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砂别名叫什么(夜明砂又叫什么名)
本文目录一览:
- 1、人中黄,夜明砂,望月砂,白丁香,五灵脂,鸡矢白的别名分别是间充质干细胞美容功效多久有效什么?
- 2、伏翼详细资料大全
- 3、夜明砂是吃什么的生发什么?俗名原名是什么
人中黄,夜明砂,望月砂,白丁香,五灵脂,鸡矢白的别名分别是什么?
人中黄,中药名。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一定时间后的制成品。
夜明砂,中药名。为蝙蝠科动物蝙蝠、大管鼻蝠、及菊头蝠科动物马铁菊头蝠等的粪便。
望月砂,中药名。为兔科兔属动物东北兔和华南兔等野兔的干燥粪便。
白丁香,木犀科植物,为紫丁香的变种,与紫丁香主要区别是叶片较小,基部通常为截形、圆楔形至近圆形,或近心形。
五灵脂,中药材名。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和飞鼠等的干燥粪便。
鸡矢白,鸡矢白即家鸡粪便上的白色部分。
扩展资料:
人中黄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天行热病,温病发斑,大热烦渴,痘疮血热,丹毒,疮疡。
夜明砂具有清肝明目,散瘀消积之功效。用于青盲,雀目,目赤肿痛,白晴溢血,内外翳障,小儿疳积,瘰疬,疟疾。
望月砂具有去翳明目,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目翳目暗,疳积,痔瘘。
白丁香花期4-5月。 花密而洁白、素雅而清香,常植于庭园观赏。还可以用作鲜切花。泞面有疏生绒毛,花密而洁白、素雅而清香。该种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
五灵脂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
鸡矢白性味甘咸,凉。有利水,泄热,祛风,解毒等作用。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_人中黄,百度百科_夜明砂,百度百科_望月砂,百度百科_白丁香,百度百科_五灵脂,百度百科_鸡矢白
伏翼详细资料大全
伏翼(学名: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为蝙蝠科伏翼属的动物。广泛分布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南部各地,包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陕西、云南、四川、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法国。[2]
伏翼很小,体长约3.5-4.5厘米,翅膀19-25厘米宽。体毛维不同深度的棕色。一般生活在树林或田野,但也可以生存在城市房屋顶楼或房檐。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伏翼 拉丁学名 :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 别称 :蝙蝠、天鼠、仙鼠、飞鼠、夜燕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纲 :兽亚纲 目 :翼手目 亚目 :小蝙蝠亚目 科 :蝙蝠科 属 :伏翼属 种 :伏翼 分布区域 :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陕西、云南、四川、新疆等地 释名,伏翼pipistrelle基本内容,附方,亚种, 释名 又叫蝙蝠,灰黑色,有很薄的肉翅,它的翅膀与四只脚、尾巴相连。六、七月出来,十一、十二月藏在洞中。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它喜欢吃蚊蚁。 详细情况 编号:303 定名人:(Schreber) 年代:1774 原始文献:Saugeth, I, pl.54(text, p.167) 模式产地:法国 (France) 国内分布:陕西, 新疆, 江西, 四川, 云南, 台湾 伏翼pipistrelle基本内容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伏翼属(Pipistrellus)约40~50种蝙蝠的统称,广布于世界各地。体色浅灰、褐、浅红或黑色,体长约3.5~10公分(1.4~4吋),尾长2.5~6公分。飞行方向飘忽不定,黄昏时比大多数蝙蝠出现得早,有时甚至白天飞行。代表种有欧亚大陆的伏翼(P. pipistrellus)和北美洲的东方伏翼(P. subflavus)和西方伏翼(P. hesperus)。 附方 治疗久疟不止:取七只蝙蝠,去头、足、翅、捣烂,做成梧子大的丸子,每次鸡叫时服用一丸。 治疗多年的颈部淋巴结结核:用蝙蝠一只,猫头一只,都撒上黑豆,火烧以至骨化,研末外涂,干了阿胶糕有抗衰老的作用吗可用油调敷患处,并内服连翘汤。 治疗内外障翳:将夜明砂炒过后研末,放入猪肝内煮,吃肉喝汤。效甚佳。 治疗小儿雀日:将夜明砂炒后,再将猪胆汁加入和匀,做丸如绿豆大小,每次用米汤送下五丸。 释名: 蝙蝠、天鼠、仙鼠、飞鼠、夜燕。 气味: 伏翼:咸、平、无毒。 天鼠屎(亦名鼠法、石肝、夜明砂、黑砂星):辛、寒、无毒。 夜明砂 夜明砂-别名:鼠法、天鼠屎 主治: 伏翼: 1、上焦发热,白昼贪眠。用五两重的蝙蝠一个(连肠、骨炙燥),云实(炒)五两、威灵仙三两,牵牛(炒)、苋实 各二两,丹砂、铅丹各一两,腻粉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木通汤送下。此方名“仙乳丸”。 2、久咳上气,多年服药无效。有蝙蝠除去翅、足,烧焦,研为末,米汤送服。 3、久疟不止。用蝙蝠一个(炙)、蛇蜕一条(烧)、蜘蛛一枚(去足、炙)、鳖甲一枚(醋炙)、麝香半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此方名“伏翼丸”。 4、小儿惊。用入蛰蝙蝠一个,在蝠腹中放入成块朱砂三钱,煅存性,待冷后研为末,分四次空心服下。如儿龄很小,则分五次服,都用开水送下。 5、多年瘰疬。用蝙蝠一个、猫头一个,都撒上黑豆,烧到至骨化,研为末,敷患处。如疮已乾,则调油敷涂。内服连翘汤。 天鼠屎: 1、内外障翳。用夜明砂末化入猪肝内,煮食并饮汁。有效。 2、青盲不见。用夜明砂(糯米砂黄)一两、柏叶(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牛胆汁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睡觉时,以竹叶汤送服二十丸,至五更时,再用米汤送服二十丸,至病愈为止。 3、小儿夜盲。用夜明砂,炒过,研细,加猪胆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又方:用夜明砂、黄芩,等分为末,取淘米水煮猪肝的汁水每次调服半钱。 4、五疟不止。用夜明砂末,每以冷茶送服一钱,立效。又方:治疟发作时,经久不愈。有夜明砂五十粒、朱砂半现金、麝香一钱,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发病前开水送服十丸。 5、咳嗽不止。用蝙蝠去翅、足,烧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开水送下。 6、耳出汁用。用夜明砂二钱、麝香二分,共研为末,先将患处揩干净。然后把药末敷上。 7、溃肿排脓。用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共研为末,加干砂糖半两,水调匀,敷患处。 亚种 伏翼新疆亚种 (学名: 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 bactrianus ),Satunin于1905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南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土库曼斯坦。 伏翼指名亚种 (学名: 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 ),Schreber于1774年命名。分布于台湾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法国。
夜明砂是什么?俗名原名是什么
夜明砂,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原名天鼠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日华本草"称夜明砂。生药为蝙蝠类动物的干燥粪便。别名:天鼠屎,蝙蝠类(河南、江苏),盐老鼠屎(广西、江西)
蝙蝠的粪便...囧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