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养生原则(霜降节气如何养生保健)
本文目录一览:
- 1、霜降要注意什么?
- 2、详解二十四节气——霜降
- 3、霜降节气到 霜降节气到养生正当时
- 4、霜降的外泌体转录组节气注意
霜降要注意什么?
霜降要注意:预防秋燥、预防湿邪、预防秋郁、预防贼风。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时节。
扩展资料:
霜降节气,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秋燥明显的气候特征。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
详解二十四节气——霜降
霜降 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霜降的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霜降节气后,树叶开始枯黄,被秋风吹到地面上,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目录
霜降节气运势提点
霜降节气如何养生
霜降节气的六大风俗活动
霜降和降霜是一个意思吗
霜降节气养生食谱
霜降节气 运势 提点
在霜降节气的半个月中(10月23号到11月6号),月令依然是戌土,但与前半个月的区别是,这十天五内是戊土司令。也就是说前十五天半还是五行金的延续再加上三天的火主事,而这十五天就纯是戊土主事,鉴于五行用神的冲突,因此很多人在这半个月内,运气上变化比较明显一些。比如八字五行喜金水的,本来下半年应该顺顺当当的,谁知道在这个半个月内,半路杀出程咬金来,意外频出,要多注意。而那八字喜土的人,在这半月内,则可以小旺一下,要抓住机会。
就生肖来说,这半个月内,肖龙、肖狗、肖牛、肖羊,这四个生肖,依然是运气一般,特别是财运方面,容易开支比较大,需要好好的控制一下,感情方面,也是一波三折,不过好在时间比较短,短时期如果没有什么重大矛盾,也就是波折一下就算了干细胞美容市场前景分析,然后过了这段时间就步入正轨;肖猪、肖鼠,这两个生肖,需要做好防小人是非工作,工作方面,容易加班加点,容易操劳成疾,要劳逸结合;肖蛇、肖马,这两个生肖,则容易多劳而无成,也容易花钱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不要气用事。剩下四个生肖,则比较吉利。
八字方面,这半个月,土极旺,金次之,火、水、木弱。特别是八字喜五行喜土和忌土的人,在这半个月内运气变化明显。八字五行喜土的,则是这半个月内,突然运气转好,出现小阳春现象,顿时春暖花开,好事连连;而对于八字五行忌土的人来说,本来前段时间还运气好好的,突然则意外频生,忙中出乱,本来好好的事情,波折不断,这两种人是变化最明显的。其他人,则依然是喜金水整体平顺,喜木火的整体运气欠佳。
霜降节气如何养生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 谚语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
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因此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便是防秋燥。秋燥的表现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这段时间里,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调养方面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蜂蜜、银耳、青菜、苹果、香蕉、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都不错。
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这时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雪里蕻)。一些地方要吃红柿,认为这样可以御寒,能补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晚秋时节的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和豆类等;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集体活动。另外,这个季节不是人人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应及时关注天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霜降节气的六大风俗活动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2、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4、霜降到了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 处暑 高粱, 白露 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5、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霜降和降霜是一个意思吗
“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秋燥明显、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在气象学上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通常出现在秋、冬、春这三个季节。“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节气养生食谱
1、乌鸡汤
原料:乌鸡一只,猴头菇适量,桂圆肉、红枣、灵芝,生姜
做法:1、乌鸡洗净,切块,用开水氽一下去除血水;2、将洗净的乌鸡放入砂锅中,放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3、等乌鸡半熟时放入猴头菇,生姜片。桂圆、灵芝、红枣视个人情况是否加入。还可放一点黄酒。4、熬出香味后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清热。
说明:方中的乌鸡健脾益气、有养阴退热的作用,而猴头菇可以补脾、健胃、益气,最好在汤里再加些桂圆肉、红枣、灵芝,加几片和胃的生姜,正如民间“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前后喝此汤,有很不错的养生作用。
2、白果萝卜粥
原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3、清蒸人参鸡
