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健康养生

湿气重是怎么引起的(湿气重会引起什么)

max2023-02-15健康养生52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身体湿气重?

关于为什么会湿气重,首先得了干细胞治疗脱发解什么是湿气。中医讲,湿气分为两种情况:

湿热和湿寒。

第一:湿热引起的身体症状:

诸如湿热:舌头厚大,泛黄,且腻,旺旺容易出现口干口苦甚至口气,咽干;油性皮肤,容易长痘痘,痤疮;大便粘且容易便秘,怕热,容易出汗,女性容易出现白带异常,等问题,根源在于脾湿,肝肾阴虚,体内虚火旺。

第二:湿寒引起的身体症状:

诸如湿寒:舌头发白,厚大,边上有齿痕;食欲不振,口甜腻;容易出现水肿(脸部浮肿,腿浮肿,眼皮浮肿等),大便溏软不成形,怕冷,手脚冰凉。根源是说脾虚,同时肾阳不足。

综上所述:

体内湿气重根源一:中医上讲脾主运化,脾虚弱,运化水分能力下降,从而多余水分滞留体内,引起的湿气重。

体内湿气重根源二: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体内虚火旺,加之脾虚引起的湿气重,体内既有虚火,又有湿气,引起的湿热。

体内湿气重根源三:脾阳虚,引起的气血不足,阳气不足,从而引起的体内寒气重,加之体内有湿气,引起的湿寒。

与生活的环境有关系:尤其是南方,雨水多,寒气比较重,加之体内内脏阴阳失调了,湿气容易入侵,也是湿气重的原因之一。

中医调理身体问题,重点在于分型辩证,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来调理,才能事半功倍,根源改善了,湿气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

人体为什么会出现湿气较重的情况呢,人体本身内部就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不是吗,但问题是因为很多原因伤害了自身的调节系统,那么这些多出来的水就会变成“水湿”,水湿停聚过多,再加上热邪的影响,就会变成“痰湿”,这就比较严重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被湿邪影响呢。

身体湿气过重的原因有哪些呢?

1:脾虚

脾胃主湿,脾主运化,一旦脾虚,吃进来的食物就无法及时转化为人体所能吸收的营养物质,说是湿气过重,其实主要的原因是脾出现了问题

2:脾胃的负担过重

生冷,甜腻,酒水都会加重脾胃的负担,生冷食物有损胃气,甜食都比较黏腻,易生痰,也会加重负担,油腻的食物就更不用说了,身体的消化压力真的很大

3:暴饮暴食

脾“运化水湿”,脾负担过大会“水湿内停”,经常暴饮暴食,体内的湿热会使胃的功能亢进,也就是你能吃,但消化不好,胃纳过多,脾怎么办?它很难负担得了的,也会出现胃热湿阻型的肥胖

4:外界环境

虽然外部环境仅仅只是诱因,但长期处于湿寒的地方也是不好的,每天洗完澡以后注意要擦干身子再出门,尤其是女孩子要吹干头发

5:缺乏运动

久坐就会出现四肢无力的情况,越是不动,体内的杂质就越多,就越是影响自身的新陈代谢包括消化吸收,这也会让身体淤积湿气

补充

从中医来讲,酒能助湿邪,情绪压抑也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借酒浇愁也会给湿邪入侵身体创造机会;改善饮食结构+运动是很好的方法,饮食上多食用健脾祛湿,消除水肿,利尿的食物,比如:红豆薏米粥,黄芪鲫鱼汤,玉米须茶,山药薏米芡实汤等都是很好的食物,运动上排汗,促进新陈代谢也是很重要哦。

湿气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湿气重原因:

湿气是中医的说法,又分热湿和寒湿,属于“六淫之邪”之首。一般来说,湿气重的人会伴有脾虚的病症,脾的运化能力变弱,导致湿邪困脾,久而化热,形成湿热困脾的现象,导致湿气重。

脾作为人类身体的根本,出现虚弱就容易导致体内湿气无法正常运作和排出,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湿热困脾,意味着痰湿运化能力的降低,容易导致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疾病。

导致原因:

湿气也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外湿由外感而发,比如淋雨不换衣、常坐湿地、长处于潮湿之地、涉水、常年依水作业,这些外部因素引起的。

而内湿为体内水液运化失常所致,是由于脾虚造成的,经常熬夜、久坐、重口味、生冷油腻的食物吃太多等不良习惯都会造成脾胃虚弱,湿气由内而发,最终形成湿邪。

/iknow-pic.cdn.bcebos.com/c2cec3fdfc03924556fcebe18994a4c27c1e259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2cec3fdfc03924556fcebe18994a4c27c1e259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祛湿方法

一、按摩排湿,洗个温水澡并稍事按摩是更健康的排湿方式。温水澡能让身体微微汗出,配合简单的按摩手法,不仅可以起到排出体内湿邪的作用,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二、适当午睡,睡好觉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因为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而夏季昼长夜短,再加上许多忙碌的职业人晚上加班,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三、排水减重,从健脾开始,脾虚的人往往更容易湿气大,体重也会比其他中科干细胞美容抗衰老人更重。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胃受损后,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体内湿邪大量积聚后身体沉重、腹胀甚至腹泻,晨起眼睑浮肿等,平时还要避免过多食用冷饮、凉食。

参考资料来源:/sn.people.com.cn/n2/2017/0619/c378309-30348300.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湿气重到底是什么原因?怎么祛湿好?"人民网-湿气重到底是什么原因?怎么祛湿好?

