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药膳养生宝典(食疗药膳养生宝典在线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胃痛怎样啊!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
胃痛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最为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由于这两种疾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因此对胃痛者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胃痛病人的饮食要求如下: ●少吃油腻多脂食品 油腻、油炸及多脂肪的食物,容易在胃内停留较长时间,并刺激胃酸制造过剩。避免多脂肪的肉类及乳品,势必能降低复发的几率。 ●少吃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似乎最可能是胃痛的祸首,也有许多胃痛患者吃了银座干细胞面膜用法辛辣食物后,并未加重病情。当然,许多患者仍无法承受辣食。 ●少喝咖啡 咖啡、茶及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刺激已发炎的食道。咖啡因也会松弛贲门括约肌。 ●避免吃巧克力 发生胃痛时,最首要避免的食物就是巧克力。巧克力几平全是脂肪成分,而且它也含咖啡因,将加倍恶化胃痛。 ●戒烟 不论是自己抽烟,或吸二手烟,都不利。它会松弛你皮肤护理美容的贲门括约肌,并增加胃酸的制造。 ●少喝汽水 含气泡的饮料会扩大你的胃,对贲门产生与饮食过度相同的作用。 ●注意柳橙类水果 柳橙、柠檬等酸性水果,似乎舍引起麻烦,但这些水果的酸,和胃酸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妨让你的胃自己作决定,若能相安无事,便无需避免。 ●保健药膳 ①胡椒葱汤 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入姜葱汤中即成。胃痛时将汤热饮即可缓解。 功效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 ②桂皮山楂汤 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肉15分钟,后入桂皮,待山楂肉将熟熄火,滤汁入红糖,调匀即可。趁热饮服。 功效温胃消食止痛,适用于胃脘痛症。 ③仙人掌猪肚汤 仙人掌30—60克,猪肚1个。将仙人掌装入猪肚内,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熟烂。饮汤,食猪肚。功效行气活血,健脾益胃。适用于气滞血瘀,胃痛年久不愈等症。 ④牛奶姜汁 牛奶150-2印毫升,姜汁1汤匙,白糖适量。将上2味加白糖,放瓦盅内,隔水炖服,每日2次。功效温中散寒,缓急止痛。适用于胃痛喜热喜按、嗳气泛酸等症。
民间偏方:药膳养生妙法健脾益胃的制作方法
根据各人不同的环境、条件和需要,应用日常食物的营养来调理养生,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长寿或疾病康复的目的,此种方法也称食养或食疗(药膳)。
食养在我国相传已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内经》中早已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述。中医认为,生命就是生物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而化气与成形是由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使形体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营养。因此,食养的关键是保护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若“先天”不足,可通过“后天”食养补之。如果脾胃虚弱,功能异常,供给减少或过多,人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就将受到影响。
保护脾胃的重要措施有:
一:要饮食有节,做到一日三餐巧安排,俗语说“早饭饱、午饭好、晚饭少”,“晚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因为人的基础代谢白天比晚上旺盛,对食物的需要量和消化功能也比较强,晚上活动少,能量消耗低。同时,饮食宜清淡,尤其中老年人不宜多吃肥腻、油煎、过咸的食物,一定要限制动物脂肪,可多吃一些豆类食品和新鲜水果、蔬菜。
二: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仅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不进不洁食物,而且饮食宜温、熟、软,勿食或少食生冷,以“热不炙唇,冷不振齿”为宜,尤应忌食黏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吃饭时要有好心情,吃饭要专心致志,细嚼慢咽,饭后不宜马上洗澡或做剧烈运动。
