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知识 > 正文

养生知识

鸦胆子(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

max2023-03-06养生知识665

本文目录一览:

鸦胆子是什么?

鸦胆子(学名:Brucea javanica (Linn.) Merr.)是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色柔毛。叶长20-40厘米,有小叶3-15;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鸦胆子有哪些特征?

(陈伟平)

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别名老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胆子等。为苦木科常绿大灌木。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以果实、叶入药,化学成分主要含鸦胆子素A、B、C、D、E、F、G、鸦胆子甙A、B、鸦胆子内酯、鸦胆子苦醇、鸦胆亭、鸦胆亭醇、鸦胆他贞美再生活细胞多久见效林等。味苦,性寒,有小毒。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痢的功能。治阿米巴痢疾、早期血吸虫、菌痢、疟疾,外用治鸡眼、皮疣。

一、形态特征

株高1—3m,全株被黄色柔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0—30cm,小叶对生,5—11片,小叶片长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cm,边缘有粗锯齿。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花单性,稀两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花序长4—8cm,雌花序长4—18cm。花小,红黄色;雄花萼片4,披针形,被绒毛,有腺体;花瓣4,比萼片长,被疏绒毛及腺体;雄蕊4;花盘4裂;雌花萼片4,三角形,花瓣4,长圆状披针形,均被绒毛及腺体;两性花雄蕊几无花丝,通常具4枚离生心皮。子房由4心皮组成,大部离生,花柱下弯,柱头长尖形。核果长卵形。长0.6—1cm,熟时紫黑色。种子一枚(图15—56)。

图15—56 鸦胆子形态图

1.果枝 2.雄花 3.雌蕊

二、生物学特性

(一)种子发芽特性

鸦胆子种壳较硬且厚。采用露天湿沙催芽,能使种子早出芽,出芽整齐。在室内恒温下催芽,则极少出芽。在苗床保持有适当湿度情况下,经一年多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又可继续出芽。经试验,用湿沙贮藏一年,尚有14.7%的发芽率;若用干沙贮藏半年,即完全丧失发芽力。在平均温度26.3—29.9℃时,播后14—15天便出苗。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鸦胆子喜温暖、耐旱、耐瘠薄。多生长于丘陵草坡、灌木丛中及林前屋后、路旁向阳处。3—8月开花,4—12月果实成熟。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可用种子和分株繁殖,但以种子繁殖为主。采收黑色成熟果实,洗净果肉阴干备用。若不及时播种,需将种子与湿沙相混贮藏。选近水源的地,整地作成苗床。按行距20cm开沟条播,种子间距离10cm,播后盖土1—2cm,畦面盖草,经常保持土壤潮湿。出苗后应及时除草,以免影响幼苗生长。苗高25—30cm,便可定植。

(二)选地整地

选向阳排水良好的丘陵、坡地、房前屋后零散土地,砍除灌木烧毁作肥,然后耕翻土地,捡净杂草备栽。

(三)定植

栽植时,按株行距1×1.5m挖穴,穴深、宽各为25cm和30cm。雨季初,选阴天或小雨天气定植,每穴栽苗一株,将土压实,并浇定根水,以提高幼苗成活率。

(四)间作

鸦胆子可与槟榔间作,作为槟榔幼龄期荫蔽树。槟榔长大后,因槟榔单杆往上长,叶丛高,不会使鸦胆子造成荫蔽。可作为槟榔后期的间作物。为充分利用土地,定植后第一、二年,行间亦可间作黄豆、花生、甘薯等短期作物。

(五)田间管理

鸦胆子管理较粗放。每年除草2次,于4—5月、10—11月各一次。雨季除草时,将杂草清除出园外,烧毁或堆沤作肥;旱季除草,将杂草覆盖根际,待腐烂后又可作肥料。

四、采收与加工

鸦胆子于7—12月陆续成熟,果皮变黑紫色时即可采收。要及时分批采收,过时不采,则果实掉落,造成损失。采收的果实经晒干,除去枝、叶即为商品鸦胆子。

鸦胆子有什么作用?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蚀疣。

鸦胆子是什么东西

鸦胆子,别名老鸦胆、苦参子、鸦蛋子,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色柔毛。小叶3-15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有粗齿,两面被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长4-8毫米。雄花序长15-25(-40)厘米,雌花序长约雄花序一半。花暗紫色,径1.5-2毫米;雄花花梗长约3毫米;萼片被微柔毛;花瓣被疏柔毛或近无毛,长1-2毫米。雌花花梗长约2.5毫米,雄蕊退化。核果1-4,分离,长卵形,长6-8毫米,径4-6毫米,熟时灰黑色,干后有不规则多角形网纹,外壳硬骨质而脆。种仁富含油脂,味极苦。花期夏季,果期8-10月。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北部也有分布。

更多关于鸦胆子是什么东西,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