体内湿气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为什么体内湿气重,以下就是我整理的造成体内湿气重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体内湿气重的原因

1、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的人通常活力不足。肌体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身体会比较低迷。

对策:保证睡眠时间,每天增加点体力消耗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运动少

出门坐车,上班坐在电脑前,没有体力消耗的身体代谢自然变慢,身体的运化能力随之降低,活力不足导致阳虚。

对策:运动生阳,尤其是能够让身体出汗的运动要把皮肤这扇“窗户”打开,借助运动产生的热量将湿气“蒸腾”出去。

3、办公室空调温度过低

由于夏季毛孔都是张开的,寒冷制造的一些寒湿会聚集在我们的身体里。

对策:把办公室空调的温度调节到25度以上,准备护腰和披肩,避免冷风侵袭身体。

4、肥甘油腻吃太多了

加之胃肠动力不足,就会阻塞经络成为能量垃圾。

对策:三餐从简甚至短期断食,多吃粗纤维,减少身体的运化负担。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洗漱时——看舌苔

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一、拔罐疗法祛除体内湿气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 方法 ,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二、通过运动祛除体内湿气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 游泳 、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三、通过饮食祛除体内湿气

1.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2.鲜土茯苓煲猪汤

原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制作: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疗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四、改善生活习惯祛除体内湿气

1.避开环境的湿气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2.按时睡觉

我们的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会自己调整,晚上12点左右身体的机能会把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肾脏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体就不会湿气重。

3.避开生冷、甜腻食物、酒

外部环境仅仅是诱因,体内环境太湿才是主因。陈伟说,中医认为脾胃主湿,所以,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另外,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4.多用葱、姜、蒜

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5.多做深呼吸

湿气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口味重而多咸,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判断有无湿气的方法:

1.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2.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3.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其体内湿气很重。

/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5005019f76cb0a46f31fab8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5005019f76cb0a46f31fab8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包括过敏、湿疹、脚气以及妇科炎症等。可通过可食疗,运动排湿。

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横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逍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3.避开湿气的环境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疼;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借助电器进行除湿。

4.养脾胃是祛湿治本之道

中医中有一款食疗_湿的方子,以红豆、薏米为主,此配方的精妙之处在于:红豆要用赤小豆,非平时吃的红豆,薏米性寒会伤脾,必须辅以为荞麦、葛根等,就是葛奕汤,此方可滋补脾胃、相辅相成,可入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

湿气常常潜伏在我们的体内。如果在阴湿天气时身体出现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说明你身体内的湿气太重了,需要及时祛除。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4%BD%93%E5%86%85%E6%B9%BF%E6%B0%94/3416776?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体内湿气"百度百科-体内湿气

湿气是怎么在身体里面形成的?

湿气是怎么在身体里面形成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湿气是怎么在身体里面形成的吗我们一起来聊聊看吧。

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身体的湿气重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感受湿气引起。也可能是由于先天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引起的水湿内停引起,还有过食生冷油腻刺激食物引起的有关。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是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常识。湿就是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湿气重的主要原因包括人们所待的环境,例如可能是长时间住在潮湿的环境,可能是出汗把衣服浸湿没有及时更换衣服,还可能是经常淋雨、太冷衣服穿的少、空调温度开得太低等,湿气就很容易侵袭人体,滞留不去,就会造成湿气重的表现,这种湿气一般停留在肌表、关节等处,浅则伤人皮肉筋脉,或流注于关节,深则可入脏腑。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存在着湿气,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有时候身体里的湿气会加重,湿气太重的话,对身体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人在某些时间段频繁出现皮肤油腻、身体虚弱,困乏等一系列的病状,这些都是由于身体里的湿气加重而引起的。

这种湿气侵害人体有一个过程,越来越厉害的过程,他先是无形的湿气,然后变成水,再变成饮(饮是稀薄的痰),再稠以后变成痰,中医叫“水湿痰饮”,这些失去活性的垃圾水,聚在血管、血脉里,就是西医说的高血脂、血栓;那聚在人体的筋膜、组织,就会变成“痰浊”,再继续加重,“痰瘀交阻”的时候,就形成了老百姓都知道的肿瘤。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饮食清淡适量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经常熬夜,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体内的器官也在休息,充足的睡眠不但可以帮助人体代谢系统保持平稳的运行,同时还有利于身体排出湿气,如果经常熬夜,那么脾胃就得不到足够的休息,长时间下来就会产生湿气。

湿气太重是怎么引起的呢?

湿气重可能跟饮食方面、地域气候、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有关。

1.饮食方面:如果过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腻食物,吸烟饮酒,长此以往,就会在体内形成湿热之邪而影响人体脏腑的功能正常代谢。

2.地域气候:相对来说,北方干燥,南方潮湿,所以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容易形成湿热暑湿之邪,居住此处的人们,如果饮食上不加以注意会潜移默化的在体内形成湿热。

3.脏腑功能的失调: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当脾胃功能下降之后,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就会形成水湿,水湿郁久化热,湿热互结缠绵难愈,在临床上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同时中医认为肺能通调水道,能推动水液的代谢,当肺的功能下降之后,水液停聚也会形成湿邪。同时肾主排泄水液糟粕,当肾的功能气化正常,水液代谢就会正常有序进行;当肾气不足就会出现水液的气化不利,导致水肿湿邪的产生。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