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知识 > 正文

养生知识

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视频)

max2023-03-15养生知识65

本文目录一览: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很多人知道我们的身上是有着很多穴位的,按摩穴位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足三里是人体治病的要穴之一,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是个经常用到的穴位。那么简单取准确呢?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1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它的简易取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一、找到外膝眼,外膝眼在膝关节的外侧,也就是在髌韧带外侧,用拇指去按压,这时会见到一个比较软的凹陷,是可以按进去的,这个部位叫做外膝眼。

二、找到外膝眼以后向下量三寸,这个三寸可以用同身寸,就是用手指去量,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后,把上缘,也就是食指的上缘放在刚才找到外膝眼的位置上面,向下量,这四个手指头并拢在一起的宽度就是三寸。

三、找到三寸的下缘,然后再找到腿上的胫骨,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迎面骨,腿前面隆起骨棱子的位置,找到最高点,从最高点向外量一寸,也就是一个大拇指的宽度,跟刚才向下量三寸的一条线相交,交点就是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2

足三里穴的名词解释

足三里穴,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三里、下陵。《圣济总录》名足三里。

别名鬼邪、下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土)穴。

“足三里穴”:“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奥伽外泌体;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足三里穴的.功效与作用

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各种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调和气血、美化肌肤。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长按足三里,能调节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上午7—9点,胃经最旺时,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身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晚上9—11点脾经最旺时按摩此穴,脾主运化,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能量,运输给各个脏器,从而达到进补的作用。

足三里疗法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腹胀腹痛、脚气、下肢不遂等。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中风、脚气、水肿、消化不良。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刮拭足三里穴,以潮红发热即可,可以治疗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

足三里穴的按摩手法

端坐凳上,四指并拢,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按掐活动,一掐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端坐凳上,四指屈曲,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压,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连做1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将拇指指端按放足三里穴处,力集中于指端,尽力按压,然后推拨该处筋肉,连做7次。两侧交替进行。

正身端坐,一腿前伸,两手张掌,搓擦腿部,自上而下,搓擦至遍,两腿各搓擦1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在该穴处按摩,有着调节胃肠功能、补肾强筋、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作用,对各种常见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就是足三里穴。可采取按压的方式按摩1分钟,然后按摩滑肉门穴3分钟。

按摩足三里注意事项

按摩要有一定的力度,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的同时可以配合艾灸,点燃艾条熏灼足三里穴,每日1次。

足三里怎么简单取准确3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指,足三里是人体的一个保健要穴。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下肢疼痛,脾胃系统疾病以及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健脾益气,调理脾胃,延年益寿。

按摩时可以用拇指的指腹进行一按一放有节奏的点按,每次点按3-5min,或者用按揉法,也就是用拇指指腹的桡侧缘按在足三里上,然后做均匀的旋转运动,按揉时应注意节律一致,用力适中,一般按揉3-5min。预防保健可以隔日1次或每周2-3次。局部有皮损溃疡,不宜做按摩。

长期按摩按摩足三里穴还可以收获到这些好处:

1、补中益气

这是按摩该穴位的主要功效之一,足三里穴是土经土穴,可帮助调整脾胃,而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老话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其理亦在此。

2、止泻功效

如果你属于脾胃虚弱或虚寒引起的腹泻,那么,你就可以试试刺激足三里穴,止泻效果明显;但如果是因痢疾或湿热引起的腹泻,单独按摩该穴位效果不理想,需配合其它穴位。

3、促进食欲

该穴位还是胃经合穴,所以按摩它,还可以帮助治疗胃病及胃经诸病,尤能调畅胃气,从而改善饮食不节、食欲不振等症状。

4、安神止痛

该穴位所在的足阳明胃经可治疗神志病,所以按摩它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神镇静的效果。此外,按摩足三里穴该可以帮助缓解气滞、气虚、血虚、积食、胃虚以及脾虚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腹痛的症状。

可见,按摩足三里穴,可帮助我们解决多种健康问题。但是它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找准了位置,掌握了正确的按摩方法,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那么,在家想要按摩足三里穴,应该如何取穴呢?

如何找到足三里这个位置

如何找到足三里这个位置

如何找到足三里这个位置,我们身体不同的部位有着很多的穴位,按摩穴位对身体有很多好处,穴位的不同作用也不一样,足三里是人体治病的要穴之一,位于外膝眼下3寸,那么如何找到足三里这个位置呢?

