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干细胞知识 > 正文

干细胞知识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捐献有危害吗)

max2023-02-12干细胞知识64

本文目录一览:

献血对身体有害处吗,还有捐献骨髓是从骨头里抽吗

捐血要抽血,捐肾要把肾脏从体内取出来,那么,捐骨髓是不是要把骨髓从骨头里抽出来?

有一个男生问,他干细胞抗衰技术成熟了吗妹妹得了白血病,医生说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亲人之间配型吻合概率比较大。他很想骨髓帮助妹妹,但是又很害怕捐献骨髓,怎么办?

其实骨髓捐献没那么可怕,很多人对捐骨髓心存恐惧感,是因为他们对目前的干细胞抗衰市场骨髓捐献方法有所误解。在他们心目中,骨髓捐献是这样子的:捐献者事先要进行麻醉,医生用针筒从髂骨的髂后上棘进针,抽取髂骨里的骨髓,

这种方法创伤性比较强,令人“看着都觉得痛”,事实上,二十多年前医学上的确用的是这种抽取骨髓的方法,然而,目前我国中华骨髓库采用的方法是从外周血抽取造血干细胞,不需要再从骨头缝隙里抽骨髓。

什么是外周血?

外周血一般是指除骨髓以外的血管里的血液,其实就是我们去医院体检做血常规、查肝功能或血糖血脂时抽的静脉血。

什么又是造血干细胞呢?

其实患者真正需要的不是骨髓,而是骨髓里面的造血干细胞。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血细胞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作用是清除外来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

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就像社会上警察、司机、医生等不同职业,对社会有不同的贡献,而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的“祖先”,它可以分化为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就像学校里的小学生,将来有发展为不同职业的潜力,一个小学生长大后,可能是一个警察,也可能是一个搞运输的司机,或者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造血干细胞就好比一个有无限分化潜能的小学生。

患者为什么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呢?

因为患者身上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烂”透了,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好比社会上全部都是坏人,这时应该怎么办?

不破不立,推倒重建!

把原来所有无可救药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通通都不要了,全部清除,引进健康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然而这些健康的全新的造血干细胞再分化发展出来健康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患者就有救了。整个过程好比把所有坏人清除,再引进健康的小学生,让这些小学生成长为社会上需要的警察、司机、医生等,让社会重新焕发生机。

那么目前医学捐献骨髓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捐献骨髓”这种说法已经过时,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造血干细胞,而造血干细胞不仅仅在骨髓里有,人体外周静脉血也有造血干细胞,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说法更准确。目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和献血类似,从肘静脉进针,收集静脉血里的造血干细胞即可

只要捐献者符合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要求,如果有患者的HLA配型和捐献者匹配,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会通知捐献者采集造血干细胞。在采集之前,捐献者需要到采集医院接受皮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需要注射4~6天,每天1~2次。这种动员剂是国际通用的成熟而安全的药物,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它的作用是“引蛇出洞”,促使造血干细胞从骨髓进入外周血,提高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含量,以利于后续的采集。

在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第五天,捐献者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跟献血时一样,在捐献者手臂肘静脉穿刺,然后通过机器对血管里的血液进行实时分离,从中提取外周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与捐献机采血小板一样,只是处理分离的血量更多一些,时间更长一些(全程3~5小时)。每次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50~200ml左右,根据情况采集1~2次即可。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捐献一个治疗量(200亳升)的浓缩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只占体内骨髓总量的1/80至1/20,不会影响自身正常的生理功能。

目前,我国有上百万的白血病患者,并且以每年7万例的速度增加,其中大多数是儿童,每年有5万白血病患者去世。只要多一个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待移植的患者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需要抽取骨骼里面的骨髓,整个过程其实和献血差不多,没有有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多一些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真实情况,也许有更多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有影响吗?

流言:在一则新闻中,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两位哥哥都配型成功,然而后来两人却因担心骨髓移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弃了给妹妹捐献骨髓。骨髓移植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真相:白血病又称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移植是其终极解决方案。对于成年人来说,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内,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需要用针穿刺,从捐献者体内抽取一部分骨髓。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人们开始A外周血中筛选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使骨髓移植变得简单易行,风险大为降低。

对于捐献者来说,骨髓移植主要有打“动员针”和抽血两个环节。抽血大家都经历过,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动员针”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这种物质本来就存在于人体内,对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打“动员针”后的短期不良反应包括低热、乏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药后就会自行缓解、消退。

中华骨髓库希望我捐赠200ml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患者,爸爸妈妈对这很反对,我很矛盾,该不该捐呢?

你好,我是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俱乐部的。

首先,要恭喜你能有这个机会去挽救一个生命,在我们俱乐部这被称为是中奖了。

我在2007年的时候也被电话告知过与一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但一直没通知我去二次配型。后来隔了三个月左右,我打电话去询问,才知道可能这位患者找到了更合适的捐献者或者是情况恶化了,所以没通知我去二次配型。

你的情况也应该是初次配型成功。所以不一定会被通知去二次配型,二次配型也不一定会成功。

言归正传,我很希望你能继续去配型,直至最后成功捐献。因为患者刚被告知有生的希望,就因为捐献者的不愿意而再度希望破灭,那会比从不曾有希望更残忍的。

你可以告诉你父母,捐献造血干细胞是通过外周血采集的,不是传统的抽骨髓,对身体不会有很大影响的,不会影响你的学业。中国已经有2046人完成捐献,上海有200人,这些捐献者身体都很健康。你可以告诉你父母整个的捐献过程。如果你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登录我们俱乐部的网站了解。如果你需要帮助的话,进我们俱乐部的论坛,里面有很多捐献者,他们可以用他们的经历来帮助你说服父母的。

最后,祝善良的你学业有成,家庭幸福!