三: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个人的体质要求,按照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和东西南北中气候与水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食物。
四:在食补或食疗时要注意食物的辛、酸、甘、苦、咸五味所禁或忌口,因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对不同人的体质或疾病,必须避免不同的味气所伤,以免助邪而攻正。
饮食调理养生方法,古人积累了很多经验,现选择其简单易行者介绍之。
叩齿
牙齿功能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要健脾胃必须保护好牙齿。古代养生学家介绍“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具体做法是:摒除杂念,全身放松,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律地互相轻轻叩击。
咽唾
唾液,古称“金津玉液”,民间流传着“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益我度百年”的谚语。认为口中津液充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此法是晨起漱口之后,宁神闭口,先叩齿36次,然后咬紧牙齿,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搅动,不拘次数,以津液满口为度,再分次缓缓咽下。
饭后摩腹散步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平日点心饭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此法若能长期坚持,对调整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肠疾病大有益处。
常吃健脾益胃的食物
大枣
《本草纲目》说:“大枣气味甘,怡年,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蜂蜜
《神农本草经》指出,蜂蜜能“安五脏,补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久病,和百药,久服强志健身,延年益寿”。
食疗养生宝典之脾胃篇
莲子
清代《本草备要》说,莲子“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坏,人得食之,发黑不老”。宋代《太平圣惠方》载莲子粉粥,每次取莲子粉15~2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可以治疗年老体弱、慢性泄泻、多梦失眠、夜间多尿,令人强健。
薏苡仁
明代《本草纲目》说:“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痢水肿者用之。”
胡萝卜
中医认为,胡萝卜可健胃行气消食,凡脾虚食停、气滞不畅,证见胸满脘闷、食欲不振以及久痢不愈者,可做辅助食疗。教你几招养生萝卜菜
适当服用健益脾胃的中药
黄芪
《本草正义》指出:“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一般用量10~15克,蜜炙煎服。
党参
味甘,性平,功能补中益气,益血生津,为平补保健之品,久服令人长寿。一般用量10~30克,水煎服。
黄精
味甘,性平,能补脾润肺,补益肾精,强筋骨,乌须发,抗衰老。每日服9~15克,水煎服。
茯苓
味淡,功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唐代药王孙思邈说“茯苓久服百病除”。用量一般为9~12克,水煎服。但阴虚津枯者不宜用。
我提醒:
冰西瓜伤脾胃
夏天吃西瓜前,很多人喜欢把它放在冰箱里,冰得凉凉的再拿出来食用。这样虽然嘴上舒服了,却会对脾胃和咽喉造成很大的伤害。
提醒您:养生妙法健脾益胃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老中医养生菜谱
中医的食疗养生注重食物的搭配,营养互补、相辅相成。同样从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还会“相生”。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老中医养生菜谱,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菜谱
【菜】三色百合
原料:鲜百合100克、红椒1只、丝瓜50克、姜一块、花生油、盐、味精、白糖、湿生粉少许。
做法:百合切片、红椒切片、丝瓜切片、生姜切片;烧锅下花生油,放入生姜、百合、红椒、丝瓜、盐同炒至入味;然后调入白糖,用中火炒匀,再用湿生粉打芡,翻炒几下,淋入油出锅即可。
