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干细胞知识 > 正文

干细胞知识

免疫细胞分离与检验实验报告(免疫细胞的分离与检测实验报告)

max2023-02-17干细胞知识61

本文目录一览: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结果是什么

体外测定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常需将某种免疫细胞首先分离出来。本实验是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monocyte)。 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大小和比重不同,因此,可用不同比重(密度)的分离液使不同比重的细胞在离心沉降过程中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从而达到分离各种细胞的目的,入单个核细胞的比重为 1.075~1.090,而红细胞、粒细胞等的比重在 1.092 左右,因此,将血液轻轻加在比重为 1.076~1.078 的分离液上,使成一界面,再经离心,即出现分层,最上面为血浆层,界面处有一白色云雾状细胞层即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而红细胞和粒细胞则沉于管底。分离液的比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实验应在室温(20 ℃)下进行,若实验时,室内温度低于 20 ℃ 则先将分离液在 37 ℃ 水浴中高于 20 ℃ 的夏季,得率可能偏低。

细胞培养的实验报告

细胞培养

1.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为生物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2.实验原理

从生物体中取出某种组织或细胞,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或传代,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使我零下冰柜二十度能保存多长时间们得以直接观察活细胞,并在有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避免了体内实验时的许多复杂因素,还可以与体内实验互为补充,可同时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同的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耗费少,比较经济,因此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体细胞遗传、分化、胚胎发生、肿瘤发生、免疫学、细胞工程、放射生物学以及老年学等一系列的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继代)培养。直接从体内获取的组织细胞进行首次培养为原代培养;当原代培养的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则需要做再培养,即将培养的细胞分散后,从一个容器以1:2或其他比率转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扩大培养,为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累积次数就是细胞的代数。

细胞培养是一种程序复杂、要求条件多而严格的实验性工作。所有离体细胞的生长都受温度、渗透压、pH值、无机盐影响,消毒、配液等均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特别是无菌操作是细胞培养成败的关键。

3.实验用品

3.1 材料和标本 乳兔、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

3.2 器材和仪器 手术器械、平皿、培养瓶、吸管、离心管(灭菌后备用)、酒精灯、烧杯、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倒置显微镜。

2.3 试剂 含有5%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0.01mol/L PBS,0.25%胰蛋白酶一0.02%EDTA混合消化液、75%乙醇。

4.实验方法

4.1 原代细胞培养

4.1.1 原理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将细胞从机体中取出,在人工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和传代,进行细胞生命过程、细胞癌变、细胞工程等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细胞工程等领域,发展成一种重要生物技术,并取得显著成就。由体内直接取出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叫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细胞离体时间短,性状与体内相似,适用于研究。一般说来,幼稚状态的组织和细胞,如:动物的胚胎、幼仔的脏器等更容易进行原代培养。

4.1.2 操作

①.取材

用颈椎脱位法使乳兔迅速死亡。然后,把整个动物浸入盛有75%乙醇的烧杯中数秒钟消毒,取出后放在大平皿中携入超净台。用消过毒的剪刀剪开用碘酒和乙醇再次消毒后的皮肤,剖腹取出肝脏或肾脏。置于无菌平皿中。

②.切割

用灭菌的PBS液将取出的脏器清洗三次,然后用眼科手术剪刀仔细将组织反复剪碎,直到成1mm3左右的小块,再用PBS清洗,洗到组织块发白为止。移入无菌离心管中,静置数分钟,使组织块自然沉淀到管底,弃去上清。

③.消化、接种培养

吸取0.25%胰蛋白酶一0.02%EDTA混合消化液1ml,加入离心管中,与组织块混匀后,加上管口塞子,37℃水浴中消化8~10分钟,每隔几分钟摇动一下试管,使组织与消化液充分接触,静止,吸去上清,向离心管中加入5~10ml含5%小牛血清的MEM培养基,用吸管吹打混匀,移入二个培养瓶中,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4.1.3 结果

细胞接种后一般几小时内就能贴壁,并开始生长,如接种的细胞密度适宜,5天到一周即可形成单层。

4.2 传代细胞培养

4.2.1 原理

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或细胞株要在体外持续地培养就必须传代,以便获得稳定的细胞株或得到大量的同种细胞,并维持细胞种的延续。培养的细胞形成单层汇合以后,由于密度过大生存空间不足而引起营养枯竭,将培养的细胞分散,从容器中取出,以1:2或l:3以上的比率转移到另外的容器中进行培养,即为传代培养。

