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冠十万个为什么 > 正文

新冠十万个为什么

今天新冠病毒最新消息中国(全国新冠病毒最新消息今天)

max2023-02-04新冠十万个为什么73

本文目录一览:

感染新冠病毒发烧怎么办?能退烧吗?

感染新冠发烧了怎么办呢?可以吃一些能够快速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或者是营养素,和补充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果蔬汁,比单一的等身体自愈更好,而且恢复的时间更快。发烧尽量不要吃药降烧,因为用药物来降烧就是直接降低身体的免疫力,除非出现重症才考虑用药物来降烧。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免疫反应,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病毒的一种反应。身体把体温提高起来,为的就是控制细菌病毒的繁殖,这需要消耗身体很多的能量。发烧不超过39度都是低烧,不要随便用药降烧,只有体温升高到39.2度以上才能控制细菌病毒的繁殖,也才能好得快,即使体温升高超过39度,如果没有出现重症,都可以自己处理。只有出现重症才去找白大褂。没有重症就可以吃以下的食物,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

1、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质食物,像酸牛奶,鲜牛奶,鸡蛋等等。蛋白质是制造抗体的主要成分,只有身体有充足的蛋白质,免疫力才提升得快。对于发烧后身体很虚弱的人,就要吃那种含有50多种营养成分的代餐奶昔,才能快速补充能量,恢复得也会更快。

2、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比如猕猴桃,鲜枣,山楂,樱桃,草莓等。维生素C能够激活身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水平。如果身体的反应比较大,就要想办法额外的做维生素C的营养补充,每次3000毫克,两个小时用一次,我们已经运用了十多年了,效果很不错。同时也可以用蔬菜水果榨汁喝补充水分和矿物质,可以用胡萝卜,莴笋,柠檬,青瓜组合榨汁喝,每一个小时榨一杯喝。

3、用一些生姜,大蒜,葱头来煮水喝,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因为这些食物当中也含有很多提升免疫力的植物因子。也可以用这些食材加上鸡蛋做成蛋花汤来喝,有增加能量,祛寒散热的作用。

如果想做得更好一点,就直接全部补充能够快速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素,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蛋白质粉,多种营养素片,维生素C,松果菊。

新冠是什么病毒引起的

新冠一般是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后遗症一般有嗅觉与味觉改变、肺纤维化、抵抗力降低等。

1、嗅觉与味觉改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是轻度或中度感染的患者,病情比较轻微,在发病期间可能会出现嗅觉与味觉改变的症状,大多数的患者在疾病治愈后症状会逐渐恢复正常。

2、肺纤维化:

如果是感染比较严重的患者,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对肺脏的损害比较严重,会有明显的严重损伤,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的过程,所以在病情痊愈后会出现肺纤维化。

3、抵抗力下降:

由于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患者会大量的服用药物,就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建议患者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的进行居家隔离,在疾病治疗期间,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避免病毒传播。

为什么有的人一直设阳过

自从疫情防控政策逐渐放开以后可能大家都发现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一个个都阳了。有人甚至说:“如果你造血干细胞不生血是怎么回事还不认识一个‘小阳人’请检讨自己的社交能力”。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表示:“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截至2022年12月29日下午的全国第六次疫情调查数据中5182人参与调查。这其中已经阳了的有3953人。根据这一调查样本推断全国感染已超过四分之三。无论从咱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感受还是国家统计调查数据来看目前全国大多数人可能都至少已阳过一遍。可另一方面无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感受还是国家统计调查数据也都能告诉我们一个客观事实:迄今为止还有一些人始终没阳过。

即使按最高估计80%-90%的感染率来说不也还有10%~20%的人没被感染吗?14亿人口的中国如果有10%左右的人不被感染也有超过一亿人啊。要知道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数量超过一亿的只有14个。即使只有10%的人没感染在绝对数量上仍足够庞大。有时我们甚至会发现一个家庭里出现阳性人员后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家人中却始终没阳过。

当然这些所谓还没阳过的人当中可能有一部分会是无症状感染者。我们知道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后国家已取消了大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现在大家一般都是出现某些不舒服的症状后在家做个抗原检测发现自己阳了,那么反过来说那些一点症状都没有的人往往就不会自己在家检测。因此现在这种情况下无症状感染者是不大可能暴露出来的。换句话说所谓还没阳过的人并不一定真的都没阳,而是可能有一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没暴露出来为人所知。

