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知识 > 正文

养生知识

阴陵泉的神奇功效(阳陵泉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max2023-04-07养生知识91

本文目录一览:

阴陵泉有哪些作用

按揉阴陵泉位置:膝盖内下侧,胫骨内侧突起的下缘凹陷处。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在阴陵泉穴处,其余四指搭在 小腿内侧,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 感为度。按揉阴陵泉功效:经常按摩可促进水分及脂质代谢,对改善肥 胖、闻脂血症均有很好的效果。

主治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痿;

2.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

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月经不调;

4.其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在众多疾病治疗时应用非常的广,有关此穴道的治病疗法有:穴道疗法治疗膝盖疼痛、治疗糖尿病等.

古代记述:腹中寒,腹中气胀,洞泄不化,不嗜食,肠中切痛,胁下满,水肿,腹坚,小便不利或失禁,寒热,阴痛,遗精,霍乱,足痹痛,鹤膝风,腰腿膝痛,脚气水肿,疝瘕.

近人报道:肾炎,尿闭,腹水,肠炎,黄疸.

方例

失禁遗尿不自知:阴陵泉、阳陵泉.

腹寒:阴陵泉、三阴交.

水肿盈脐:阴陵、水分.

霍乱:阴陵,承山、解溪、太白.

癃闭腹水:阴陵泉、水分、中极、足三里、三阴交.

黄疸:阴陵泉、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纲.

阴陵泉的功效与作用 阴陵泉的定位方法

1 阴陵泉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祛湿

阴陵泉具有一定利水祛湿的作用,常被用来治疗下肢水肿以及体内滞湿的情况,对于那种脾胃运化水湿不利所引起的痰湿肥胖经常按揉刺激的话,也能起到一定的祛湿化痰减肥效果。

改善泌尿系统疾病

经常刺激阴陵泉还能起到改善泌尿系统疾病的作用,像对于遗尿、排尿不利、前列腺增生等男性泌尿疾病或者是女性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痛经等妇科疾病都能起到一定的改善调理作用。

2 阴陵泉的定位方法

阴陵泉位于小腿的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当中。也可以将一条腿直接翘在另一条腿上面,在用上面腿那侧手握住膝下出,拇指指尖所指的膝盖下面内侧凹陷处就是该穴,用力按压时会有明显酸胀感。

3 阴陵泉痛是什么原因 经络受阻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脾经的气血在此处开会,如果阴陵泉用手按起来有痛感的光滑就说明可能是对应的经络受到的堵塞,像这种情况的话建议可以对其多加进行按摩。

局部肌肉损伤

如果阴陵泉按压起来会有痛感,并且还伴有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的话,有可能是由于局部的肌肉损伤而导致的,像这种情况跟日常的活动以及负重情况有很大关系,建议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 阴陵泉什么时候按最佳

9点到11点。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而脾经的运行时间是每天的9点至11点,这个时候的脾经气血运行最为旺盛,因此这个时候按压阴陵泉的话就能起到最好的舒筋通络以及养生效果。一般每次按揉5-10分钟左右为宜,可用大拇指按揉,用劲需匀称,以阴陵泉有酸胀感为度。

穴位密码-阴陵泉

脾为后天之本,脾经为十二正经之一,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万物从土而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养五脏,其对水谷的运化、精微的运行、全身气机的调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阴陵泉位置在膝关节内侧, 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阴陵泉穴位位于人体阴面,故取“阴”字以名之。此穴位置较低,易生汗液,较为潮湿,性质属阴。

阴陵泉为五输穴之一的合穴,五行属水,为阴。“阴”字很好地反应了该穴的阴阳属性。针刺或者按摩此穴,可以激发至阴脾脏之经气,有效的调节脾脏气机失常,治疗脾脏运化水湿异常为患的病证。

“阴”与运化水湿 :《灵枢·四时气》记载:“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阴陵泉在《针灸处方大辞典》中为治疗 泄泻 出现频次最高的10大腧穴之一,对泄泻的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景岳说:“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阴陵泉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陵,从阜从夌。阜意为“大土山”。经言:膝下为陵。膝关节的胫骨内侧髁高突似陵,本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如山陵之下,故取“陵”字以名该穴。

“陵”与除湿通络 :《类经图翼·玉龙赋》云:“阴陵阳陵,驱膝肿之难消。”阴陵泉对局部膝关节痛及肩、肘关节的湿痹证多有效。

泉,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形容水从石洞中流出,汇成河川的样子。

“泉”与输布津液 :《杂病穴法歌》言:“小便不通阴陵泉。”使用阴陵泉治疗 小便不利、 尿失禁等有着较好临床效果。

从古人对阴陵泉的命名可知,本穴具有运化水湿、通络祛湿、输布津液的临床功效。

主治总结:

1. 腹泻,腹胀,水肿,黄疸。

2. 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

3. 痛经,遗精。

4. 膝关节痛。

阴陵泉的位置和作用功效是什么?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穴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作用:治疗晕眩、腹水、腹痛、腹胀、腹泻、食欲不振、黄疸、腰腿痛、尿闭、尿失禁、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等。

阴陵泉穴意义:

脾经气血在此会合。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和地部经水以及由脾土蒸发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沉积穴周,经水由本穴渗入地之地部,气态物则循脾经上行。

功能作用:排渗脾湿。阴陵泉穴主治疾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阴陵泉

神奇的阴陵泉,治湿的要穴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因其所在部位而命名。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该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本穴物质为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积,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阴陵名意同阴陵泉。它是足太阴之脉所入为合的合水穴,为治湿的要穴。《针灸学》记载,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湿邪有以下特点,其一“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其二“湿性重浊”,其三“湿为黏腻之邪不易速化”。本穴为治湿的要穴,所以本穴治湿时,所需时间较长,适合于长时间的调理。

《百证赋》有言“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本穴治湿,对治疗水肿相关疾病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张景岳说过“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关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阴陵泉为脾经的腧穴,又是脾经中治湿的要穴,所以水肿取本穴治疗,有健脾利水之功效。临床上常配合脾俞、中极、关元等穴健脾利水。《杂病穴法歌》有言“小便不通阴陵泉”。《神农经》也指出“阴陵泉治小便不通”。本穴有健脾利尿之功效,时常按摩本穴,可以治疗小便难解,尤其对于老年前列腺增生所致小便不利有良效。

脾为生痰之源,湿聚成痰,痰湿犯于胃肠则呕吐,痰浊阻肺则咳嗽咳痰,痰湿留滞中焦则胀满纳呆,蒙蔽清阳则头痛、眩晕,留注于关节则关节冷痛、麻木。阴陵泉穴为治痰湿的要穴,所以临床上也常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呕吐、纳差、咳嗽咳痰、关节疼痛等相关疾病。治疗头晕头痛时,考虑痰湿上扰清窍,所以时常时使用阴陵泉配合丰隆、百会祛湿化痰。治疗咳嗽咳痰时,考虑为痰浊阻肺所致,常使用阴陵泉、丰隆、肺腧、定喘宣肺祛湿化痰止咳。治疗呕吐时,常使用阴陵泉、中脘、中极祛湿化痰。治疗四肢痹痛时,时常选用阴陵泉、曲池、阿是穴祛风除湿止痛。

本穴保健方法:

针刺法:直刺0.5 1.2寸

灸法:艾条灸或者艾柱灸均可。

推拿按摩法:食指中指指端放于阴陵泉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每日早晚按摩一次,双侧交替。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