细胞“一代”指从细胞接种到分离再培养的一段期间,与细胞世代或倍增不同。在一代中,细胞培增3~6次。细胞传代后,一般经过三个阶段:游离期、指数增生期和停止期。

常用细胞分裂指数表示细胞增殖的旺盛程度,即细胞群的分裂相数/100个细胞。一般细胞分裂指数介于0.2%~0.5%,肿瘤细胞可达3~5%。细胞接种2~3天分裂增殖旺盛,是活力最好时期,称指数增生期(对数生长期),适宜进行各种试验。

4.2.2 操作

①.将长成单层的原代培养细胞或HeLa细胞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中倒掉瓶内的培养液,加入少许消化液。(以液面盖住细胞为宜),静置5~10分钟。

②.在倒置镜下观察被消化的细胞,如果细胞变园,相互之间不再连接成片,这时应立即

在超净台中将消化液倒掉,加入3~5ml新鲜培养液,吹打,制成细胞悬液。

③.将细胞悬液吸出2ml左右,加到另一个培养瓶中并向每个瓶中分别加3ml左右培养液,盖好瓶塞,送回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继续进行培养。

4.2.3 结果

一般情况,传代后的细胞在2小时左右就能附着在培养瓶壁上,2~4天就可在瓶内形成单层,需要再次进行传代。

4.3 器材及液体的准备和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

4.3.1 器材和液体的准备

细胞培养用的玻璃器材,如:培养瓶、吸管等在清洗干净以后,装在铝盒和铁筒中,120℃,2小时干烤灭菌后备用;手术器材、瓶塞、配制好的PBS液用灭菌锅15磅,20分钟蒸气灭菌;MEM培养液、小牛血清、消化液用G6滤器负压抽滤后备用。

4.3.2 无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无菌操作中,一定要保持工作区的无菌清洁。为此,在操作前要认真地洗手并用75%乙醇消毒。操作前20~30分钟起动超净台吹风。操作时,严禁说话,严禁用手直接拿无菌的物品,如瓶塞等,而要用器械,如止血钳、镊子等去拿。培养瓶要在超净台内才能打开瓶塞,打开之前用乙醇将瓶口消毒,打开后和加塞前瓶口都要在酒精灯上烧一下,打开瓶口后的操作全部都要在超净台内完成。操作完毕后,加上瓶塞,才能拿到超净台外。使用的吸管在从消毒的铁筒中取出后要手拿末端,将尖端在火上烧一下,戴上胶皮乳头,然后再去吸取液体。总之,在整个无菌操作过程中都应该在酒精灯的周围进行。

5.实验报告

(1).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培养有哪些区别?

(2).总结一下你怀孕了可以做面部护理吗自己的经验,怎样才能既迅速,又保证无菌操作。 细胞培养

1.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为生物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2.实验原理

从生物体中取出某种组织或细胞,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或传代,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使我们得以直接观察活细胞,并在有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避免了体内实验时的许多复杂因素,还可以与体内实验互为补充,可同时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同的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耗费少,比较经济,因此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体细胞遗传、分化、胚胎发生、肿瘤发生、免疫学、细胞工程、放射生物学以及老年学等一系列的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继代)培养。直接从体内获取的组织细胞进行首次培养为原代培养;当原代培养的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则需要做再培养,即将培养的细胞分散后,从一个容器以1:2或其他比率转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扩大培养,为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累积次数就是细胞的代数。

细胞培养是一种程序复杂、要求条件多而严格的实验性工作。所有离体细胞的生长都受温度、渗透压、pH值、无机盐影响,消毒、配液等均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特别是无菌操作是细胞培养成败的关键。

3.实验用品

3.1 材料和标本 乳兔、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

3.2 器材和仪器 手术器械、平皿、培养瓶、吸管、离心管(灭菌后备用)、酒精灯、烧杯、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倒置显微镜。

2.3 试剂 含有5%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0.01mol/L PBS,0.25%胰蛋白酶一0.02%EDTA混合消化液、75%乙醇。

4.实验方法

4.1 原代细胞培养

4.1.1 原理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将细胞从机体中取出,在人工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和传代,进行细胞生命过程、细胞癌变、细胞工程等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细胞工程等领域,发展成一种重要生物技术,并取得显著成就。由体内直接取出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叫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细胞离体时间短,性状与体内相似,适用于研究。一般说来,幼稚状态的组织和细胞,如:动物的胚胎、幼仔的脏器等更容易进行原代培养。