原料:人参15克,母鸡1只,火腿10克,水发玉兰片10克,水发香菇15克,精盐、味精、葱、生姜、鸡汤各适量。
做法:1、将母鸡宰杀后,退毛去净内脏,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水洗净;将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均切片;2、将人参用开水泡开,上笼蒸30分钟取出;3、将母鸡洗净,放在盆内,置入人参、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精盐、料酒、味精,添入鸡汤(淹没过鸡),上笼,在大火上蒸至烂熟;4、将蒸熟的鸡放在大碗内,将人参切碎,与火腿、玉兰片、香菇摆在鸡肉上,将蒸鸡的汤倒在勺里,烧开,撇去沫子,调好口味,浇在鸡肉上即成。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4、归参山药猪腰
原料:当归10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猪腰500克,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各适量。
做法:1、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放入铝锅内;2、将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铝锅内;3、在铝锅内加适量水,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冷却后,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4、将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等与猪腰片拌匀即成。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5、五香牛肉
原料:牛肉2500克,食盐90克,白糖24克,红酱油60克,姜块2块,葱结2只,料酒、茴香、桂皮、红米汁各适量。
做法:1、选用牛肘子部位的全瘦肉,先按肌肉纤维用叮直切开后,切成500克左右的块,然后用刀根戳出一排非刀洞,四面戳到。板上先撤上少许食盐,将肉块放在上面反复推擦,擦至盐粒溶化(俗称出汗),然后放在缸内腌3~4天(夏季腌一天),经过多次翻动,腌至肉红、硬、香;2、将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滚(水要多),投入肉块,上下翻动几次,捞出刷洗干净;3、在锅底先放锅垫,垫上放牛肉块,加入茴香,桂皮、葱结、姜块、料酒、白糖、酱油和红米汁,在大火上烧滚,·至牛肉变红色时,再加入白汤淹没牛肉,放入适量食盐,试味后,加盖烧至沸滚,再移小火上焖煮2小时左右,等用筷子能戳进牛肉时,捞出。冷透后,按其肌肉纤维横向切片即成。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6、荔枝肉
原料:猪腿肉300克,鲜荔枝肉(净)100克,2个鸡蛋的蛋清,水淀粉25克,白糖60克,白醋30克,食用红色素一滴,精盐、料酒各适量,植物油1000克(实耗50克)。
做法:1、把猪腿肉切成2块。用刀背敲松后改刀成四方小块(24块),加入盐、食用红色素少许,蛋清,水淀粉15克,拌匀备用。把鲜荔枝肉一切两半;2、烧热锅放入植物油,待油烧至六七成热时,把猪腿肉一块块下油锅炸至内熟外脆呈黄色捞出,将锅中的油倒去,加入料酒、水100克,白糖、白醋、精盐,下水淀粉勾芡,倒入炸好的肉和鲜荔枝肉翻匀,淋上少许熟油,起锅装盘即可。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7、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原料:猪蹄1000克,带皮花生米100克,大枣40枚,料酒25克,酱油60克,白糖30克,葱段20克,生姜10克,味精、花椒、八角、小茴香各少许,盐适量。
做法:1、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2、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3、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8、双耳汤
原料: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做法:将白木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水适量,置蒸笼中,蒸一小时,待木耳熟透时即成。
功效:滋阴润肺、补肾健脑。
适用:适用于肾阴虚、血管硬化、高血压、肺阴虚咳嗽、喘息者。
9、玉米须炖龟
原料:玉米须100克,乌龟1只,盐、姜、葱、料酒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乌龟杀好后,切成小块,入锅内加水,加姜、盐、料酒等,玉米须用纱布袋包好也放入锅内同煮,先用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炖至龟肉烂熟即成。
功效:清热,利水,滋阴,养血。
禁忌:龟肉不宜与苋菜、猪肉同食。
详解二十四节气——霜降相关 文章 :
★ 二十四节气霜降的民间传统习俗
★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习俗
★ 霜降是什么意思
★ 二十四节气霜降的习俗
★ 二十四节气霜降的故事
★ 霜降的由来及习俗活动
★ 介绍二十四节气霜降的英语作文5篇
★ 二十四节气霜降的谚语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霜降节气到 霜降节气到养生正当时
1、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季即将过去,冬季就要来临。霜降时节也是一年最美的时光,古语有云:“霜叶红于二月花”。随着“霜降”的到来,虽草木不断泛黄,树木开始落叶。但此时节,秋色美到极致,同时霜降过后日常饮食、晨间运动等要多加注意。
2、霜降是以自然现象命名的节气。俗话说“霜降一过百草枯”。霜降时节,树叶逐渐枯黄,片片凋落。北方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农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此时天气渐凉,在博大公园内,记者看到爱好健身的市民朋友,三三两两在做好保暖的情况下,正在一边享受秋景,一边强身健体。霜降过后,昼夜温差较大,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及时增添衣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李岩提醒市民晨间运动应选择舒缓、运动量不大的锻炼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等。霜降过后的晨间运动时间可以适当推后,要注意动与静结合,不宜过度劳累。
