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科(玄参科和唇形科的区别)
本文目录一览:
玄参是细胞储存技术发展什么 玄参简单介绍
1、玄参(学名: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是玄参科、玄参属植物。高大草本,可达1米余。支根数条,纺锤形或胡萝卜状膨大,粗可达3厘米以上。茎四棱形,有浅槽,无翅或有极狭的翅,无毛或多少有白色卷毛,常分枝。叶在茎下部多对生而具柄,上部的有时互生而柄极短,柄长者达4.5厘米。花序为疏散的大圆锥花序,由顶生和腋生的聚伞圆锥花序合成,长可达50厘米,但在较小的植株中,长不及10厘米,聚伞花序常2-4回复出,花梗长3-30毫米,有腺毛;花褐紫色,花萼长2-3毫米,裂片圆形,边缘稍膜质。蒴果卵圆形,连同短喙长8-9毫米。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2、玄参为中国特产,是一分布较广,变异较大的种类,产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陕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四川。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丛林及高草丛中。
3、玄参的干燥根为常用中药,性微寒,味甘、苦、咸。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之效。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等症。
玄参科植物有哪些
玄参科是个大科,二百属三千种,分布广泛,我国有56属。大部分是草本。
在中国植物志上,玄参科的下级分类只列出了脸部怎么保养皱纹属,没有亚科介绍。另找到资料,下级有几个亚科:金面花亚科,苦槛蓝亚科,醉鱼草亚科,玄参亚科。当然这体现了不同植物学家划分的不同,比方醉鱼草在中志是归到马鞭草科的。
玄参科虽大,可惜花朵颜值通常不那么高,大家关注度也偏低。
胡黄连:胡黄连属于比较常见的玄参科植物,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胡黄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部等地。
胡黄连的株型比较矮小,这与它的生长气候有关系,胡黄连多生长在海拔3600-4400米的高山乱石堆或是草地上,一般株型不会超过20cm。
毛泡桐:毛泡桐也是玄参科,泡桐属植物。毛泡桐多为栽培树种,树高可以达到20米,主干挺拔,叶片较大,呈现的是心形,甚至可以达到40cm以上,因为树叶下面有一些绒毛而得名。
毛泡桐生长速度非常快,是非常著名的速生树种之一。人们多是将它用作庭院树和防风林树,也可以种在道路两旁。
龙头花:龙头花也是玄参科植物,是花坛中常见栽培的花草。因为外形既像龙头,又像金鱼的嘴而得名。龙头花的花色有很多,像是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等,观赏价值非常高。
玄参科常见植物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白花泡桐、柳穿鱼、揪叶泡桐等。
玄参有哪些特征?
(庞阿土)
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别名浙玄参、元参、乌玄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主产浙江省磐安、东阳、仙居、桐乡、缙云等县。栽培历史悠久,故有浙玄参之称。此外,四川、陕西、贵州、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均有栽培。以根入药。据分析玄参含生物碱、醣类、甾醇、氨基酸、脂肪酸以及微量挥发油、朗萝卜素等。经药理试验证实玄参有镇静、降压、解热、强心、扩张血管等作用。性微寒,味苦。有滋阴降火、润燥生津、解毒利咽等功效。主治烦渴热病、咽喉肿痛、便秘诸症。
一、形态特征
株高80—150cm。根圆柱形,常分叉。外皮灰黄褐色。茎直立,四棱形,光滑或有腺状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5—2.5cm;叶片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形,边缘具钝锯齿,下面有稀疏散生的细毛。聚伞花序,呈圆锥状,花序和花梗有明显的腺毛。花萼5裂;花冠褐紫色;雄蕊4枚,二强,另有一枚退化的雄蕊,呈鳞片状,贴生在花冠管上;子房上位,2室,花柱细长,蒴果卵圆形(图14—50)。
图14—50 玄参形态图
1.植株 2.花序 3.根
二、生物学特性
玄参系深根植物。地上部生长期为3—11月,有效积温为5885℃,降水量为1276mm。3月中、下旬平均气温12—13.6℃开始出苗,尔后植株生长速度是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加快,当月平均气温20—27℃时茎叶生长发育较快,在地上部生长发育高峰之后,根部生长才逐步加快。8—9月气温21—26℃为根部生长发育最适时期,根部明显增粗增重。在这时期内如水分供应充分,根部生长更快,产量亦高;倘若天气干旱又不及时抗旱产量下降。10月后气温逐渐下降,植株生长速度缓慢,直至11月地上部枯萎。