4.1.2 操作

①.取材

用颈椎脱位法使乳兔迅速死亡。然后,把整个动物浸入盛有75%乙醇的烧杯中数秒钟消毒,取出后放在大平皿中携入超净台。用消过毒的剪刀剪开用碘酒和乙醇再次消毒后的皮肤,剖腹取出肝脏或肾脏。置于无菌平皿中。

②.切割

用灭菌的PBS液将取出的脏器清洗三次,然后用眼科手术剪刀仔细将组织反复剪碎,直到成1mm3左右的小块,再用PBS清洗,洗到组织块发白为止。移入无菌离心管中,静置数分钟,使组织块自然沉淀到管底,弃去上清。

③.消化、接种培养

吸取0.25%胰蛋白酶一0.02%EDTA混合消化液1ml,加入离心管中,与组织块混匀后,加上管口塞子,37℃水浴中消化8~10分钟,每隔几分钟摇动一下试管,使组织与消化液充分接触,静止,吸去上清,向离心管中加入5~10ml含5%小牛血清的MEM培养基,用吸管吹打混匀,移入二个培养瓶中,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4.1.3 结果

细胞接种后一般几小时内就能贴壁,并开始生长,如接种的细胞密度适宜,5天到一周即可形成单层。

4.2 传代细胞培养

4.2.1 原理

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或细胞株要在体外持续地培养就必须传代,以便获得稳定的细胞株或得到大量的同种细胞,并维持细胞种的延续。培养的细胞形成单层汇合以后,由于密度过大生存空间不足而引起营养枯竭,将培养的细胞分散,从容器中取出,以1:2或l:3以上的比率转移到另外的容器中进行培养,即为传代培养。

细胞“一代”指从细胞接种到分离再培养的一段期间,与细胞世代或倍增不同。在一代中,细胞培增3~6次。细胞传代后,一般经过三个阶段:游离期、指数增生期和停止期。

常用细胞分裂指数表示细胞增殖的旺盛程度,即细胞群的分裂相数/100个细胞。一般细胞分裂指数介于0.2%~0.5%,肿瘤细胞可达3~5%。细胞接种2~3天分裂增殖旺盛,是活力最好时期,称指数增生期(对数生长期),适宜进行各种试验。

4.2.2 操作

①.将长成单层的原代培养细胞或HeLa细胞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中倒掉瓶内的培养液,加入少许消化液。(以液面盖住细胞为宜),静置5~10分钟。

②.在倒置镜下观察被消化的细胞,如果细胞变园,相互之间不再连接成片,这时应立即

在超净台中将消化液倒掉,加入3~5ml新鲜培养液,吹打,制成细胞悬液。

③.将细胞悬液吸出2ml左右,加到另一个培养瓶中并向每个瓶中分别加3ml左右培养液,盖好瓶塞,送回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继续进行培养。

4.2.3 结果

一般情况,传代后的细胞在2小时左右就能附着在培养瓶壁上,2~4天就可在瓶内形成单层,需要再次进行传代。

4.3 器材及液体的准备和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

4.3.1 器材和液体的准备

细胞培养用的玻璃器材,如:培养瓶、吸管等在清洗干净以后,装在铝盒和铁筒中,120℃,2小时干烤灭菌后备用;手术器材、瓶塞、配制好的PBS液用灭菌锅15磅,20分钟蒸气灭菌;MEM培养液、小牛血清、消化液用G6滤器负压抽滤后备用。

4.3.2 无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无菌操作中,一定要保持工作区的无菌清洁。为此,在操作前要认真地洗手并用75%乙醇消毒。操作前20~30分钟起动超净台吹风。操作时,严禁说话,严禁用手直接拿无菌的物品,如瓶塞等,而要用器械,如止血钳、镊子等去拿。培养瓶要在超净台内才能打开瓶塞,打开之前用乙醇将瓶口消毒,打开后和加塞前瓶口都要在酒精灯上烧一下,打开瓶口后的操作全部都要在超净台内完成。操作完毕后,加上瓶塞,才能拿到超净台外。使用的吸管在从消毒的铁筒中取出后要手拿末端,将尖端在火上烧一下,戴上胶皮乳头,然后再去吸取液体。总之,在整个无菌操作过程中都应该在酒精灯的周围进行。

5.实验报告

(1).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培养有哪些区别?