点评:百合清热解烦躁,润肺,是中秋时节滋补上品,这道菜做法也很简单。
【粥】黑芝麻粥
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水煮成粥。黑芝麻粥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
【菜】珊瑚藕片
原料:鲜藕约300克、红椒半个、白糖、白醋、盐适量。
做法:藕去皮切片,红椒切丝,取少许再切成丁;将白糖、白醋、盐、红椒粒调匀制成糖醋汁。藕片用糖醋汁浸泡入味,约半小时后装盘。
点评:藕消炎化淤,清热解燥,这道菜是祛秋燥的佳肴。
【粥】宜喝鲜藕粥
粳米250克,鲜藕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鲜藕具有清热生津、开胃进食、凉血止血的作用。鲜藕粥适用于肺胃有热、口渴口臭、咳痰咯血、跌打损伤、淤血滞留等病症。
白、妇女产后乳少等病症。
【菜】拍黄瓜
原料:新鲜黄瓜。
做法:拍的时候把菜刀横放,将黄瓜置于宽大夯实的砧板之上,暴力拍之,砧板上留下瓜汁才达到了效果。
点评:黄瓜清热去火,清凉爽口。
【粥】玉米面粥。
玉米面50克,精盐少许,加水适量,煮成糊粥。玉米面粥具有调中开胃、利尿止淋的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或因三焦气化不利而引起小便短少(天下养生网),甚至尿道涩通、石淋等病症。
【菜】水煮基围虾
原料:基围虾400克、盐少许、葱、姜少许。
做法:基围虾洗干净,葱、姜切成丝;锅热后放入基围虾,加少许盐,翻炒几下,等虾红透,放下葱、姜翻炒,即可装盘。
点评:味鲜美,色泽红艳,做法十分简单。
【粥】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白木耳粥、具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肾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燥咳、气阴两虚等病症。
推荐:特级银耳、 古田雪耳
老中医养生茶
桑菊蚕茧饮
饮法:菊花3~5朵,干桑叶一小撮,蚕茧两个,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效:菊花可平肝明目、散风清热,能清肺热、胃火。桑叶味甘苦寒,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桑菊饮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经典名方,是缓解咳嗽、体热等症的佳品。蚕茧具有助眠作用,还含丝胶蛋白等有益物质,利于滋养皮肤、美容祛斑。
个人心得:我今年60多岁,皮肤光滑,几乎没有老年斑。每晚喝完此茶后,我都会用泡完的蚕茧沾水按摩脸部,起到润滑、滋润的作用。
注意事项:四季皆宜,春、秋、冬三季干燥,此茶能清咽润喉;夏季炎热,可解暑热;菊花种类不限,杭菊、贡菊、雪菊皆可;桑叶可到药店买,但最好在每年春天 桑树抽芽时,去野外采些桑叶尖,晒干后收藏备用;如有咽喉不适等症,可增加1~2朵菊花或多放点桑叶;如大便稀溏,就减少1~2朵菊花;老人可加 10~20粒枸杞,能补肝肾、明目,增加保健功效。
罗仁: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
丝瓜茶汤
饮法:将一根丝瓜去皮、切成薄片,连同一根葱、适量盐放入锅中,煮软后加入5克绿茶,浸泡入味即可。
功效:丝瓜味甘性凉,有消热化痰、解暑除烦、通便润肤等功效,主治痰喘咳嗽、痔疮便血等症。研究发现,丝瓜含大量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有抗炎、镇痛、利尿作用。绿茶含茶多酚、茶氨酸等,可提神清心、清热解暑。常饮此茶能加速排出尿酸,是痛风患者的辅助药膳。
注意事项:丝瓜茶汤不宜空腹或饭后立即饮用,贫血患者和经期女性慎用。
山楂红糖茶
饮法:山楂8~10枚,洗净、去核、掰碎,用开水冲泡或煮20分钟,加入红糖调匀。
功效:山楂是常用药材,生山楂善于活血化瘀,炒山楂善于健胃消食,焦山楂善于止血。药理研究表明,山楂有辅助降压的作用,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益。红糖性温,可益气补血、活血化淤,适合月经不调的女性以及年老体弱者。
注意事项:过于劳累的白领女性常有痛经、肤色晦暗、颈肩腰腿疼痛等症,适宜常喝。
胡随瑜:湖南省名中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
花椒红茶
饮法:取花椒10粒,与适量红茶一起冲泡。
功效:花椒味辛性温,能祛湿醒神、温中止痛、除湿止泻。南方潮湿,用些花椒,春夏可祛湿,冬季能御寒。红茶属全发酵茶,有消食提神、清热降火等功效。
个人心得:我喝的红茶一般是湖南平江老家熏制的,祛湿、驱邪功效俱佳。常饮此茶可明目、醒脑,还能消食、降火、利尿。饮茶还能修心,让我心神宁静,为此我写过一首小诗:“晨起一杯茶,开卷迎朝霞。欲知个中事,躬身侍嫩芽。”
注意事项:花椒属热性食物,经常上火的人和孕妇忌服。
最权威的食疗养生书籍
最权威的食疗养生书籍