3、由于霜降时节天气比较干燥,晨间容易集聚雾气,随着气温降低,霜冻也可能出现。因此,秋季养生十分必要。“霜降时节,适合早睡早起,以养身心,早晨出门前务必要补充能量,不可空腹,高血压患者早晨起床不可太猛,以免血压高引起头晕、头痛,发生跌倒,宜醒后5分钟左右再缓慢起床。尽管寒气逼人,室内空气流通很是必要,要时常开窗通风。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吃滋养阴血食物,比如莲藕,既可以补阴血,又可以补火气,而且吃了以后不会上火。
霜降的节气注意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收获以后的庄稼地,都要及时把秸秆、根茬收回来,因为那里潜藏着许多越冬虫卵和病菌。华北地区大白菜即将收获,要加强后期管理。霜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干季,要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
霜降又是黄淮流域羊配种的好时候,农谚有“霜降配种清明乳,赶生下时草上来。”母羊一般是秋冬发情,接受公羊交配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0小时左右,和南方白露配种一样,羊羔落生时天气暖和,青草鲜嫩,母羊营养好,乳水足,能乳好羊羔。
防霜措施:
①适时早种,错开晚秋霜冻;
②选用早熟高产品种;
③浇水,因为干土比湿土散热快;
④熏烟,可在小范围内形成保温云层,减轻冻害;
⑤锄地,“锄头有火”,可提高地温;
⑥施腐植酸钠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试验证明:施于山药、玉米、糜谷,可提前成熟5-7天;
⑦最根本是植树造林,它可调节气温,彻底改变环境。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这时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雪里蕻)。
一些地方要吃红柿,认为这样可以御寒,能补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饮食进补当依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饮食养生学侧重于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来调节人体阴阳,滋养五脏六腑和预防疾病。因此,在传统养生学中,食物也根据其“性味归经”而分为了不同的类型。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调养方面,此时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都不错。
中医专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间的健康防护重点。 秋燥表现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因此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苹果、香蕉等滋阴润燥食物。晚秋时节的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和豆类等;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集体活动。另外,这个季节不是人人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应及时关注天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木形人
桑葚猪肝平补肝肾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滋阴生津、调补肝肾、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玉竹、鸡肉、鸡肝、猪肝、鲤鱼,桑葚等。
药膳可选择“芝麻桃仁粥”:黑芝麻6克,桃仁6克,冰糖20克,大米100克。将黑芝麻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净,去杂质;大米淘净;冰糖打碎成屑。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搅匀,继续煮至粥熟即成。有补肾益五脏的功效。
火形人
“益胃汤”益胃润肺
饮食调养:可吃梨、苹果、柚子、太子参、沙参、鸡肉、猪肉等以保养阴津、补肝脾肾的食物。
药膳可选择“益胃汤”: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5克,冰糖15克。将北沙参、玉竹、麦冬、生地洗净,冰糖打碎,备用。将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300毫升。将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即成。有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
土形人
莲藕枸杞健脾益气
饮食调养:适合具有健脾益气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莲藕、沙参、玉竹、猪肉、鸡肉、莲子等。
药膳可选择“枸杞蛋丁”:鸡蛋3只,猪肉30克,枸杞30克,麦冬10克,花生30克。将鸡蛋蒸熟,去壳切丁;猪肉洗净切片;枸杞洗净,花生炒香;麦冬炒熟,研末备用。将锅置武火上,入花生油把猪肉炒熟,再入蛋丁、枸杞、麦冬末,炒匀,放盐少许并用湿淀粉勾芡,最后加味精适量,将脆花生米铺在上面即可。有健脾益气、补肝养阴的功效。
金形人
“养阴里脊肉”益肾养血
饮食调养:太子参、党参、猪肉、首乌、玉竹等有益肺生津、调养肝肾的功效。
药膳可选择“养阴里脊肉”:里脊肉300克,鸡蛋2个,女贞子5克,旱莲草5克,桑葚子5克,菜油、湿淀粉、绍酒、酱油、白糖、精盐、醋、蒜、麻油、葱花各适量。炒锅置于火上,下菜油烧至七成热,分散投入肉条,炸至金黄色,表面发脆时捞起,另放入猪油、姜、蒜炒出香味,烹入药汁拌匀,放入里脊肉、醋拌匀,淋上麻油入盘即成。有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
水形人
太子参山药养阴补气
饮食调养: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猪肉、鸡肉、百合等可养阴润燥、调补肝肾。
药膳可选择“山药百合糯米粥”:百合15克,陈皮3克,鲜山药、糯米各100克。前2味洗净,山药洗净切块,入砂锅,加适量水,文火煮烂后,入糯米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益气补虚、温中暖胃的功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