玄参系深根性植物,喜温和湿润。茎叶能经受轻霜。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南北方都可生长。积水易造成根部腐烂而减产。
三、栽培技术
(一)种类
玄参品种以地区可分为浙玄参、川玄参Scrophularia kakudensis Franch.,主产于彭县、绵竹、永川、达县、涪陵等地;北玄参Scrophularia buergeriana Miq.,分布于辽宁、吉林等省,有少量栽培;华北玄参Serophuiaria moellendorffii Maxim.分布在河北等地,系野生。
上述四种玄参,以浙玄参根粗壮肥大,产量高、品质佳(表14—55)。
表14—55 浙玄参与北玄参主要性状的区别
(二)选地与整地
玄参在平原、丘陵以及低山地坡均可栽培,以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为佳。土壤过于粘重、易积水的地块,植株生长差,根部容易引起腐烂,故不宜种植。同时应避免与上一年种过白术等药材轮作,以减少病害发生。
玄参系深根植物,在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厩肥300kg以上,适当增施磷、钾肥。先把肥料铺于面上,然后翻入土中。经精耕细作再作畦,畦宽120—140cm,畦高20—25cm,沟宽26—30cm。北方通常根据地势的高低做成等高的土垄,按行距40—50cm定植。
玄参生长期为220—240天,除在翻地时施入基肥外,在子芽(根芽)栽种时应施焦泥灰每亩1500kg,饼肥50—100kg。齐苗后每亩施人粪尿1000kg;苗高30cm左右时每亩追施人粪尿1500kg或硫酸铵10kg,掺水施,促使植株旺长;7月上、中旬以施磷、钾肥为主,每亩施过磷酸钙50kg,草木灰250kg。
(三)繁殖方法
玄参主要用子芽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此外,还有分株、扦插等方法,但在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1.子芽繁殖
玄参栽种时期因地区和气候不同可分冬种和春种。南方各地采用冬种,于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种植为好。早种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产量高。栽种前再挑选无病、粗壮、洁白的子芽当作种用,按行距40—50cm,株距35—40cm开穴,穴深8—10cm,每穴放子芽一个,芽向上。北方地区因寒冷以春种为主,于2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种,其株行距可小于南方,种植方法与冬种相同。
2.种子繁殖
玄参播种可分秋播和春播。在长江以南各地宜采用秋播,幼苗于田间过冬,翌年返青后适当追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一年即可收获。北方各地冬季寒冷,宜在早春将种子播到阳畦中进行育苗,至5月中旬苗高5—6cm左右,即可定植,当年也能收获。种子繁殖根细瘦,产量低,质量也差,故在生产上很少采用。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玄参幼苗出土后,要注意中耕除草。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从4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行3—4次。6月中旬以后植株生长茂盛,杂草不易生长,故不必再中耕除草。
2.培土
培土是玄参田间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栽培措施。可保护子芽,使白色子芽增多,芽瓣闭紧,同时减少开花芽、青芽、红芽,以提高子芽质量;有固定植株,防止倒伏的作用;有保湿抗旱和保肥作用。培土工作一般在6月中旬施肥后进行。
3.灌溉排水
玄参一般不需要灌溉。干旱须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以利生长。多雨而造成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可减少烂根。
4.打顶
南方各地在玄参开花后,应将植株顶部花序摘除,不使其开花结籽,使养分集中供给根部的生长,促进根部膨大。但据北京打顶与不打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打顶对根的产量并无影响,故北方各地在大面积生产中不需要打顶。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玄参斑枯病
(Septoria scrophulariae Peck.)