最权威的食疗养生书籍,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有一些书籍是专门说养生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最权威的食疗养生书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最权威的食疗养生书籍1
1、 《随息居饮食谱》 王孟英
内容简介:食疗养生著作,共收集饮食物369种,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实、毛羽、鳞介7类。每种物品下面,按性味、功能、主治、临证应用、服法、宜忌等一一叙述,并提倡科学服用食物。
作者简介:王孟英,清代著名医学家,世代行医,尤擅长温病,著作中《温热经纬》最为出名,温病四大家之一,温病学说之集大成者。
2、《饮膳正要》 忽思慧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专讲饮食和营养,内有丰富的食疗方和药膳方,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当时是专为皇帝写的延年益寿的著作,可见其价值。
作者简介:忽思慧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营养学家。长期担任宫廷饮膳太医,负责宫庭中的饮食调理、养生疗病诸事。通过饮食,达到养生和健康的目的。
3 、《老老恒言》 曹廷栋
内容简介:老年人养生专著。本书丛饮食起居各个方面谈养生,延续了《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书的重点在养心,养静。周作人对其评价甚高,称是可以作为六十寿礼的好书。
作者简介:曹廷栋一生淡泊名利,以读书为乐,他赵春华干细胞治疗因体弱多病,所以亲身实验,老老恒言就是他亲身实验的产物,而他活到86岁,皆因自己保养得当。所以这本书尤为可贵。
最权威的食疗养生书籍2
一、《求医不如求己》全系列包括
1、养生宝典《求医不如求己1》
中医作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国人了解甚少,中里巴人最近推出自己的养生疗疾宝典《求医不如求己》,堪称“改变中国人健康生态的第一方案”。
2、养生宝典《求医不如求己2》
3、养生宝典《求医不如求己3》
二、《不生病的智慧》全系列包括
《不生病的智慧1》
从根子上修复中国人的后天之本:《不生病的智慧2》
《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
易经内病外治法《不生病的智慧4》
三、其他系列养生书籍
曲黎敏中医养生完全手册《从头到脚说健康》
《从头到脚说健康》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中医文化这座美丽的殿堂,领略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
《易经养生法》
本书是首席中医养生专家、着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杨力教授的最新养生着作。
写给女人的健康书《求医也要求己》
关于本书,作为一名女性,您可曾直视您身体正在面临的健康状况当血压计中的汞柱渐渐升高;当流动着红色血液的血管像快要干涸的河床一般阻滞不通,当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色厉内荏的疼痛片刻的绝望之后,您会万分焦急的追悔自己之前没有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并及时排除身体存在的种种隐患这正式本书要为您以及每一位女士所极力避免的。
最权威的食疗养生书籍3
1、随息居饮食谱
随息居饮食谱是晚清王孟英先生倾尽血泪所著的一部书。因王孟英先生自名住处为随息居,故将所著之书命名为随息居饮食谱。
全书主要讲了生活中常用的菜、果及鱼、肉的中医性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用中医理论来阐明食物性味的书籍。
2、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是明朝高濂的著作。里面的内容涉及了医学,养生,气功,饮食乃至中国古典花道,茶道等等各个方面。其中饮馔服食笺中详细讲了许多食物养生的方案。
3、老老恒言
老老恒言是清代曹庭栋的作品。其第五卷为粥谱,介绍了100方药粥。粥谱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不少药粥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食疗养生举例(选自遵生八笺)
1、茉莉汤 把蜂蜜在碗的中央抹匀,让蜂蜜不往旁边溢流。在每天天刚亮的时候,采摘二三十朵茉莉花,用蜜碗盖住花,用茉莉花的香气熏蜜。中午的时候去掉花,用蜜点汤非常香。
2、藿香粥(选自老老恒言)能解暑辟邪。同时可以治疗脾胃不适,吐逆霍乱,心腹痛,同时可以开胃。
3、笋(选自随息居饮食谱)性味甘凉,可以解郁,降浊气,升提清气。消痰。种类很多,没有出土,肉厚,颜色白,味道浓重,软糯,吃起来甜的笋是好笋。
小孩子不要吃,怕他们咀嚼不细致,很难消化。毛竹笋的味道浓重,肥大,嫩,掉到地上就会碎的毛竹笋最好。产后,病后不要吃笋。福建人做的漉笋,卖到远方,极为嫩。丽水产的笋比较好。但是盛夏产的鞕笋,冬天的冬笋,味道虽然很鲜美,但是生病的人也可以吃。