在排除掉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的前提下也可能还真就有些人一直没阳过。这些人难道说天生就对新冠病毒免疫吗?早在2021年7月16日英国科学报告杂志发表的论文就认为有些人由于以前接触过流感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可能会存在可以克制新冠病毒的反应性T细胞。这种T细胞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欺骗新冠病毒从而让人避免感染。美国西雅图时报等媒体也曾报道过一位名叫约翰·霍利斯的男子拥有对付新冠病毒的超级抗体。

这就是说有些人可能在体质上确实有异于常人,所以他细胞免疫的过程视频们先天就对新冠病毒免疫。不过这类人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必然少之又少。毕竟像这种体质迥异于常人的一定是特殊例子,否则他们的身体状况才该是常态。新冠病毒顾名思义是一种人类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型冠状病毒。既然之前从未有人接触过这种病毒,那么有人先天自带抗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全世界所有人无论种族、性别、年龄面对新冠病毒均为易感人群。

虽说人类在2019年以前没接触过新冠病毒,但有人接触过流感病毒等其它一些病毒。有没有可能因此对包括新冠在内的其它病毒也具备一定抵抗力呢?事实上英国科学报告杂志论文的观点就是这样一种逻辑。同样如果在过去三年内有人曾感染过新冠病毒也会在体内产生一定的抗体。当然新冠病毒一直在不停变异。以前的抗体面对如今的奥密克戎未必百分百有效,但的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感染的概率。

当然过去三年间我国严格的防控政策使感染者的数量一直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事实上目前冒出来的阳性人员绝大部分是放开以后出现的。换句话说因为过去三年内已感染过产生了抗体才在放开后没被感染这类人不会太多。还有一些人可能是打过疫苗才没阳。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自己打了疫苗也被感染了。事实上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疫情全国90%以上的人都打过疫苗,可放开以后还是一下子突然冒出这么多阳性人员。

接种疫苗的作用不仅仅是预防病毒感染,还表现在减少重症、减少死亡发生等方面。接种疫苗并不能百分百保证不会感染,但能有效降低被感染的概率,而且即使感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症、死亡的概率。不同的人由于自身体质不同也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因此即使打了疫苗要想不被感染也还需要一些运气。现在为止还一直没阳过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幸运的成分在里面。

如果个人防护做得好加上一点幸运也有可能躲过病毒。之前光明网、新晚报、健康时报等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三位北京市民在身边朋友陆陆续续都阳了的情况下始终没被感染的新闻。其中一位市民刘女士自从被单位要求按比例轮值到岗后就减少了出门次数,而且还将之前家里的普通口罩一律换成了医用N95口罩。另一位市民侯先生在家里的玄关处设置了一个“半隔离区”。到家后就把在外面穿的衣服、鞋子在这个半隔离区消毒后再进屋。

可即使你bluerock蓝石干细胞多少钱做到这样也不能保证一定不会被感染,而且现实在有些人防护做得并不严格却并没感染。这就完全只能用运气来解释了。可能有些人还真就只是很侥幸地躲过了新冠病毒。这些人确实未被感染,但却存在被感染风险。没人能保证这样的好运气能一直持续。即使到现在为止还没阳过不代表以后也不会阳。虽说奥密克戎无论怎样严防死守总让人感觉防不胜防,但如果我们能加强个人防护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感染的概率。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减少感染风险的重要方面。无论在何种时候都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来时要洗手,接触一些高风险物品表面后更要及时洗手。在洗净双手前要注意不要用手触摸口鼻。同时还要注意居家勤通风、做好日常清洁......新冠病毒有高度的传播性。特别是在密闭空间内以及家人间更容易传播,因此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想要减少感染的几率就该有效做好“隔离”和“消杀”。

平时可以在家里备好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抗原试剂盒等检测用品。即使在家里也可以与家人保持一定的隔离:单独住一间、单独吃饭、交谈保持距离。上厕所可以间隔开时间并做好消杀,生活垃圾单独处理......新冠病毒具有不耐高温和不耐酸性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使用消毒液来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还可以使用75%的乙醇、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或紫外线等进行消毒灭活新冠病毒。

