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冠十万个为什么 > 正文

新冠十万个为什么

全球新冠最新变异病毒(全球到2021年新冠病毒变异种类)

max2023-03-05新冠十万个为什么57

本文目录一览:

新冠变异病毒有哪些?

自从2019年新冠肺炎爆发以来,经过了三年的时间疫情感染源一直在处于不断的变异当中,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各地已经出现了6种不同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分别是免疫细胞的产生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株。

阿尔法新冠病毒变异株最早在英国发现,比原始新冠病毒毒株传染性以及毒性更强,危险性较高。

贝塔新冠病毒变异株与原始毒株相比可造成人体3~5倍的损伤,对人体极其危险,且具有免疫逃逸特性,可逃避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

伽马变异株传播能力较强,但其毒力没有明显增强现象。

德尔塔变异株最早在印度发现,以潜伏期短、传播能力强为主要特点,且感染者易发展为危重症。

奥密克戎是最新病毒变异株,于南非首次发现,该病毒具有疫苗抗性,传染性更强,2~3天即可传播一代,但造成重症病例比例相对较小。近日,据了解新冠病毒又发生了再一次的变异,9月24日徐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通告,在江苏徐州市发现了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三例,目前已经将这三例感染者全部转进至了定点隔离医学医学管理。此次新增的感染者均是22日从省外返回徐州的感染者关联人员,其中有两名就是从集中隔离密接人群中发现的,一例是在重点核酸检查中发现的,通过基因测序徐州市本轮疫情,首例感染者病毒是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

那么对于此次这个感染毒株有何危害呢?

BA.5是目前传播力最强毒株,BA.5已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检测到的全球主要流行株,该流行株的主要特点是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此外,BA.5存在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BA.5变异株仍然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传播方式仍然是以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最重要的防控手段还是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因此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接种新冠疫苗等方式,依然是十分有效而重要的防护手段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有哪些最新消息

具体如下:

1、新冠新型变异毒株"埃塔Eta"已在至少8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据哈卫星网最新报道,哈萨克斯坦境内4个地区近期出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埃塔”。哈卫生部对此表示,该变异毒株可能具有较高传染力,感染者会出现高烧、咳嗽、丧失嗅觉味觉等症状。

2、新冠最新变种R.1感染超37国在美国47个州发现了一种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它的名字叫做:R.1变异毒株。它可以绕过完全接种疫苗的抗体保护。

3、新冠病毒在南非出现了另一种变体C.1.2变异毒株在上个月月底,据南非媒体报道,南非出现一种名为C.1.2的多重突变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这个变异毒株的突变率几乎是德尔塔等变异株的两倍。这意味着C.1.2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变异毒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新冠现在有几种毒株

截至目前,新冠共有5种新冠变异株被WHO列为关切变异株,分别为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

新冠病毒是指新型冠状病毒,从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全球已有约4000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但并非每个毒株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风险,与其他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也会发生变异,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使得病毒传染性和毒性增强。

各种毒株具体介绍如下:

1、阿尔法(Alph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0年9月的英国,其特点是感染时间比前代更加持久,传散度更广,为2021年上半年主流变异毒株。

2、贝塔(Bet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0年12月的南非,该毒株杀伤力强,传播速度快,具有降低抗体中和能力,使得疫苗的保护力大大减弱。

3、伽玛(Gamm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1年1月的巴西,该毒株传播速度快,杀伤能力强,药物抗性高,感染该毒株后,患者二次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4、德尔塔(Delt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1年3月的英国,该毒株传播力强、感染潜伏期短、致病性强、发病进程快。其主要变异点被认为可以逃避人体免疫攻击,同时也会让疫苗保护力下降,病毒传播能力增加,其感染传播力比原病株高100%-220%。

并对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产生抗性,该特性使得德尔塔变异株在2021年7月后成为第一强势病毒株。

