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最全的走向图(十二经络走向图解)
本文目录一览:
人体全身经络图,要详细的
雷公接着又问黄帝了,问经络究竟有哪些呢?它们是从细胞开始吞噬进化系统的简单介绍怎么运行的呢?
黄帝回答说经络在人身上非常多,有经、有络。经有十二正经,有奇经八脉等。经就是道路,是有路线的,非常清晰的。黄帝介绍得非常详细,描绘得非常清楚,如果不是看到,是不可能描绘得这么清晰、形象的。
从黄帝的描绘中我肿瘤干细胞成球实验意义们可以看到经络在我们人体周身上下都有,是纵横交错的,就像网络。今天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词,叫“网络”,经络就是网络。你瞧古人多先进,早就在用现在最时髦的词汇了。
具体地说,“经”和“络”是有区别的,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人体上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里我主要介绍经脉。经脉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十二正经,一种叫奇经八脉。
那么,为什么经脉要分一正一奇呢?十二正经有什么作用呢?奇经八脉又有什么作用呢?先看十二正经,是指每一条经脉都可以与脏腑一一对应的,就是这个通道,这个“经”把脏腑联系起来,而且十二正经具有表里关系,分为六阴六阳,阴阳是可以一一对应起来的,很有规律,跟脏腑联系又非常密切,所以叫做“正”。
奇经八脉,它不直接和脏腑相对应,同时这八条经脉又没有表里对应关系,所以把它称为“奇”。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看一下这张十二正经图。图片字十二正经图十二经脉是经脉的大道十二经脉是从人体的手、脚运行到全身的,所以称为手六经(三阴三阳)、足六经(三阴三阳)。它们是怎么运行的呢?
手上的三根阴脉,是从胸开始发出的,然后沿着手臂的内侧往下走,一直走到手指。内侧为阴,外侧为阳。所以在内侧走的是三条阴脉,叫“手三阴”;而到了手指后,又往手背开始循行了,这就是手上的三根阳脉,叫“手三阳”,从手一直走到头。然后由头往下,循着人体外侧往下一直走到脚,所以称为“足三阳”。足三阳脉到了脚趾以后又往上走,沿着内侧由小腿大腿往上行了,走到腹又走到胸。因为是从脚开始、在内侧走所以叫“足三阴”。足三阴到了胸后,又和手三阴脉交接到一起。但请注意,它不是三根阴脉、三根阳脉一起走的,而是一根阴脉接一根阳脉,一根阳脉接一根阴脉,这么一根一根走的。
省略内容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
心包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十二正经的循行路线及走向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手太阴肺走向是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行于手少阴经与手厥阴经的前面,过肘窝沿着前臂内侧,到腕后桡骨茎突的内侧缘,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内侧之端(少商穴)。
十二经络是经络分类名,指人体十二经及其脉络。
十二经脉对称的分布于人体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
12经络面部走向图
中医 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 医学 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下面就让我告诉你12经络面部走向图,欢迎参阅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 血液 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 哮喘 而醒。---
养生 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 呼吸 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 咳嗽 等。-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 痔疮 等。-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 排毒 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 营养 、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虚症: 腹痛 ,腹鸣 腹泻 、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实症:腹胀、易 便秘 、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 消化 ,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 养胃 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 疾病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 胃溃疡 、 胃炎 、十二指肠炎、 胆囊炎 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虚症: 消化不良 、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 胃痛 、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养生之道: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 记忆力 下降等。这段时间是我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要吃中午饭了,有条件的建议在家做饭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虚症: 内分泌 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 降火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 滋阴 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 SPA 、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 美容 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 瑜伽 ,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 黑眼圈 不露; 中医理论 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 结石 。--
【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经络养生
小秘密一: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 健康 ,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小秘密二:手掌中央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效用: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 神经 。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小秘密三: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 保健 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 按摩 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猜你喜欢:
1. 头部养生经络图
2. 面部拨经按摩手法
3. 头部养生经络图
十二经络动态走向图
十二经络走向动态图
第一层、锻炼四肢百骸,筋骨柔韧。
第二层、锻炼内脏机理,代谢能力。
第三层、经络与气,经络吾意为精神与肉体之间媒介与关联。
第四层、养精神志意,精满,神凝,志意一而不杂。
第五层、养心,即人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到此已是智者,圣人之境界。
第六层、修德,容量,公平,无私,神人之境界。
第七步、归道,无为、无知、无欲、至人境界。
第一经: 手太阴肺经(3:00-5:00寅时)
第二经: 手阳明大肠经(5:00-7:00卯时)
第三经: 足阳明胃经(7:00-9:00辰时)
第四经: 足太阴脾经(9:00-11:00巳时)
第五经: 手少阴心经(11:00-13:00午时)
第六经: 手太阳小肠经(13:00-15:00未时)
第七经: 足太阳膀胱经(15:00-17:00申时)
第八经: 足少阴肾经(17:00-19:00酉时)
第九经: 手厥阴心包经(19:00-21:00戌时)
第十经:手少阳三焦经(21:00-23:00亥时)
第十一经:足少阳胆经(23:00-1:00子时)
第十二经:足厥阴肝经(1:00-3:00丑时)
足少阴肾经
经 络 组 成
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原意是指纵行的丝,又有"径"的含义,指大而深的直行主干;络,则有"网"的含义,譬如网络,指小而浅的横行支脉;脉,则主要是指是血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概括来说,经络就是全身运行气和血的大小通路,大的主干为经脉,小的分支为络脉,总称为经络.
