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制出来了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制出来了吗)
本文目录一览:
大疫持续三年,研发出特效药了吗?钟南山院士说出了残酷真相,有特效药吗?
疫情三年,新冠药物已经面市,特效药物还没有面市。
一. 没有一个药能够被证实对新冠肺炎有预防作用。
没有一个药能够被证实对新冠肺炎有预防作用,说这番话的抗衰是怎么形成的正是钟南山院士。这句话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在抗疫过程中,我们需要继续推进新冠疫苗的多能干细胞有哪些研发和新冠药物的研发,新冠疫苗是我们预防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新冠药物是我们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
二. 疫情三年,我国已经有新冠药物面市。
首个面市的国内新冠药物口服药是阿兹夫定片,据有关信息,该药物是由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作为发明人,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按照各地医保挂网价格,阿兹夫定片定价每瓶270元,每瓶35片,每片1mg。
三. 为什么说新冠特效药还在研发之中?
1.阿兹夫定片对新冠肺炎有效,但不是特效。
阿兹夫定片首先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2013年进入了临床实验,2020年3月被发现可以抗新冠病毒,随后,获批开展了抗新冠病毒的三期临床实验。
2.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发生变异。
从阿尔法、贝塔、伽马,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已经发生过多次变异,我们知道,病毒变异之后,对新冠疫苗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相应的,也会给特效新冠药物的研发带来的困难。
3. 是不是特效药,需要经过深入的临床实验来证实。
我国有十余款新冠药物处在研发之中,但是,就各种研发中的药物来说,或者属于老药新用,比如阿兹夫定片,或者属于抑制剂,或者属于仿制药。各种药物的效果如何,都需要深入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结论:特效新冠药物的面市还需要时间,但是,要战胜新冠疫情,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我们需要通过科学防控、科学预防、科学治疗等不同的手段。
国产新冠治疗药物取得新进展
2021年12月,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了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家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2022年7月,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了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肺炎治疗药物。
此前,在湖北武汉抗疫斗争中,有关院士、专家带领团队科研人员,针对前期没有特效药可用的状况,以救治需求为导向,筛选出中药“三药三方”等一批药物,为新冠肺炎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介绍,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一时间组织了药物研发攻关,在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抗体的筛选、临床试验资源统筹和快速审评审批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基于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积累的药物筛选、疫苗研发、临床评价等平台和团队,很快推动了中和抗体、化学药物和中药等成功上市。
据了解,我国当前还有多个新冠治疗药物正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部分药物已在国内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冠治疗药物研发主要围绕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3条技术路线开展,我国在这些技术路线上均有部署。
由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组成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药物研发专班,自2020年2月16日设立以来,组织全国优秀专家团队,全力推进有效药物和治疗技术研发工作。
首个国产抗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它是被谁发明的?
首个国产抗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它是被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发明的。
一、首个国产抗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
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经特殊审批程序,经紧急审评审批后,河南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阿兹夫定片新增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适应症完成注册。
国产抗新冠口服药是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主持研制的第一款新型抗新冠肺炎小分子口服药,在国内、国际三期临床试验结束后,获得了批准。
二、常俊标教授
常俊标,一九六三年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方向为化学合成及新药创新的研究与开发。
年轻时,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学习,其后成为了郑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了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期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其后历任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化学研究所所长兼河南省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后成为了新乡医学院副院长 。
2006年后成为了郑州大学副校长,又转认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
三、常俊标科研成果
常俊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课题8项,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11项,省优秀人才专项一项,青年科技奖一项。
获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国家发明专利6项,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7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包括《Nature》2篇,《Science》1篇,《Chem.Rev.》1篇。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