4月中旬开始发生,6—8月发病较重,直至10月止。植株下部叶片最先发病,逐渐蔓延全株。罹病初期,叶片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扩大呈多角形、圆形或不规则灰白色病斑,随后在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叶片密布病斑,病叶卷缩干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发芽后侵染为害。防治方法:(1)玄参收获后,收集残株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2)实行轮作;(3)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4)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一次,续喷3—4次。
2.叶斑病
(Phyllosticta sp.)
4月中旬开始发生,5—6月较重,7月后因气温升高病情逐渐减轻。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紫褐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圆形,边缘有紫褐色宽环,后呈棕褐色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或黄褐色小点,大多数病斑穿孔。防治方法同斑枯病。
3.白绢病
(Sclerotium rolfsii Sacc.)
又名“白糖烂”,为害根部。4月下旬发生,7—8月为害严重,直至9月。发病初期地上部不表现症状,随着温湿度升高,根部内的菌丝穿出土表,最后在株旁土面先后形成乳白色、米黄色、茶褐色、似油菜籽状的菌核。被害后根部腐烂,植株枯死。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2)拔除病株,在病穴内用石灰水消毒;(3)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病力;(4)选用无病子芽;(5)用哈茨木霉进行生物防治。
4.棉红蜘蛛
(Tetranycbus telarius L.)
该虫一年发生10—20代。6月开始发生为害,7—8月高温干旱季节为害严重。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受害,逐渐向上蔓延,被害后叶片出现黄白小斑点,后变红紫色焦斑,扩展后全叶黄化失绿,最后叶片变褐色干枯脱落。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消灭越冬虫口;发生初期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20%双甲脒1000倍液喷雾;忌和棉花连茬或作邻作物。
5.蜗牛
(Bradybaena raoida Benson.)
3月中旬开始为害,4—5月为害较重。一般在清晨或傍晚可见。蜗牛舐食玄参嫩叶成许多小孔,并能咬断嫩茎,影响植株生长。一年发生一代,以成龄蜗牛或幼体在枯枝落叶、浅土裂缝里越冬。防治方法:(1)清晨进行人工捕杀;(2)5月间蜗牛产卵盛期,及时中耕除草,消灭卵粒;(3)清除地面杂草;(4)喷洒1%石灰水。
四、采收与加工
(一)留种
玄参以子芽进行繁殖。故在玄参收获时应严格挑选无病、健壮、白色、长3—4cm的子芽,从根茎(芦头)上掰下来留作繁殖材料。收获后的子芽在室内摊放1—2天,以免入坑后发热腐烂。以后在室外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贮藏,坑深30—40cm,北方可深些。坑的长宽以操作方便为宜,也可视种芽多少而定。坑底先铺稻草,再将种芽放入坑中,厚35—40cm,堆成馒头形,上盖土7—8cm,以后根据气温下降情况逐渐加土或盖稻草,以防种芽受冻而造成损失。一般每坑100—150kg。坑的四周要开排水沟。贮藏期间要勤检查,发现霉烂、发芽、发根须及时翻坑,剔除烂芽或变质芽。
(二)采收
玄参茎叶枯萎时收获。采收过迟因根萌芽而空虚,影响药用质量,采收时先挖松玄参根际泥土,然后将玄参挖起。剪去茎叶,取下芽头,切下根部进行加工。
(三)加工
玄参根收后摊放在晒场上晒4—6天,要经常翻动,使根部受热均匀,每天晚上用物盖好,免遭霜冻,若受冻后会使根部空心,影响药用质量。硒到半干状态时,修剪芦头和须根,再堆积4—5天后再晒。在堆积过程中,一则使根内部水分外渗,二则能促使内部肉质逐渐转黑。经过反复堆晒,约经40—50天即可达到八成干。这时根部肉质部分仍有白色需继续堆晒,直至黑色。如遇天雨,也可上灶烘,开始火力不宜过猛,温度控制在40—50℃。但必须将根晒至4—5成干方可用人工烘,否则易造成空泡,降低药用质量。一般亩产干货150—200kg,高的可达250kg以上。