(2).总结一下你自己的经验,怎样才能既迅速,又保证无菌操作。

了解了“免疫细胞”,那么它的具体的操作流程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现在有一种自体免疫细胞疗法,主要是通过提取患者体内不成熟的免疫细胞,也就是采血,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使其具有一定能力后,再输回到患者体内。那么你是否了解它的临床操作流程具体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就带大家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流程吧:

一、细胞采集前的评估与准备

1.掌握患者心理特点。

在细胞采集前我们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本次治疗的目的以及治疗的基本操作流程,让患者更多的了解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和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使它有更多的心理准备,可以减轻思想顾虑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2.必查项目:血常规、传染病八项(乙肝五项、梅毒、艾滋、丙肝)。

3.血管的准备:要选择比较大、粗、直、而且不容易滑动、弹性好的血管,避免在有静脉炎、擦伤、硬结、瘢痕、皮肤有破损处进针。

4.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5.饮食指导:

(1)采集前1天患者需注意饮食,禁止食用油腻的食物,要保持饮食的清淡,最好是富含铁、钙类的食物。

(2)患者采集细胞的当天可以进食,但是需要根据采集的时间和病情,然后在早餐或中餐中食用含适量盐份的汤类、牛奶200〜400ml或普通的食物。

(3)采集前20分钟需要口服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20ml左右,这样可以采集时出现预防枸橼酸的反应,例如口服葡萄糖酸钙液体可以根据患者血糖指数及个人习惯加入葡萄糖液改善口感。

6.要嘱咐患者在采集当天携带住院病历或门诊系列检查报告单。

   二、细胞采集

1.细胞采集前我们要准备一次性的50 ML的注射器一只,一次性7号或12号静脉采血针一个,还有无菌布一块,抗凝剂(肝素钠(12500U /2 ml))一支。

2在这之前,我们要仔细查看检验报告单和知情同意书,认真核对病人信息以及治疗方案,确认没有错误后,就可以开始填写注射器上的标识了。

3.标识需要标明病人信息,然后贴在注射器上,注意不要覆盖刻度;然后就可以准备无菌治疗盘,放上备采集的血样进行备用。

4.在采血前还要最后一次的对病人信息再次进行核对,以免出现错误。

在选择穿刺血管的时候:我们常规情况下都是选则取肘部粗大的血管,例如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避开瘢痕及皮损)。

5.采血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的操作,按照常规浅静脉穿刺技术进行穿刺。

   三、采集后处理

1.在对病人采血完毕后,要迅速拔出采血针,然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后,检查一下穿刺点在没有出血情况后,就可以将患者送回病房了,此时要嘱咐病人需要卧床休息30-60分钟,可以适当的饮用一些温开水;然后将采血针内的血液抽到注射器内,套回针套,旋紧,将管打结、固定完成后即可。

2.最后要再次认真核对注射器上的标识信息,确认无误后,将血样放在无菌布里包裹好,在装在运送箱里,进行严实的封闭。结束后,就可以嘱咐外送人员将血样送到实验室里进行分离和培养。

3.分离和结束后,就可以将免疫细胞治疗单和相关检验报告复印件随血标本一起送回实验室存档。

   四、细胞培养

我们细胞培养的过程一定要严格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无菌GMP细胞操作室里进行。

 细胞培养成分和添加物(培养液、细胞因子、血清等)以及制备过程所用的全部耗材的来源和质量认证,都必须符合临床使用的质量要求,一定要采用无动物血清培养基来进行细胞培养。

[if !supportLists]五、[endif] 控制 细胞质 量的稳定

控制细胞的质量主要分为两大步,一是检定细胞,二是检测细胞外源因子。

(一)每批免疫细胞的检定 :

(1)首先要控制细胞的数量和存活率:细胞的数量至少要满足临床的最低要求,而且存活率应必须满足不低于85%。

(3)另外我们还需要进行无菌试验:每批培养的体细胞在患者输注前都要进行无菌试验,这样才能保证输进去的细胞是无携带病菌并且高质量的。

(4)之后还要检测体内细胞的纯度和均一性。

(5)最后还要检测细胞生物学的效应。

   (二)体细胞制品外源因子的检测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和内毒素。

   六、细胞回输

细胞回输属于 静脉输注治疗 :主要是由临床科室的护士负责的。

当我们的治疗时间到了第15天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按照生物免疫治疗中心出示的《细胞回输计划单》的相应要求进行细胞回输了。其中具体的回输细胞的类型将视患者病情决定。

总结:

以上就是免疫细胞疗法的具体流程了,相信大家看了之后对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想要更多的了解一下,欢迎来联系我们呦!

简述主要免疫细胞分离方法和分离原理?

