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乌桕树(山乌桕树开花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 1、乌桕与山乌桕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各有何区别
- 2、乌桕和山乌桕是为什么禁止研究干细胞同一种树吗?既然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为何 乌桕蜜 被称为 “排毒之王”?
- 3、山乌桕的主要价值
- 4、山乌桕的栽培技术
- 5、乌桕的意思
乌桕与山乌桕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各有何区别
乌桕: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cm,树冠近球形,树皮暗灰色,浅纵裂,叶菱形至菱状卵形,叶柄顶端有2腺体。蒴果3棱状球形。分布于我脐带血干细胞美容针效果国,分布甚广,广东,云南,四川,北至山东,河南,陕西均有。
山乌桕: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6~12m,叶片椭圆状卵形,叶柄长2~7.5cm,果球形。 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各省内。
答案有用,请点击 采纳。
乌桕和山乌桕是同一种树吗?既然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为何 乌桕蜜 被称为 “排毒之王”?
不是同一植物。有毒植物不一定是全株有毒,比如我们作为蔬菜和杂粮的芋头也是有毒的,它的毒是花,当然有的植物是全株有毒的。植物的花如果有毒,蜜蜂是不会去采的。
补充:乌桕和山乌桕都是有毒植物
山乌桕的主要价值
山乌桕的叶、根皮和树皮可药用,具有泻下逐水,散瘀消肿。 根皮、树皮: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二便不通。叶:用于跌打肿痛。 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缠腰火丹。
①治大便秘结:山乌桕根30克。用水煎服。(出于《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白浊: 山乌桕根须30克,猪肉60克。用水煎服。(出于《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蛇咬伤: 山乌桕根30克,枫木叶60克。共捣烂,用糯米水120克,调匀,取汁服。渣敷患处四周。(出于《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毒蛇咬伤: 山乌桕30~60克,黑面叶30~60克。用水煎,冲酒服。(出于《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痔疮及皮肤湿痒: 山乌桕根、铺地粘、金银花各适量。用水煎洗患处。(出于《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山乌桕种子含油量为40.8%(云南勐腊)、46.7%(广东罗定)。脂肪酸主要组成:肉豆蔻酸微量至6%、棕榈酸24.9%-42.4%、硬脂酸0.8%-3%、油酸22.4%-49.5%、亚油酸4.7%-20.3%、亚麻油酸1.7%-20.6%。
种子油可制肥皂。木材轻软,可制火柴枝及茶叶容器。 山乌桕为乔木类,可用做遮阴树,冬季满树红叶,也可作为庭院观赏树种。
山乌桕的栽培技术
山乌桕以2-3月播种为宜,一般每亩播种量为5-8千克。播种后2-3个月全部出土。通常采用条播,行距20-25厘米,每行播2-3厘米,整地和田间管理与常规育苗相同。
山乌桕生长快,当年苗就可达1米或以上,最高可达2.5米。每亩产苗1万-1.2株。 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乌桕毒蛾、樗蚕、水青蛾、大桕蚕、乌桕卷叶虫、袋蛾、蛴螬等。
小地老虎
1年发生4代,主要以第一代幼虫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咬断幼苗为害。
防治方法:根据幼虫夜间活动,早晨洞内潜伏,常将咬断的山乌桕嫩枝拖在洞口的特点,每日清晨掘洞捕杀或用鲜叶进行人工诱捕。
乌桕毒蛾
幼虫为害叶、嫩枝和果皮。1年发生2代,第一代幼虫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害,第二代幼虫9-11月及次年4-5月为害。
防止方法:冬季毒杀或用柴油浸棉花团缚于钢筋上,点火烧杀群集在丝网里的幼虫;夏天幼虫在树下避暑时可用90%敌百虫1000倍稀释液或用25%亚胺硫酸乳剂1500倍稀释液喷杀;成虫盛发期以灯光诱杀;喷晒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
乌桕的意思
乌桕(学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乌桕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红壤、黄壤、黄褐色土、紫色土、棕壤等土类,从沙到粘不同质地的土壤,以及酸性、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均能生长,是抗盐性强的乔木树种之一。乌桕要求有较高的土壤湿度,且能耐短期积水。
扩展资料
所谓北枫南桕,意指北方有枫叶、南方有乌桕,也就是说北方地区秋季观赏红叶主要看枫叶,南方地区秋季观赏红叶主要看乌桕。我国地大物博,气候变化温差明显,枫叶和乌桕分布北南、各司其职,两者同为彩叶树种又是乡土树种,在萧瑟深秋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枫叶类,包括红枫、青枫、元宝枫、三角枫、鸡爪槭等槭树科槭属植物,很受欢迎。此外,其他干细胞美容抗衰靠谱吗彩叶树种,像漆树科的黄栌、无患子科的无患子等,也比较常见。
乌桕类,包括乌桕、红乌桕、山乌桕等大戟科乌桕属植物,无论山上山下都能遇见,是当之无愧的彩叶树种大家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