产品规格
根肥大、皮细、外表灰白色、内部黑色、干燥不油、无芦头者为佳。
玄参科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中文名 3 拼音名 4 拉丁名 5 描述 6 中国植物志 7 所有属
1 拼音
xuán shēn kē
2 中文名
玄参科
3 拼音名
xuancanke
4 拉丁名
Scrophulariaceae
5 描述
Scrophulariaceae 玄参科,双子叶植物,约200属,3000种以上,广布于全球,我国约60属,634种,全国均产之,西南部尤盛,很多供观赏用,有些入药。草本、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常左右对称,排成各式的花序;萼45齿裂,宿存;花冠合瓣,辐状或阔钟状或有圆柱状的管,4-5裂,裂片多少不等或二唇形,或广展;雄蕊通常4,2长2短,有时2或5枚发育或第5枚退化;花盘存在或无;子房上位,不完全或完全的2室,每室有胚珠多颗;果为一蒴果或浆果。我国的主要属有:Brandisia,Lagotis,Limnophila,Lindernia,Mazus,Paulownia,Pedicularis,Rehmannia,Scropularia,Torenia,Veronica 等等。(参阅《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2分册。)
6 中国植物志
67(2):1
7 所有属
Adeno *** a.......毛麝香属
Bacopa.........假马齿苋属
Brandisia......来江藤属
Buchnera.......黑草属
Castilleja.....火焰草属
Centranthera...胡麻草属
Cymbaria.......芯芭属
Deinostemma....泽番椒属
Digitalis......毛地黄属
Dodartia.......野胡麻属
Dopatricum.....虻眼属
Ellisiophyllum.幌菊属
Euphrasia......小米草属
Gratiola.......水八角属
Hemiphragma....鞭打绣球属
Lagotis........兔耳草属
Lancea.........肉果草属
Legazpia.......三翅萼属
Leptorhabdos...方茎草属
Limnophila.....石龙尾属
Limosella......水茫草属
Linaria........柳穿鱼属
Lindenbergia...钟萼草属
Lindernia......母草属
Mazus..........通泉草属
Melampyrum.....山罗花属
Mela *** a........黑蒴属
Microcarpaea...小果草属
Mimulicalyx....虾子草属
Mimulus........沟酸浆属
Monocha *** a.....鹿茸草属
Odontites......疗齿草属
Omphalothrix...脐草属
Oreosolen......藏玄参属
Paulownia......泡桐属
Pedicularis....马先蒿属
Petitmenginia..钟山草属
Phtheirospermum松蒿属
Picria.........苦玄参属
picrorhiza.....胡黄连属
Pseudobartsia..五齿萼属
Pterygiella....翅茎草属
Rehmannia......地黄属
Rhinanthus.....鼻花属
Scoparia.......野甘草属
Scrofella......细穗玄参属
Scrophularia...玄参属
Siphonostegia..阴行草属
Sopubia........短冠草属
Striga.........独脚金属
Torenia........蝴蝶草属
Triaenophora...呆白菜属
Verbascum......毛蕊花属
Veronica.......婆婆纳属
Veronicastrum..腹水草属
Wightia........美丽桐属
玄参科植物有哪些特征 关于玄参科植物有哪些特征
1、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管状花目的一科。约220属4500余种,广布于全球各地,多数在温带地区。中国产61属约681种,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地。
2、其中虾子草属、地黄属、呆白菜属、细穗玄参属、五齿萼属、翅茎草属为中国的特有属。本科最大的属是马先蒿属,在500种以上,约2/3的种类产于中国。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