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知识 > 正文

养生知识

中医穴位图解大全的简单介绍

max2023-01-31养生知识68

本文目录一览:

“迎香”、“印堂”、“太阳”、“鼻梁骨”、“眉骨”、“两个肺俞”、“关元”、“神阙”这些穴位在哪?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鼻唇沟中.

印堂:在面额部,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正坐,或仰靠,或仰卧取穴.

太阳: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干细胞美容抗衰老吗太阳穴.

没鼻梁骨、眉骨这个穴位,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

关元: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神阙:肚脐眼

一、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

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

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二、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采用按摩手法点、按、揉等不至于伤害人体,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郑重说明这36个穴是致命穴平常按摩无任何不良影响。所谓致命必有意外的重力,非正常力道,或危险物品造成为必要条件。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作为“杀手”使用。

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求一张脸部穴位图

面部穴位图如下图: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面为五脏之华”,按摩美容即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面部的穴位,使面部气血流畅,达到美化容颜的目的。

面部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养生,还能有效去除角质和废弃物,并补充营养及水分,从而改善肤色,使皮肤得到完全的放松和恢复。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稳定,部位要准确,力度要适中,快而有序。

扩展资料: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穴位

面部穴位图

面部穴位图如下图:

/iknow-pic.cdn.bcebos.com/b03533fa828ba61e6884194a4c34970a304e596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03533fa828ba61e6884194a4c34970a304e596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面为五脏之华”,按摩美容即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面部的穴位,使面部气血流畅,达到美化容颜的目的。

面部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养生,还能有效去除角质和废弃物,并补充营养及水分,从而改善肤色,使皮肤得到完全的放松和恢复。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稳定,部位要准确,力度要适中,快而有序。

扩展资料: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_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参考资料:/mr.baidu.com/kbqp58a?f=cp"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穴位"百度百科-穴位

谁能给出人体所有穴位的准确位置描述?要文字的不要图片。

中医经络共十四条,300多个穴位,其中记住100个就能治疗一般的疾病,下面是我整理的。还没整理完。你先看下吧。

­

任脉经络分寸口诀 ­

任脉中行走腹胸,会阴正当两阴中;曲骨耻骨上缘取,中极脐下四寸容;脐下三寸关元穴,脐下两寸石门封;气海脐下一寸半,脐下一寸阴交逢;肚脐中间即神阙,脐上一寸水分洪;脐上两寸是下脘,脐上三寸建里通;脐上四寸定中脘,脐上五寸上脘同;巨阙肚脐上六寸,鸠尾剑下一寸雄;中庭平对五肋间,两乳之中膻中连;玉堂紫宫华盖穴,每隔一肋向上冲;璇玑天突下一寸,天突胸骨上窝弓;廉泉颌下结喉上,承浆下唇沟正中。­

­

脉督经络分寸口诀­

督脉中行走脊梁,尾骨尖端是长强;五骶椎下取腰俞,四骶椎下阳关详;二腰命门一悬枢,十一胸椎脊中藏;第十中枢九劲缩,第七椎下有至阳;第六灵台五灵道,身柱第三椎下方;第一椎下陶道穴。大椎突起平肩上;哑门发髻上五分,发髻一寸风府长;枕骨粗隆寻脑户,强间户上寸半量;后定百会后寸半,百会两耳正中央;会前寸半是前顶,会前三寸囟会当;发髻一寸定上星,发髻五分神庭堂;印堂原是经外穴,归经转正理应当;素髎正当鼻间断,人中沟中水沟淌;兑端上唇正中取,龈交唇内系带藏。­

手太阴经分寸口诀­

一手太阴是肺经,臂内拇侧上下行;云门锁骨下窝取,中府窝下一寸停;天府肘上六寸取,侠白肘上五寸迎;尺泽曲肘大筋外,孔最肘下五寸定;列缺虎口叉处,经渠寸口动脉应;太渊掌后纹头是,鱼际赤白肉际寻;少商拇指内侧端,去指甲角一分明。 手阳明经分寸口诀 ­

二手阳明属大肠,臂外前缘细审详。商阳食指内侧端,二间指掌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正中央。阳溪腕侧两筋内,偏历腕上三寸量。温溜腕上去五寸,肘下四寸下廉乡。肘下三寸上廉穴,肘下两寸三里场。曲池曲肘纹头尽,肘髂肱骨外廉旁。肘上三寸寻五里,臂儒三角肌下方。肩髃抬肩凹陷处,巨骨肩上叉骨藏。天鼎扶突下一寸,扶突喉结三寸旁。禾髂水沟旁半寸,鼻旁五分是迎香。 ­