阳性人员使用的碗筷餐具要用开水消毒,阳性人员穿过的衣服、盖过的被子要用晾晒的方式进行消毒。目前还不存在能直接杀灭新冠病毒的特效药。说到底最终真正战胜病毒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免疫系统。因此在这场我们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中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免疫力就至关重要。熬夜、抽烟、喝酒这些都是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的行为。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免疫力,但过度的剧烈运动反而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要保护好我们的免疫力主要有两个“法宝”:一是严格自律性别太“作”。能好好睡眠别熬夜,能好好吃饭别胡吃海塞。第二个法宝是疫苗的接种。接种疫苗虽不能够防止病毒感染,但对于预防重症感染还是有效的方式。有研究表明如果作息不规律导致睡眠时间下降会引起免疫力的降低。规律的作息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使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才能够得到最大能力的发挥。这样就能各种各样的病毒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南昌的新冠病毒叫什么

南昌的新冠病毒叫奥密克戎毒株。根据查询相关新消息显示,南昌的新冠病毒依然也是比较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截止2023年1月17日,还没有新的流行毒株代替奥密克戎毒株。

为什么先声药业的新冠药物能获批君实的新冠药物不能获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1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发布消息称,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商品名称:先诺欣)、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称:民得维)上市。

上述两款药物均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国家药监局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限期完成附条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后续研究结果。

此前1月16日,先声药业宣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开发的创新药先诺欣®新药上市申请(NDA)获NMPA以药品特别审批程序受理,拟用于治疗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年患者。随后,1月17日,君实生物宣布,NMPA已受理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口服核苷类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产品代号:VV116/JT001)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

一直以来,新冠口服药凭借其成本低、稳定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国内疫情防控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

至此,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药共有五款,除了进口的辉瑞Paxlovid、默沙东莫诺拉韦胶囊(Molnupiravir)外,国产获批的新冠口服药包括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以及此次获批的先声药业先诺欣、旺实生物民得维。此外,国内还有10多个处于临床研发阶段的新冠口服药,涉及企业包括开拓药业、亚盛医药、众生药业、歌礼制药、云顶新耀、绿叶制药、复宏汉霖、神州细胞等。

针对当前的新冠口服药市场竞争格局,有证券机构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奥密克戎病毒传播快,此前感染人数激增,用药需求增加也是预料之中的。国家药监局加快新冠药品的审批流程,此次两款药物附条件获批,相信未来更多新冠药品上市乃至纳入医保只是时间问题。

两款国产药疗效如何?

一直以来,国产新冠口服药的赛道竞争激烈。最初,真实生物、君实生物和开拓药业三家率先进入临床三期试验,同属于新冠口服药研发第一梯队的它们,被看作是国内新冠药决赛圈的热门选手。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中,先声药业、科兴制药、亚盛医药、众生药业、歌礼制药、云顶新耀、绿叶制药、复宏汉霖、神州细胞等众多药企加速进入临床阶段。在真实生物阿兹夫定最先获批上市后,有业内人士称,较为意外的是先声药业的速度“超出预期”。

不过此前,安信证券就分析认为,根据药企相关新冠药物的临床开发进度,上半年将有多个药物获批上市。总的来看,先声药业SIM0417、君实生物VV116皆成为业内看好的种子选手 。

从疗效来看,根据先声药业官方发布的研究结果,作为首款国产3CL抗新冠创新药,先诺欣®对中国轻至中度COVID-19成年患者安全有效,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一方面,加快症状恢复,缩短病程。在1208例有症状的轻中度COVID-19成年患者中,相较安慰剂,先诺欣®显著缩短11种目标COVID-19症状首次达到持续恢复时间约1.5天,其中重症高风险亚组人群显著缩短约2.4天,同时临床数据提示尽早使用先诺欣®疗效更优。

另一方面,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先诺欣®组病毒载量呈现快速、大幅的下降;用药后第5天,病毒载量对比安慰剂最大下降超96%。此外,核酸转阴时间缩短。先诺欣®组核酸转阴时间较安慰剂组缩短约2.2天。

而此次先诺欣®附条件批准上市获批适应症为“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推荐剂量为先诺特韦0.750g(0.375gx2片)联用利托那韦0.1g(0.1gx1片),每12小时一次口服给药,连续服用5天。