我们俱乐部的网站是

捐献骨髓或造血干细胞会对捐献人影响吗?

经常看到有人配型成功,但是捐献人又突然反悔的,主要出于什么考虑呢?捐献骨髓或造血干细胞会对捐献人造成什么影响?

因为会做“不损己利人”的事,是普通的有良知的大众;

会做“损己利人”的事,尤其是对方和你并不相识,也不会和你相识,甚至都不能当面给你说声“谢谢”,这时这个“损”哪怕只损自己九牛一毛,也足够让多数人望而却步。

所以很多人都乐意去献血:因为这是不损己利人的行为(其实按照现在的制度说起来也是利己的)

所以有很多人在面对骨髓捐献时望而却步。

事实上:

我们常说的骨髓捐献,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说它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也是不对的。但风险确实很小。其主要风险来自于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就是俗称的动员剂,作用是刺激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促进细胞向外周血释放。理论上是对一个造血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来说,是没有风险的。但是有人会在注射后出现类似于头晕、乏力,发热等的症状,但症状都很快能消退,极少部分人会出现脾脏肿大,骨骼酸痛的情况,但也是可以经过对症治疗后马上痊愈的。国内数据中也没有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的案例(国外文章有过因注射过量而导致脾破裂的,但这种问题现在完全可以避免)。

最后一点说,因为担心采集造血干细胞的不良影响,或者其他的个人原因,拒绝捐献的人,是完全没错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

真正害人的行为是“悔捐”,不说是对对方心理打击这点。尤其是受捐者“清髓预处理”后悔捐的,因为清髓是利用大剂量的放化疗彻底摧毁患者癌细胞和正常免疫及造血干细胞,这个时候的受捐者是处于一种几乎没有免疫力的“裸奔”状况,这个时候悔捐,是真正意义上害人的行为。

可以有选择捐与不捐的权利,但是当决定了捐的那一刻,相信有一个等着骨髓生存的病人,你是他的全部希望,不要放弃。

造血干细胞捐献有危害吗?

  全球迄今为止100万例造血干细胞移植证明:捐献造血干细跑安全、科学、无损健康。

“骨髓捐献对身体伤害太大”“抽骨髓太疼了”“我还没有结婚,会影响后代”,通常我们一提到造血干细胞,不少人都有深深的恐惧,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合理补充营养,完全是“利人不损己”的。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是采集外周血,是成分献血的一种,不需要提取骨髓液。

     ▶成年人(18-45岁)的骨髓量一般在3000克左右,大部分存在于骨髓腔。捐献造血干细跑一般采集约为200ml的造血干细跑悬液,对捐献者本身无不良影响。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 大多数情况下,均是轻中度的反应,健康人能够耐受。至于少数情况,其实不具统计学意义上的价值。中国目前的数据显示,尚没有捐献者出现过“严重”并发症(定义为需要住院解决问题)。全球数据则显示,99%的患者能够完全康复,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

     ▶ 目前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集落刺激因子和之后抽血回输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反应,有不舒服的感觉,短期内可能也需要休息。但是,这些不良反应都是短期的。长期的危害非常非常不明显,当成压根没有也行。

    ▶适龄健康的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跑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会促使骨髓把储备的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细胞的生成。所以,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捐献造血干细胞流程

♢血样采集:填报名表、抽取8毫升血液用于HLA检测

♢数据入库:检测数据录入中华骨髓库供患者查询配对

♢初次配型

♢高分辨配型

♢体检

♢采集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输注患者

♢捐献者随访

★干细胞采集后恢复身体的饮食推荐

1、补充足量的蛋白质:可适当增加牛奶、猪肉、牛肉、鸡蛋、鱼肉和动物的肝、心、肾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这些食物还含有造血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

2、补充铁:捐献骨髓后,血液中红细胞等有形成分相对减少,于是骨髓组织必须加倍工作,合成红细胞等,这时需要大量的铁。正常人每天需铁量约1.5毫克,捐髓后需要量便大大增加,因此需摄入含铁量高且又易吸收的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肉、猪肝、鸡血等。

此外,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都可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而韭菜、芹菜、菠菜或浓茶都可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

3、补充锌、锰等微量元素:它们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

4、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红细胞的成熟和发育都离不开叶酸和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B12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动物的肝肾及酵母中。因此捐髓后应注意摄入这些食物。

5、清淡饮食谨遵医嘱:不要吃大量油腻的食物,这样容易造成胃肠道功能乱或发生急性胰腺炎。按需进补,大部分捐献者都可以在短期内恢复内环境的稳态。

6、饮食禁忌:饮食忌单调,不可长期偏食。不宜饮食生冷、坚硬难消化、油腻及油炸食物。忌饮高浓度白酒,忌多饮咖啡、浓茶,忌吸烟。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