳了,是没好彻底吗?“复阳”和“再感染”后有传染性吗?什么情况更容易发生“二次感染”?近期,有关新冠“复阳”“再感染”等话题引发不少网友的讨论。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对此进行了解读。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复阳”跟“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

“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也阴性了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阳性了。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经彻底康复了,但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

一般的“复阳”都是发生在康复之后一个月内。如果已经超过一个月,核酸又呈阳性,“再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复阳”和“二次感染”发生在“阳康”人群中的概率大吗?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里,发生“复阳”或者“二次感染”的概率都是很低的。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可以获得3到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也非常低,大家也不用担心。

哪些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可能性大一些?

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比较高的群体,一类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说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患者感染康复之后,保护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还有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间可能也比较短。

第二类是免疫缺陷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或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随着时间延长,他们“二次感染”的风险也就比较大。

第三类就是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比如说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被传染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需要更加注意。

“复阳”目前没有发现有特殊的规律。它仅仅是一个检出了病毒片段的指标,和我们的体质差异关系不大,所以这方面没有规律可循。

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吗?

确实有人可能感染过一次原始毒株,又感染过一次德尔塔毒株,又感染了一次奥密克戎毒株。根据国外报道,感染过两次的确实有很多;感染过三次的就比较少,但是也有。感染四五次就非常罕见,是一些个案的报道了。因为我们每一次感染都能获得一定的保护,那么“再感染”的风险都会变小,“再感染”之后的症状也会减轻。所以总体来说,大家对今后的“再感染”不用过于担心。

这种情况下叫“阳康”

根据《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即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受自测试纸的检测条件影响,自测抗原试纸转阴并不代表感染者真正转阴,一定要到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都是阴性才能判断为“阳康”。

“阳”了多久可以出门?

不少感染过后的市民在朋友圈表示,自己“阳康”了,可以运动吗?“阳康”后还用戴口罩吗?什么情况下可以出门?

上海一群租房住了29人,阳转阴后再阳,群租房存在哪些风险?

上海一套180平米群租房内,居住了29人,疫情之下的他们,封控管理变得格外困难,有人阳性转阴后,再次出现复阳情况。也因为这一情况,使得群租房内人员,都成为了密接者,或者是确诊人员,需要再次转运隔离治疗。

在此次疫情中,让我们看到了群租房所带来风险。疫情防控过程中,很难做到严密隔离,众多人员生活在一套房子内,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如果一人中招,群租房内所有人,都要受到牵连。非疫情时期,众多人员聚集居住,也会因为人员混杂,而影响到租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一、疫情下:群租房难以封控管理

应对新冠疫情,最好方法就是“动态清零”。如果一人独处一室,在密闭封控管理之下,能够有效控制新冠疫情,让疫情尽快得到控制。当一套房屋内,存在群居情况,众多人员封控管理,会变得十分困难。

此次疫情群租户,所表现出阳转阴后再转阳情况,在群租房中会经常遇到。因为一人核酸结果呈现出阳性,影响到了所有群租户。这样情况往复,众人生活将久久难以恢复正常。

二、非疫情时期:人身和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除了疫情时期,群租户封控管理,会变得很困难外,在非疫情时期,也存在很多风险。众多人员聚集居住在一起,会让人员变得复杂。租户亲人、朋友来访,使得人员混乱情况加剧,这样一个状态,也容易出现财物丢失,一些年轻貌美女性,人身安全还容易受到侵犯。

群租房在疫情防控管理中,需要重视和特别对待,做好众多群租户封控管理,是疫情防控重点,不能因为群租户疫情复阳,再次影响到整栋楼,乃至整个小区居民工作、生活。

上海一群租房住29人,阳转阴后再阳,为什么会反反复复?

因为这个群租房的居民太多了,而且居民们的防疫工作做的也不到位,所以导致了疫情反反复复的现象。

群租房内疫情反反复复

此事件发生在上海市虹口区,虹口区的周女士家住在海伦路555弄4号楼,她发现自家小区中有一户房屋(301室)存在群租现象,区区100平左右的房子里面住了29位租客。

现在上海的疫情非常严重,周女士很担心群租房的租客由于长期密切接触会发生危险。2022年4月1日,小区工作人员通知全体居民做核酸,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大家发现301室居住的29位租客中,有20位租客都是阴性,后来这些租客以及租客的密切接触人员全部都被带走治疗与隔离了。

现在很多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都是轻症,所以当小区的居民们得知301室所有租户都被带走之后,也并没有太过担心。20天后,周女士再次在小区里见到了301室的一位租户,这位租户告知周女士,他们房间里面又有人复阳了。

周女士听到租户的话之后非常惶恐,因为301室离她家非常近,她特别害怕自己也被感染。随后周女士发现,4月29号301室复阳的租客被拉走了,4月30号又拉走了十几个租客。周女士怀疑这些租户被带走之后,并没有人为他们的房间进行消毒。如果他们的房间不消毒的话,那么当他们再次回来之后,还是会有被感染的风险的。

经过审慎的思考之后,周女士以及小区的其他邻居们一同将此事反映了出来。他们希望物业可以承担消杀的责任,不要再让疫情反反复复了。

事后小区的物业也很快回应了业主们,他们表示曾经对301室的屋内进行过好几次的深度消杀,接下来也会注意小区里的垃圾处理情况以及消杀情况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