至于VV116,作为一款以RdRp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根据公开资料,“头对头”辉瑞Paxlovid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成人患者,在至持续临床康复时间方面,国产VV116非劣于Paxlovid(4天 vs. 5天;风险比,1.17;95%置信区间,1.02~1.36),且不良事件更少。

针对VV116的治疗效果,中科院院士丁健教授曾在解读VV116 “头对头”辉瑞Paxlovid临床试验结果时指出,抗新冠病毒药物是有效应对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我国在疫情有效防控取得积极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疫情防控“新十条”,实施疫情更加科学精准防控,更加需要加强抗新冠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储备。口服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具有使用方便、可及性好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当前和今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RNA复制酶作为病毒转录复制的核心组件,是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之一,且其功能在病毒变异中高度保守,针对此靶标研发的抗新冠病毒药物不易受病毒变异的影响。临床前研究和1期临床研究,已经确证了VV116抗新冠病毒的活性和安全性,该项VV116与Paxlovid口服治疗Covid-19比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了VV116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丁健教授说。

药物能否满足临床需求?

目前中国企业多数研发的新冠口服药主要以3CL蛋白酶和RdRp为主要靶点。由于病毒的3CL蛋白酶和人的3CL蛋白酶的切割位点不一样,同源性较低,药物进入人体后大概率不会干扰人体自身蛋白酶功能,所以3CL抑制剂较为安全。同时,3CL蛋白酶可筛选高特异性的抑制剂,潜在可设计出特异性更好的药物。

RdRp是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RNA病毒必须且最保守的蛋白,并且该酶在正常宿主细胞中不存在,针对RdRp抑制可以有效实现抗RNA病毒作用,并且正是其与核苷酸结构的相似性,提供了一定的广谱抗病毒性。

另外,免疫调节剂、AR拮抗剂等也是新冠治疗药物的设计靶点。

对于现有相关靶点机制的药物能否满足临床需求这一问题,重庆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罗宏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医生,有(可用的)药肯定比没有(可用的)药好,面对病人,却没有药物,束手无策,这是最痛苦的事情。药物的“好用”不是说使用后立竿见影,马上见效,或者说使用后病毒被完全清除。也是基于此,新冠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应该有一些抗肿瘤治疗的思维,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思路也应该打开,一些干预药物或者我们早期的一些药物,它有一定的疗效,我们就应该鼓励提倡药企去研发相关的药物。

“早期的干预比晚期干预好,如果已经出现白肺或者进ICU,这个时候不止是新冠,就算是普通的疾病进ICU后,治疗难度是比较困难。”罗宏指出,尽管国内已有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但因为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等多种因素导致药物的应用受限,所以临床上仍需要更多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治疗药物。除了现有的3CL靶点、RdRp靶点,作用于雄激素受体(AR)靶点的普克鲁胺也值得期待,从前期公布的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数据来看,也说明该药物治疗新冠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也期待着后续这个药物除肿瘤患者外,也可以更早惠及新冠患者。

目前,随着各地感染高峰陆续过去,重症高峰将是各地面临的重大挑战。

据中疾控公布,1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冠病毒感染现有住院病例215958例,现有重症26156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1894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24262例。1月20日至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6364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89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6075例。

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在早期就抓住救治时间窗,要同时兼顾抗病毒规范治疗和原发基础疾病处理。因为这类患者感染新冠,就像老马跑障碍赛,道道都是关卡。起病前五天非常关键,既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也要做管好基础病。否则病情急转直下,就会出现低氧,甚至呼吸、心功能、肾脏功能衰竭,最后导致免疫更低下,合并各种感染,引发脏器问题。

与此同时,要警惕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有重症风险的高危群体,合并用药是共同面临的难题。而这一部分人群大都有身体代偿能力弱、肝肾功能不全等问题,更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重点人群一旦感染新冠,如前所说起病前五天非常关键,既要尽早使用更安全的抗病毒药物,也要管好基础病。分类救治最终是为削减重症高峰,而药物冲突少的抗病毒药物可为这一类高危人群诊疗带来更理想的用药场景。因此,提高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警惕,合理、审慎评估患者个体情况,同时也可选择药物冲突小的抗病毒药物,提高治疗效果。”谢青说。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