如何找到足三里这个位置1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找足三里的方法,比如正坐在椅子上,脚掌放平,呈90°,用自己的虎口围住膝盖,也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

然后食指放于膝下小腿正前方,四指并拢,中指指着的位置如果在按压后有酸软感,进而可以表明此部位是足三里。

如果没有找到,还可以尝试使用几何方法画出足三里的位置,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在膝盖骨的下面,可以摸到一个凸块,为胫骨外侧髁。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个凸块,为腓骨小头。这两个凸块画一个连线,以此线为底边向下做一个正三角形,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一定的补益气血、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的作用。临床上还提出,利用针灸方法针刺足三里穴,可以增强消化系统活力,从而增进食欲。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活性,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足三里穴的功效与作用

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各种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调和气血、美化肌肤。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长按足三里,能调节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上午7—9点,胃经最旺时,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身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晚上9—11点脾经最旺时按摩此穴,脾主运化,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能量,运输给各个脏器,从而达到进补的作用。

如何找到足三里这个位置2

相信对于穴位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足三里,它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按摩人体的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通畅经络以及缓解疲劳等。要想通过按摩足三里穴位而起到以上功效,除了长期的坚持,找准足三里的位置也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足三里是身体中很重要的穴位,经常的中医理疗这个穴位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好处。可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寻找足三里这个穴位。那么,足三里穴的位置怎么找呢?接下来,我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下怎样找足三里穴位,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看看吧!

及时了解三伏贴贴足三里的具体位置和养生手法,可以有助于我们对身体的恢复

以下是足三里穴的位置的找法:

通过小腿内侧找:主要方法是通过小腿内侧沿着腓骨往上走,走完平躺的路会收到阻力,再用大拇指往下推,当感觉到推不动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凹陷进去的小窝,这个小窝就是中医所说的足三里穴。

从膝盖外侧入手:主要方法是通过从膝盖骨开始往外侧找,可以摸到外侧下方凹陷,往下走约4指宽处,有个坑,从外膝眼开始,往下,四个指。胫骨的前边一个指头宽,然后四个指头在外膝眼的下面,这个位置就是准确的足三里穴。

从膝盖顶部入手:主要方法是通过打开左手掌心面向膝盖顶部,五指朝下,对准膝盖处髌骨的上边,顺势搭下去。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换右手用同样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足三里穴的位置怎么找”的具体内容,相信大家对足三里穴的位置怎么找都有所了解了。有做过中医理疗的朋友,对于足三里这个穴位肯定不会陌生,它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对治疗很多慢性病症都很有帮助。

因此,人们一定要及时了解三伏贴贴足三里的具体位置和养生手法,才能更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如何找到足三里这个位置3

按足三里的忌讳

1.忌找穴禁止

按摩足三里一定要选准穴位,足三里坐落于小腿前两侧,犊鼻穴下3寸,距踝关节前嵴一横指(中拇指)处。按上来会出现轻度酸软的觉得,也有酸胀感,并且轻按穴位所属的部位,很有可能觉得到有一个小小凹坑。

2.忌用力过大

按摩足三里应该是用令人感觉略微酸疼、可是还是能够 接纳的幅度为宜,太用力得话很有可能会造成 部分积血,不但起不上功效,还会继续加剧身体的痛楚。

3.忌按摩太久

按摩足三里的时间也不适合太长,一般提议一个穴位数最多按摩5-十分钟,一天按摩1-2次就可以。长期按摩足三里,非常容易造成 部分全身肌肉和肌肤遭受刺激性,刺激性时间太长非常容易出现部分痛疼、积血的状况。

4.穴位周边带伤忌按

足三里坐落于脚部,这一位置非常容易负伤,因而,假如足三里周边带伤得话则不适合开展按摩,以防牵涉到伤处,加剧痛苦。

哪些人不可以按足三里

一般除开小腿带伤的群体,大部分人全是能够 按摩足三里的。

足三里坐落于小腿两侧,按摩足三里的情况下,会触碰而且刺激性到小腿的肌肤、全身肌肉和人体骨骼,因而假如小腿部位有出现骨裂、肌肤损伤、韧带拉伤等一切一种伤情,都不适合对足三里开展按摩,以防伤处遭受刺激性后加剧伤势。

按摩足三里的最佳时间

按摩足三里的最佳时间是早上九点钟上下。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关键穴位之一,从十二经络的子午流注时间计算出来,脾经的走形时间在早上的九点钟上下,在这里时间范围按摩足三里,有利于脾经的充足。

