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按摩脚底(怎样按摩脚底视频教程)
本文目录一览:
- 1、初学足部按摩手法
- 2、如何健康脚底按摩
- 3、脚部按摩手法有哪些?
- 4、怎么按摩脚
- 5、教你YLL抗衰除皱真的吗如何用脚底养生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人体的血液外泌体糖尿病五脏六腑在脚下都有相应的投影,经常按摩,可以缓解疲惫,让身心变得愉悦,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下面分享初学足部按摩手法。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1
单食指扣拳法
单食指扣拳法是女头顶脱发怎么办指施术者一手扶持受术者的足,另一手半握拳,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间关节屈曲,以食指中节近第1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背侧为施力点,作定点顶压。此法适用于肾上腺、肾、小脑和脑干、大脑、心、脾、胃、胰、小肠、大肠、生殖腺等足底反射区。
双指钳法
要领:操作者的无名指、小指第1、2指关节各屈曲90度紧扣于掌心,中指微屈后插入到被按摩足趾与另一足趾之间作为衬托,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90度,第2指关节的尺侧面(靠小指侧) 放在要准备按摩的反射区上,拇指指腹紧按在食指第2指关节的桡侧面上,借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按压食指第2指关节刺激反射区。
发力点:靠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带动食指对反射区发力。中指不发力只辅助衬托作用。
适用范围:颈推反射区、甲状旁腺反射区。
拇指腹按压法
拇指按压法是指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进行按压。此法适用于内肋骨、外肋骨、气管、腹股沟等反射区。
单食指钩掌法
要领:操作者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关节屈曲90度紧扣于掌心,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第2指关节屈曲45度,食指末节指腹指向掌心,拇指指关节微屈,虎口开大,形成与食指对持的架式,形似一镰刀状。
发力点: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90度后顶点的桡侧(靠拇指侧) 或食指末节指腹的桡侧或食指第2指关节屈曲45度后的顶点。
适用范围:足底反射区、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
拇指推掌法
要领:操作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关节微屈,拇指指腹与其它4指对掌,虎口开大。
发力点:拇指指腹的桡侧。
足部按摩步骤
1、含苞未放: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
2、金鱼摆尾: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
3、隔墙有耳: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
4、仙鹤展翅:双手在脚背处上下搓热整个脚部,起到循环血液的作用。
5、细水长流: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6、蜻蜓点水:轻刮大脚趾,能够改善头痛头晕,有助睡眠。
7、火烧连营:中指、食指关节按压脚底穴位,能够缓解胸闷症状。
8、仙人指路:食指轻刮脚趾,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9、重于泰山: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10、排山倒海:双手交错按压脚背与脚心。
11、足部按摩: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12、大功告成:双手轻捏脚背穴位,能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2
拇指法
拇指法是最柔软、最灵活、最有力的按摩手法,曲屈可达90度。
1、压法
以拇指顶端接触足部皮肤向前方按压,按压时每一关节屈曲,尽量达到900,然后有节律地一伸一展,一压一放地操作:其余四指合握足部另一侧。压法是点压穴位的基本手法,适用于肾、肾上腺、胃及十二指肠、肝等反射区:
2、揉法
拇指指腹前半部接触足部反射区、 、9左至右傲半圆形的压揉动作,其余四指合握足都另一侧:揉法针对较大的.反射区,如腹腔神经丛、肺、结肠等穴区:
3、搓法
以拇指指腹的上半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地搓压,其余四指合握足部另一侧。搓法主要适用于几个相距较近可连成一条线的穴区,如肾穴到膀胱、升结肠弼降结砀、脊椎等反射区:另外,双拇指搓法相同。
4、推法
以拇指指腹上半部直线推动的方法,其余四指合握足部,可适用于头部反射区,如推头部、推鼻子等穴区。另外,双拇指推法相同,如推气管反射区。