免疫磁珠法分离细胞原理:

免疫磁珠法分离细胞是基于细胞表面抗原能与连接有磁珠的特异性单抗相结合,在外加磁场中,通过抗体与磁珠相连的细胞被吸附而滞留在磁场中,无该种表面抗原的细胞由于不能与连接着磁珠的特异性单抗结合而没有磁性,不在磁场中停留,从而使细胞得以分离。

免疫磁珠法分为阳性分离法和阴性分离法:

阳性分离法-磁珠结合的细胞就是所要分离获得的细胞

阴性分离法-磁珠结合不需要的细胞,游离于磁场的细胞为所需细胞

一般而言,阴性分离法的磁珠用量比阳性分离法的大,阳性分离法用行更多。

BD™ Imag 磁珠:

· 大小在0.1-0.45mm

· 包被了BD Pharmingen生产的高质量单抗

· 磁珠已为白细胞亚群的阳性和阴性分离法所优化

· 用于BD™ IMagnet direct magnet

将包被了特异性单抗的BD IMag磁珠加入细胞悬液,磁珠特异性地与有相应抗原的细胞亚群结合,通过BD™ IMagnet direct magnet分离得到的连有BD IMag磁珠的细胞可直接用于功能试验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缺点:

• 对细胞造成机械压力,影响其生物学活性,不利于分离后培养

• 纯度低

• 容易阻塞FCM的喷嘴

BD IMag吸收大磁珠和小磁珠分离系统的优点,开发出直径约200nm中等大小磁珠。

• 技术简单,分离在普通的试管中完成

• 易于增大细胞用量

• 对细胞温和,不影响细胞功能及其分离后培养,可直接上流式

• 纯度高,回收率高

• 成本低

此外,Mouse lineage panel中biotin标记的抗体还可用于FCM分析细胞表面抗原,以及进行细胞/组织免疫荧光实验。

BD提供2种免疫磁珠:

· 包被了针对白细胞亚群的单抗的磁珠

· 包被了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的磁珠:此种情况下,在实验系统中加入生物素标记的单抗,磁珠通过streptavidin与生物素标记的单抗结合,单抗与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使细胞被磁珠间接捕获,从而达到分离。这种磁珠使研究者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生物素标记的各种单抗去分离目的细胞,应用范围更广泛,使用更灵活。

不同物种磁珠分离试剂

人: CD3, CD4, CD8, CD14, CD19;

小鼠: CD4, CD8a, CD14, CD45R/B220, CD90.2 (Thy1.2), CD11b, Ly-6G.

ë 利用Streptavidin连接的磁珠,只需选配biotin标记的所需单抗,就能分离更多种类细胞

新货聚焦:

现在,BD PMG又推出用于分离小鼠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新试剂mouse lineage panel。

其中包括5种biotin标记单抗,这些单抗能结合小鼠造血细胞的主要分化系细胞: T、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和红细胞。将这组试剂与Streptavidin Plus BD™ IMag Particles (557812) 联合使用,就能通过免疫磁性分离法去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主要分化系细胞,从而富集到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阴性片断)。

Mouse Lineage Panel(559971):(5×2ml/vial) 可分离109 Mouse骨髓细胞

1) Biotin-anti-mouse CD3e (CD3 e chain);

2) Biotin-anti-mouse CD11b;

3) Biotin-anti-mouse CD45R/B220;

4) Biotin-anti-mouse Ly-6G and Ly-6C (Gr-1);

5) Biotin-anti-mouse TER-119/Erythroid Cells (Ly-76)

磁分离细胞的重要指标是:

纯度和得率,这取决于磁珠所连接单抗的特异性和磁珠大小(磁性),然而太大的磁珠会影响细胞活性,也无法直接上流式。

目前市场上有2种磁性细胞分离系统:

* Small particles (≈50 nm) - MACS

* Large particles (1200~4500 nm) -others(如Dynal)

小磁珠 优点:

• 对细胞温和,不影响分离细胞的后续培养

• 可直接上流式检测,不影响散射光

缺点:

• 需要很强的磁场来分离细胞

• 分离速度很慢,得率不高

• 需要一次性的分离柱,不能在普通试管进行

• 成本昂贵

大磁珠

• 技术简单,分离可在试管中完成

• 易于增减细胞用量

• 速度快,得率高

• 成本低

微生物与免疫学表面抗原实验报告

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实验

实验原理

用人结肠癌细胞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得鼠抗人结肠癌细胞表面抗原(Ag)的单克隆抗体 IgG(第一抗体),二者可以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市售(也可自制)的荧光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第二抗体),可以与复合物进一步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二次抗体反应),这样就可以在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这种抗原在结肠癌细胞表面的存在。