吃什么食物可以养胃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不同颜色食物的食疗作用 食疗养生宝典 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
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
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
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药点?药饭食疗治胃。
名词解释: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方3、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4、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三七研为细末,拌匀即成。适用于胃胀痛、呕吐纳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名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适量同煮。适用于肠燥便秘。
消化不良少吃香蕉,经常泛酸多喝米粥
俗话说“人不可一天不吃”,肠胃病患者如不注意饮食,肠胃病的症状将不断恶化。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尚占民认为,不同的胃肠疾病饮食也应有所差别。那么,不同类型的胃肠病患者宜于吃哪些食物,不宜于吃哪些食物呢。
胃溃疡患者少喝咖啡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疼痛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感,偶尔剧痛。其发作诱因有受寒、精神刺激、劳累、饮食不当及感染等。
这种胃病的患者不宜食用粗糙、过冷过热的食物,并避免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包括酒、咖啡、浓茶、辛辣调味品和太甜、太酸、高油脂的食物。
为减少胃酸对胃肠粘膜的刺激,可吃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中和胃酸。五谷杂粮、豆浆、豆腐、蛋、鱼、嫩瘦肉、动物肝脏等都很适合。
消化不良少吃汉堡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主要是上腹部和胸骨胀闷、疼痛、腹胀和肠鸣。进食后往往可使胀闷或疼痛加重。此外,还有厌食、恶心、排便不畅以及焦虑或抑郁等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常为发病诱因。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
不宜食用的食物包括油腻食物(油炸物、汉堡、薯条),应尽量减少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番薯、芋头以及会改变肠蠕动的食物,如巧克力、甜品(蛋糕、饼干),粗纤维多的蔬菜(竹笋、芹菜),含皮、籽、纤维多的水果(香蕉、龙眼、柠檬、凤梨)。
平时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可选择喝鲜果汁、麦片和小米粥来帮助消化,少量多餐。
胃酸过多应少吃巧克力
患有胃食道逆流性疾病患者,胃内的食物或胃液会反流(逆流)至食道,而造成不适。患者的症状大多是饮食后弯腰或躺下时会有泛酸、烧心、吞咽困难、口腔酸苦等感觉。造成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下食道无法适当地发挥功能,胃液反流到食道。
不宜食用的食物:巧克力、咖啡、辛辣、薄荷、柑橘、蕃茄、全脂牛奶及洋葱等。
宜食用的食物:高蛋白(禽蛋)、含纤维食物(蔬菜、谷类)、易于消化的米粥等。
胃炎患者少吃蔗糖
急、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胃粘膜的炎性变化。患急性胃炎时胃粘膜发生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所以,急性胃炎患者的饮食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若伴有肠炎或腹泻,膳食中应少用或不用蔗糖,以免产生或加重肠胀气,同时还应禁食一些生的蔬菜、水果以及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
慢性胃炎患者常有食欲不振、饭后上腹部感觉饱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患者有贫血、食欲不振等现象应多吃些补血的食品,如动物内脏、有色的新鲜蔬菜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