5、切法
以拇指指端用力,切压足部各区,切中可带推运手法,拇指第一关节曲屈好,主要用于五趾缝的切压。
6、双拇指扣掌法
以拇指重叠指腹处为着力点,其余四指合握足对侧。主要适用于皮肤角质层较厚者,如生殖腺反射区。
7、掌加压法
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其余四指为支点,另一手掌施加压力,以辅助拇指压力的不足,如指压尿道反射区。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3
单无名指扣拳术
单无名指扣拳术就是指施术者一手帮扶受术者的足,另一手半握紧拳头,中拇指、右手无名指、小拇指的第1、2指间关节曲屈,以无名指中节近第1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骨间为施力点,作指定顶压。此方法适用肾上腺素、肾、丘脑和脊髓、人的大脑、心、脾、胃、胰、结肠、肠子、前列腺的位置等足底反射区。
手势操作钳法
要点:作业者的右手无名指、小拇指第1、2手关节各曲屈90度围绕于手心,中拇指微屈后插入到被推拿脚趾与另一脚趾中间做为烘托,无名指第1手关节曲屈90度,第2手关节的尺侧边(靠小拇指侧) 放到要提前准备推拿的脚底反射区上,大拇指指肚紧按在无名指第2手关节的桡侧表面,借大拇指手关节的伸屈姿势轻按无名指第2手关节刺激性脚底反射区。
着力点:靠大拇指手关节的伸屈姿势推动无名指对脚底反射区使力。中拇指不使力只辅助烘托功效。
应用领域:颈推脚底反射区、甲状腺脚底反射区。
大拇指腹轻按法
大拇指轻按法就是指以大拇指指肚为发力点开展轻按。此方法适用内肋巴骨、外肋巴骨、支气管、腹股等脚底反射区。
单无名指钩掌法
要点:作业者的中拇指、右手无名指、小拇指的第1、2手关节曲屈90度围绕于手心,无名指第1手关节曲屈,第2手关节曲屈45度,无名指末节指肚偏向手心,大拇指手关节微屈,手掌放大,产生与无名指对持的平台式,形近一镰刀状。
着力点:无名指第1手关节曲屈90度后端点的桡侧(靠大拇指侧) 或无名指末节指肚的桡侧或无名指第2手关节曲屈45度后的端点。
应用领域:足底反射区、足里侧脚底反射区、足两侧脚底反射区。
大拇指推掌法
要点:作业者的无名指、中拇指、右手无名指、小拇指的第1、2手关节微屈,大拇指指肚与其他4对于掌,手掌放大。
着力点:大拇指指肚的桡侧。
足底按摩流程
1、含苞未放:把脚擦拭,以后擦抹润肤油。
2、锦鲤摆尾:两手横着敲打两脚两侧,具有释放压力小腿肚肌肉的作用。
3、隔墙有耳:两手握紧一只脚,向内稍用劲挤压成型。
4、丹顶鹤展翅欲飞:两手在脚面处左右搓热全部足部,具有循环系统血液的功效。
5、相濡与沫:点住脚底推压,有利于人体代谢废弃物。
6、浅尝辄止:轻刮大脚趾,可以改进头疼头晕,促进睡眠。
7、火烧连营:中拇指、无名指骨节轻按脚底穴位,可以缓解胸闷病症。
8、仙人指路:无名指轻刮脚指头,做到舒筋活络的功效。
9、重如泰山:两手轻轻地挤压成型脚侧,能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
10、汹涌澎湃:两手交叠按压脚背与脚底。
11、足底按摩:两手轻轻地挤压成型脚侧,能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
12、大获全胜:两手轻捏脚背穴位,能减轻头疼头晕等病症。
如何健康脚底按摩
正确的做脚底按摩,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健康,更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今天我就来教大家一些方法。
01
按摩脚底的方法很多,可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由脚心向脚趾方向做按摩,每次100~200次,以按摩部位发热为度,两脚轮流进行;还可用手掌反复搓脚心l5分钟。如果时间充裕,再加上以下的按摩:左手按住右脚脚心,前后活动脚踝5次,换左脚;向外侧揉按并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向内侧揉按并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右膝弯曲,左手固定右脚掌,右手握脚跟,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右膝弯曲,右手拇指轻按膝盖里侧,左手握脚踝,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
02
浴足:足浴可通过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黏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一个健康的人用40℃-45℃的温水浸泡双足30-4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男性为13-18倍。可见,足浴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和改善。
03
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能显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区,使得血液循环畅通,排除积聚在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能够使得新陈代谢作用正常运作,最终达到治疗效果。对头晕、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04