足阳明经分寸口诀­

三足阳明是胃经;起于头面向下行;承泣目下眶上缘,四白眶下孔中明。巨髂目下平鼻孔,地仓口角旁四分;大迎曲颊前三寸,颊车颌前咬肌停;­下关耳前颧弓下,头维头角上5分;人迎喉结旁寸半,水突迎下筋前平;气舍直下平天突,锁骨上窝是缺盆;气户锁骨下正中,以下诸穴肋间行;库房屋翳接膺窗,再下一肋乳中临;乳根正在乳房下,胸部穴位已分明;不容巨阙两寸旁,再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去两寸;外陵大巨和水道,归来气冲耻骨临;不容开始至气冲,每穴间隔一寸匀;髀关股上平耻骨,伏兔膝上六寸停;阴市膝外上一夫,梁丘膝上两寸寻;犊鼻即是外膝眼,三里膝下三寸迎;膝下六寸上巨虚,条口膝下八寸定;膝下九寸下巨虚,条口穴外丰隆平;解溪足踝筋正中,冲阳足背动脉应;陷谷节后一寸半,二三指间取内庭;厉兑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须记清。

足太阴经分寸口诀 四足太阴属脾经,隐白大趾内角寻;大都节前凹陷处,太白趾跖节后临;公孙本节后一寸,商丘踝前下凹停;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明;膝下三寸迎地机,内辅骨下去阴陵;膝上两寸定血海,海上六寸过箕门;耻骨外端冲穴门,府舍冲门上七分;舍上三寸有腹结,脐旁四寸是大横;横上三寸有腹结,食窦向上平乳根;天溪乳头两寸旁,胸乡溪上一肋平;周容再上一肋间,大包腋下六寸定。

手少阴经分寸口诀 五是心经小指边,腋窝正中取极泉;青灵肘上三寸找,少海肘内横纹尖;灵道腕上一寸半,通里腕上一寸连;腕上五分阴郄穴,神门豌豆骨后缘;少府小指曲指处,少冲小指内角牵。手太阳经穴分寸口诀 六手太阳是小肠,臂外后缘肩胛详;少泽小指外甲角,前谷指掌节前方;后溪握拳节后取,腕前骨陷腕骨藏;阳谷尺腕骨间取,养老转手在腕上;支正腕后上五寸,小海肘部沟中央;肩贞腋后上一寸,孺俞肩胛冈下方;天宗肩胛正中取 ,秉风越过肩胛冈;曲垣冈上内侧端,外俞一椎三寸旁;中俞大椎旁两寸,天窗平喉筋后量;天容耳下曲颊后,颧髂颧骨下陷镶;听宫学在耳屏前,张口有孔陷中央。

祝您快乐。

阳陵泉的穴位在哪里?要图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端坐时,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骨性突起,即腓骨小头,其前下方凹陷处就是该穴。 

阳陵泉是舒筋活络的代表穴位。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周疼痛。阳陵泉作为胆经的合穴,专治内腑疾病,可缓解乳房和两胁胀痛以及胁肋间神经痛。在此穴刺血拔罐可泻胆火,与大敦穴配伍,可清泻肝胆实火。

从中医角度来看,按压阳陵泉穴,出现明显的酸、麻、胀、痛感,说明治疗对症。一般情况下,按摩或针刺该穴,很快就能止痛。

扩展资料:

穴位配伍

1、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2、配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3、配人中、中冲、太冲,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舒筋穴——阳陵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陵泉

穴位的名字各有其含义,你知道吗?

  说起祖国医学,那得洋洋洒洒几千年,其中深意,自去体会!

  对于“穴位”二字的解释: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大家可能看得有点拗口,简单讲就是人体的“开关”。经络好比电线通路,穴位就是开关。经络的通畅就是健康的根本。不管是在中医学上还是民间最耳熟能详的就是:“痛则不通,不通则痛”那么痛的是哪里,哪条经络,用哪个穴位。那就属于治疗学的范畴了。

  对于广大群众来讲,可能更加喜欢的是这个穴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比如:人中、足三里、神阙等等都是日常大家接触到的比较实用的一些养生穴位。但不知其意就乱用,也不是养生之道。

  对于医学生来讲,他们大多数只背其功能主治,主穴配穴治何种病症。却不知其穴位大有深意,而这些深意往往在穴位名字上面就能体现,唯有去深入体会才能得其真意,临床上才有所“悟”。

  如“人中穴”为何叫人中?大家知道昏迷不醒掐人中,却不知道为什么掐?掐的部位在哪,准确吗?正所谓差之毫厘,缪以千里。若不准确怎么能救急呢?所以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医疗学习,不懂其真意,难免显得不够全面。

人中穴: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所以准确的并不是正中,所以才叫人中。)

  其穴名意为:鼻通天气,口通地气,本穴在口鼻之间,故名“人中”(这里有我们古代哲学思想的成分,天地人。以鼻子呼吸空气而通天之气,嘴巴吃粮食庄稼而通于地气,中间着,人也。故曰人中)

  所以它的功效与“人”有关:如昏迷,晕厥,暑病,癫狂,臆语,痫证,急慢惊风等人的精气神相关联的疾病。(还有其他特殊治疗病症)

  这样是不是理解了为何叫人中?而不叫别的中呢?

  《千金方》中说道:“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也。作为老百姓,我们当听故事一般,又可学习养生知识。岂不乐哉?

  大家如果有想了解的穴位,欢迎在下方留言,下次更新我们从中选出,为大家分享!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