实验材料

HeLa细胞

试剂/试剂盒

1640培养液 小牛血清 甲醛固定液 PBS 液体石蜡

仪器/耗材

盖片 载片 培养瓶 培养皿 滤纸 镊子 吸管 倒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微量加样器

实验步骤

1. 将培养瓶中的结肠癌细胞接种到装有盖片的培养皿中,培养2~3天。

2. 在倒置镜下观察到盖片上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后,在盖片左上角用玻璃笔做一下标记,以免在以后的操作中正反面颠倒。

3. 将盖片放在甲醛固定液中,4℃固定5~10分钟。

4. 用PBS洗三次,注意不要将PBS液直接倒在盖片的细胞面,以免引起细胞大量丢失。用滤纸片将盖片上的PBS轻轻吸干,不要损伤细胞层。

5. 将已稀释好的小鼠抗体滴在盖片上.每个盖片50 μl,37℃温育30分钟。

6. 用PBS洗三次,滤纸吸干。

7. 将已稀释好的荧光标记羊抗鼠二次抗体5μl滴加在盖片上,37℃温育30分钟。

8. 用PBS洗三次,滤纸吸干。

9. 将载片上滴一滴液体石蜡。然后将盖片细胞面朝下放到载玻片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免疫细胞分类及分离方法

免疫细胞(immunecell)主要是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在体内分布很广泛泛,主要是T、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而被活化(activation),分裂增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除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外,还有K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共四种类型。T淋巴细胞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群。除淋巴细胞外,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还有浆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及单该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免疫细胞分离技术\x0d\x0a1、淋巴细胞的分离\x0d\x0a取肝素抗凝血1m1加Hanks液1m1稀释后,沿管壁徐徐滴流叠加盛有2m1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试管内(注意勿与分离液混合,然后2000r/min水平离心20min,管内分为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单个核细胞,颗粒白细胞、红细胞(图2—1)。用毛细管伸至单个核细胞层中(位于细胞分离液与血浆的界面上),沿管壁轻轻吸出全部细胞。然后用Hanks液洗两次,每次2000r/min离心10min,最后用RPMIl640培养液将细胞配成2×106/m1的细胞悬液备用。\x0d\x0a2、T细胞及B细胞的分离\x0d\x0a将淋巴细胞悬液通过尼龙棉柱,B细胞粘附于尼龙棉上,T细胞则不粘附,先用RPMIl640培基洗脱尼龙棉柱,流下的细胞悬液含有丰富的T细胞。然后用力反复挤压尼龙柱、挤出粘附在尼龙棉上的B细胞,并用少量的RPMIl640培基洗脱,此细胞悬液含有丰富的B细胞。尼龙柱(塑料管)的长短和尼龙棉的多少,视分离细胞的多少而定。\x0d\x0a\x0d\x0a3、CD4细胞及CD8细胞的分离\x0d\x0a(1)CD4细胞的分离:将一定量的T细胞悬液通过一根SephDdexC—10柱,然后用少量的RPMll640培养洗涤,收获的细胞悬液约含85%的CD4细胞。\x0d\x0a(2)CD8细胞分离:用Tris缓冲液稀释羊抗鼠IgG(浓度为10μg/m1)包被一平皿表面,然后放置4℃过夜,没有包被上的抗体用PBS洗净。然后将已标记有抗CD8单克隆抗体的T细胞(细胞浓度为1×l07/m1)3m1加入上述的平皿内,4℃放置2小时,用PBS轻轻洗净末粘附的细胞,然后用毛细管加入10m1PBS吹打。收集的脱落细胞经洗涤后悬浮在RPMIl640培基中备用。CD4细胞亦可用此法分离。\x0d\x0a4、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x0d\x0a单核巨噬细胞有粘附塑料或玻璃表面的特性,而淋巴细胞则无此特性,借此可将这两类细胞分开,其方法简述如下。将待分离的细胞悬液(如实物动物的腹腔液)加入适当大小的塑料或玻璃平皿内,置于37℃C02温箱内温育1小时,然后用RPMI1640培基轻轻漂洗平皿表面,去除非粘附细胞,再将粘附有细胞的平皿表面用上述培基轻轻洗刷,收集粘附的单核巨噬细胞。如果要获得纯度较高的单核巨噬细胞,可重复上述过程。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