高抬贵脚:拿捏大腿坐位,脚尖踮起,大腿后部肌肉松弛,用同侧手大把拿捏。可解除大腿疲劳和防治腿痛。每天将双脚跷起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液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
05
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条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06
扳足: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用双手扳足趾20—30次。搓脚时,双手掌搓热,然后用手掌搓脚心,各搓100次。此法能锻炼腰腿、增强脚力。
07
扭膝:两腿并拢,屈膝半蹲,两手扶膝,轻轻转动膝部,可以先从左至右转动,再从右至左转动,各自转动或交替转动10至15次。注意动作要轻而缓慢,不可过快、过猛。
08
甩腿:一手扶树或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后各甩20~30次。
09
脚底摩擦:
很多人总是说自己总是心里烦躁,睡不着,睁着眼睛一整晚。其实脚底离我们心脏远,当末梢的血液循环不顺畅的时候,双脚就会冰冷,这样很容易患有失眠症的。建议大家在失眠的时候,将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让脚部的血液循环顺畅,等等脚底感觉到温暖了,就可以入睡了。具体是仰卧在床上,将双脚举起,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
10
揉搓脚趾:
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只要在课间或睡觉前揉5分钟就行了由于计算能力是与小脑相关的,而小趾又是小脑的反射区,故而揉搓小趾还有助于增强计算能力。
11
敲击脚底:
每天在睡觉之前先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一天的疲劳。因为敲击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得内脏功能增强。正确的敲击方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力度只要稍微感觉疼痛就好了。可以采取盘坐的姿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建议每只脚分别敲100次左右。
12
双脚晃动: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失调的现象,出现诸如头痛食欲不振等亚健康征兆简单的脚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只要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改善,此法还可以使腿肚和膝盖内侧的肌肉得到伸展,彻底消除腿部疲劳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寝前实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13
赤脚行走:
此法的大优点是使脚掌心获得锻炼的机会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让5个脚趾不粘在一起,能够自由地分离和运动,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在家应该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14
按压脚根:
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形成驼背纠正这种姿势的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背部之所以弯曲,是由于支持内脏重量的脊椎两侧的肌肉变得衰弱只有刺激脊椎两侧的肌肉,才能使背部挺拔起来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刺激脚后跟可以纠正驼背的姿势方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15
踮脚登楼
日常生活中,踮脚登楼是一个能使人全身得到锻炼的好时机踮着脚尖登楼,有利于调节血压,使人精神饱满与在平地上行走相比,登楼的运动量更大,可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得到锻炼,腰部肌肉和腿部肌肉也得到增强,全身各项功能都有所改善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都尽可能踮着脚尖登楼,可使脚的前半部得到锻炼,与之相关联的内脏和大脑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踮脚登楼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当心因迈步不稳而摔倒。
脚部按摩手法有哪些?