5、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1年11月的博茨瓦纳,截至2022年1月份,奥密克戎的全球占比已经超过了全球的70%,传染能力可以是德尔塔变体无法企及的新高度,已取代德尔塔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支气管的速度达到了德尔塔的70倍,逃逸能力也远超贝塔,据有关研究估计,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可能比原始毒株高500%,是迄今为止发现突变最多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新冠毒株最新变异代数

新冠病毒变异的名字和顺序

1.阿尔法

2020年9月份开始,新冠病毒变异,首次发现地点位于英国,命名为“阿尔法”。该病毒具有攻击免疫的特点,传染性很强。

2.贝塔

贝塔发现时间是在2020年5月,最早发现时出现在南非,被命名为“贝塔”,该病毒有着规避监管疫苗的特性,会降低新冠疫苗的防护能力。

3.伽玛

伽玛病毒最早出现在2020年11月,首次发现国家位于巴西,该病毒特点是传染力比原始毒株高出两倍。

4.德尔塔

2020年10月德尔塔变异病毒在印度被发现,该病毒特点是所有变异毒株当中传染性最高的,相比阿尔法病毒而言,传染性高出两倍。

5.奥密克戎

2021年11月发现于南非,该病毒传播速度快、强,但潜伏期短,一般为2-4天,最多8天。毒性相比之前的所有变异毒株而言,毒性最低,致病率下降。

新冠全球感染最新毒株是什么

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世娥,为大家解析XBB.1.5毒株。

XBB是什么?

XBB是新冠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个变异株BJ.1和BM.1.1.1的重组毒株,于去年8月在印度被首次发现,已在一些欧美国家成为优势毒株。XBB衍生的子分支XBB.1.5相比XBB其他亚分支,其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

XBB.1.5的国际流行情况

XBB.1.5自11月以来在美国新冠感染占比逐渐增加,12月30日占比已经达到40.5%,可能取代BQ.1.1和BQ.1成为美国的优势流行毒株。截止2023年1月2日,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已检测出XBB.1.5。

XBB.1.5在国内存在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4日发布信息显示,现阶段我国流行的毒株仍以BA.5.2和BF.7为绝对优势毒株。2022年10月至12月本土共报告发现XBB病例16例(全部为XBB.1进化分支),本土病例暂未监测到XBB.1.5本土病例。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10月至12月,在输入病例中检出XBB病例199例,包括9个亚分支,其中4例为XBB.1.5输入病例。

XBB.1.5毒株的致病力

BQ.1和XBB的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也没有增加。

XBB.1.5是否会导致腹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作为新冠病毒结合细胞的主要受体,除在肺部表达外,在肠道的含量也较高,因此,新冠病毒各个变异株,包括XBB系列变异株,都会感染肠道黏膜细胞,但由于个体差异,是否出现肠道临床症状和个体差异有关。目前没有发现XBB毒株比其他毒株更容易导致严重的腹泻或肠道其他临床症状。

XBB.1.5是否会引发新冠病毒第二轮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4日发布信息显示,个体在感染BA.5.2或BF.7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在短期内(3个月)会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预期对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包括XBB)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我国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包括XBB.1.5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低。有报道XBB.1.5可能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但美国CDC的监测数据证实,近几周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增加期间,新冠感染者报告数、住院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并未出现显著增高。

如何防护XBB.1.5毒株

和预防其他奥密克戎亚型病毒感染一样,还是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适量储备家庭常用药。重点保护高龄老年人和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时应规范佩戴口罩。公众既不要恐慌,也不要轻视,保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人群3至6个月内感染新冠病毒的再感染几率很低。

2021年11月什么等国报告的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出现

2021年11月29日报道,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27日和28日陆续报告感染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确诊病例。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2021年11月24日,南非向世卫组织报告了新冠病毒的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奥密克戎的出现改写了全球疫情的发展轨迹,2021年11月29日报道,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27日和28日陆续报告感染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确诊病例。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