但在生活起居中,按摩足三里,不一定要依照脾经的走形时间按摩,要是有时间、地址便捷,随时随地都能够按摩足三里的。

按摩足三里的作用与功效

1.按摩足三里能延缓衰老,增强体质,对各种各样老年疾病都是有非常好的防效。

2.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护肤,按摩此穴能够 调合血气、清理皮肤。足三里属肝胆经,是医治肠胃的穴位,肠胃好身体才可以身心健康。

3.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健壮身体的大穴,具备健脾和胃的作用。

4.长按足三里,能调整身体免疫能力,增加抵抗力,具有保健养生的实际效果。

足三里的位置在哪?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取穴方法】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是大部分的人都哟听过的一个穴位,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常按足三里也有很多好处,以下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1

足三里是中医概念所指的一处重要穴位,位于足阳明胃经,左右腿各一个。足三里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三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取穴的时候,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胫骨外侧边缘向旁量1横指(中指),就是足三里穴。

1、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的前外侧,胫骨与腓骨之间,犊鼻穴下方三寸的位置。犊鼻穴也就是外膝眼的中心处。如果要找到足三里,就要知道外膝眼的位置。顺着自己膝盖前正中线往下摸,可以摸到髌韧带,髌韧带的两侧有两个凹陷的地方,内侧的凹陷叫做内膝眼,外侧的凹陷就叫做外膝眼。

2、取穴方法

(1)找到外膝眼后,用自己的手掌往下量四横指,胫骨外侧边沿就是足三里穴,按压有酸胀感。所谓四横指就是除掉大拇指外,用其它四指并拢。然后进行测量,即为同身寸的三寸。

(2)取坐位,膝关节呈90度,用手掌心按住同侧的膝盖顶部,五指自然朝下。定好中指指尖的位置,往外侧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3)取站位,腿要绷直,弯腰,用同侧手的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除了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头垂直向下,中指指尖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

3、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等功效,常用于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肠虚弱、腹泻、便秘、急慢性胃肠炎、肥胖等问题。由于足三里有出色的养生功效,民间素有“每天按摩足三里,胜吃一只老母鸡”的说法。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2

足三里简介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穴是保健大穴,已经深入人心!今天上午门诊来一奶奶89岁,精神不错,步履稳健,只是诉牙疼。

张嘴一看,满口牙齿,整整齐齐!

满屋病人及家属均在唏嘘老奶奶身子骨硬朗。

扎针止痛后,都禁不住向老奶奶取健康经!

“30多年前,我50几岁,闹胃病,村里有个老教师帮我扎了足三里穴,从那以后,我按照老师说的`,自己采艾叶,卷成艾条,每天灸足三里,后来我胃病没了。

可是,灸足三里已经成习惯了。

现在孩子孝顺,我也不用自己采艾叶了,孩子们每年给买现成的艾条,我每天坚持灸足三里,浑身有劲儿,基本没闹过毛病,没给孩子找过麻烦!”

下面我们来揭开足三里的神秘面纱!

足三里又名,下陵穴,胃管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

一、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

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

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通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足三里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

二、下陵。

下,下部。

陵,土丘也。

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

沉积后堆积如土丘。

三、胃管。

胃,土也。

管,管道也。

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四、胃经合穴。

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只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脾属土,故本穴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因为足阳明经多气多血,足三里穴又是胃经的合穴,所以他皮肤衰老对比的功能强大,治疗范围广泛。

消化系统疾病,恶心呕吐、呃逆反酸、腹痛拉肚、便秘调理都是他的强项;神经系统疾病,“治萎独取阳明”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的调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相关疾病、脊髓损伤等都会得到更多气血的濡养,以促功能恢复;更年期的调理,膝关节病,下肢疼痛、麻木等等都有可喜疗效;

而且足三里穴保健、强壮功能强大,羡慕开头的奶奶,那就一起做起来。

灸足三里,走起!

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能有些够治疗胃部的疾病的作用,腹胀、腹痛通过艾灸足三里都可以得到缓解。建议患者应当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同时还是要注意适当的多锻炼一下身体。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3

常按足三里比吃老母鸡还管用

补肾固元穴:关元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养护心脏穴: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清热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

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

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舒筋活络穴:阳陵泉

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全能”穴:足三里

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白领和亚健康人群,每天按压足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

滋阴养颜穴:三阴交

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从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

安神健体穴:涌泉

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神经衰弱的人,可将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天气转暖后,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涌泉穴。

平常按揉穴位可以治疗和缓解疾病,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包治百病。除了局部按揉外,还要调整全身的状况。值得注意的是,穴位按揉虽然简单有效,也并不是人人适合,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意尝试。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