按摩脚的手法
推法: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压揉法: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刮法: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双手食指关节用力刮36次,至有酸痛感为宜。
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按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怎么按摩脚
1、太溪穴在我们的脚内侧,脚踝后面和脚后跟筋腱之间有一个凹陷的地方,这是太溪穴,是我们原穴的源头,也是我们生命的原动力,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补养肾脏。我们最好每天晚上九点按摩,一次大概按三十下就可以。2、照海穴脚内侧,脚踝尖下面有一个凹陷的地方就是照海穴,这个穴位按摩可以缓解咽喉干燥,眼红以及睡不着觉的症状,按压时间大概五分钟到十分钟不能太长,按压的时候会感觉酸、麻、胀。3、内庭穴在我们的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的交叉的地方有一个穴位,叫做内庭穴。按摩内庭穴用拇指的指端按住然后稍微用力按压,感觉到酸胀最好,每边按摩一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能缓解手脚冰凉、体虚多汗以及牙疼等等。4、涌泉穴脚掌大概三分之一和脚边缘交叉的地方是涌泉穴,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具有很好的作用,还能缓解口气、焦躁以及眩晕的情况,我们把拇指放在穴位上,稍微用力的按揉二三十次,最好在早上或者晚上临睡前按摩。5、大敦穴如果感觉头脑不够清醒可以尝试按摩大敦穴,在我们的大拇趾外侧趾背上,按压的时候吸气然后等待七八分钟之后慢慢的吐气,每天睡觉之前重复十次作用,也可以每天早上起来按压,还能呢个缓解呕吐、腹泻以及腰痛等等请况。
教你如何用脚底养生
教你如何用脚底养生
脚称之为我们身体的“第二心脏”,可见其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脚是身体经脉和穴位都非常密集的地方,养生需养脚,脚部养生则重在养脚底,脚底分布大大小小60多个穴位,适当的按摩这些穴位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很大益处,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脚底养生呢?下面我推荐一些中医脚底按摩方法!
一、敲击脚底
每天晚上在临睡之前,我们可以适当的用拳头敲击脚底,能够帮助消除一天的疲劳,并且还可以刺激穴位,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我们的内脏功能,正确的敲击方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慢慢的向四周放射进行,稍有痛感即可,也可以盘腿坐,脚放在另一侧腿膝盖上,这样方便敲击,每只脚大约敲击100次左右即可!
二、双脚晃动
如果血液循环不畅通,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内脏失调,出现一系列的身体不适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脚部刺激,就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身体不适,具体做法: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只要持续5~6分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以锻炼腿部的肌肉,消除腿部疲劳。
三、赤脚行走
脚掌心是人体保持平衡的重要部位,在行走的时候尽可能的让脚心得到刺激,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赤脚行走最大的优点就是尽可能的让脚心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且赤脚行走会让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能够让步履更加轻盈,所以在家中不着凉的情况下,最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
四、脚底浴光
脚一般我们都将其塞在鞋袜当中,很少能够见到阳光,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脚底浴光也有很神奇的保健效果,因为太阳当中的紫外线对我们脚底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内脏器官功能,天气晴好时,每天可以在室外让阳光直接照射脚底20~30分钟,最好不要隔着玻璃,因为玻璃会阻挡大部分的紫外线!
五、脚底摩擦
现在人们生活压力比较大,精神比较紧张,经常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进行脚底摩擦,加快血液循环,让血液畅通,脚部感觉温暖,自然可以安然入睡,具体方法是仰卧在床上,举起双脚,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则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
六、揉搓脚趾
我们在进行脚底养生的时候,脚趾是非常容易忽略的地方,而经常的揉搓脚趾,可以达到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哦,我们都知道计算能力是通过小脑控制的,而小趾是小脑的反射区,经常的揉搓小趾则可以提高计算能力哦。具体方法: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只要在课间或睡觉前揉5分钟就行了。
七、按压脚根
脚跟也是很重要的养生部位,经常的颠脚跟对我们身体健康也大有益处,而经常的按压脚跟可以帮助我们纠正驼背,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通过刺激脚后跟就可以有效的纠正驼背。方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脚底有个全息反应,所以我们通过脚底保健养生,也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加健康,当然我们按摩脚底的不同位置,所保健的内脏器官也不尽相同,还希望各位最好都多了解一下脚底的穴位,更好的进行脚底养生哦!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