1.经脉的主体部分
经脉在体内纵向循行,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名称,是运行气血营卫的主要干道,因而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向外联络肢体,内行连属脏腑,将人体联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奇经八脉则对全身经脉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十二经脉各有专属的穴位,而奇经八脉中除任脉、督脉外,无专属的穴位。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行于浅层的支脉,由经脉别行分出的较大络脉主要有十五络,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络脉再别出的细小分支称孙络,其浮现于皮肤表层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称浮络、血络,它们纵横交错,愈分愈多,愈分愈小,最后弥散网络全身。
十二正经从四肢肘膝部别行正经深入体腔的支脉称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沟通脏腑,加强表里二经之间的联系,也是经络的主体部分。
2.经络的连属部分
经络的连属部分包括内属和外连两大部分。
经络内属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每一条经脉各连属了一个脏腑。连属于脏的经脉为阴经,连属于腑的经脉为阳经。
经络的外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则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的分布。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具有保护机体、抵抗病邪入侵、反应相应脏腑经络病变的作用。
附:经络系统阴阳五行对合表
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那么,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十二时辰养生法。
胆经子时(23:00-1:00)
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有些人等闲切除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分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1:00-3:00)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摄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肺经寅时(3:00-5:00)
“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5:00-7:00)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胃经辰时(7:00-9:00)
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脾经巳时(9:00-11:00)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心经午时(11:00-13:00)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中午能小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益,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擞。心经此时保养表情舒服,适当休息或午睡。
小肠经未时(13:00-15:00)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未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膀胱经申时(15:00-17:00)
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轮回水液并将骈枝部分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轮回,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证。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当多喝水。
肾经酉时(17:00-19:00)
“肾藏于生殖之精,肾为天赋和五脏六腑之精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泄火排毒,肾在酉时步入储藏精华的阶段。肾经适合休息。
心包经戌时(19:00-21:00)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是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戌时行旺,可断根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无缺状况。心包经旺时宜随便走走,这时心脑颅神经器官系统最活跃,心脏欠好的人最好这时候敲心包经,成效最佳。
三焦经亥时(21:00-23:00)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备主持诸气,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深度睡眠,百脉可休息生息,对身板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独特之处,即亥时困觉,故此时段内睡觉最佳,易于第二日起床后精神倍好。
一、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系统、络脉系统及其连属部分组成。见下表:
经络系统组成简表
二、十二经脉(看教材上图理解记忆)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并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条经脉分别归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故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一般来说,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而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而属腑。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相关推荐
“白血病”一半都是孩子?医生:3种零食是“凶手”,请远离!
阅读 14867
背后长了很多“小米粒”, 里面出来一个硬硬的,真相惊呆了!
阅读 4466
我的真实修道经历(二)
阅读 5241
他干细胞美容产品年产值出生惊现祥瑞,活了1072岁,经历7个朝代,死後7天竟说出遗言:来世做中国人!
阅读 4743
这一次,让你真的看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到底讲的是啥?
阅读 3607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 十二经络走向图
5 足太阴脾经
运行时间:巳时(9:00-11:00)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属脾,络胃,注心中,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经别于咽,贯舌本。经筋结于脾,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
6 手少阴心经
运行时间:午时(11:00-13:00)
手少阴心经在心中与足太阴脾经的支脉衔链接,属心,络小肠,在手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络脉系舌本,经别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经脉伏乳里,结胸中,系于脐。
7 手太阳小肠经
运行时间:未时(13:00-15:00)
手太阳小肠经在手小指与手少阴心经相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食管,心,胃,小肠,耳,目内外眦,在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经别入腋,经筋结于颌。
8 足太阳膀胱经
运行时间:申时(15:00-17:00)
足太阳膀胱经在内眼角与手太阳小肠经衔接,属膀胱,络肾,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相接。络脉别走足少阴,经别别入肛,到心,入于项,经筋结于臀,挟脊上项,结于舌本。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