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干细胞知识 > 正文

干细胞知识

捐献干细胞后怎样调养(捐干细胞后要休息多久)

max2023-04-05干细胞知识125

本文目录一览:

捐献干细胞后如何保养

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捐献者体内。由于整个采集过程是一个封闭和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是极为安全的。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很快消失。 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采集总共大约10克的造血干细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是50~100毫升。比一次献全血的血量还少。而且人体对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1、注意适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不仅含大量纤维素、维生素,还可以增加抵抗力,促进食欲,但每次量不宜多,少量多餐为好。胃肠功能基本恢复后,可以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和水果,特别是在化、放疗期间,具有明显的开胃作用。

2、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佳 通过炖、煮、蒸等方式,使食物更营养更健康并且易于患者吸收。如牛奶冲鸡蛋、藕粉冲鸡蛋、面糊冲鸡蛋、碎烂面条等。还可以添加一些营养炖汤,如瘦肉红枣汤、洋白菜猪骨汤等。这是白血病术后饮食需要注意的方面。

3、补充钙质 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和骨质疏松,因此补充钙质是必须的,可以在饮食中添加牛奶、瘦肉、豆制品、虾皮、鱼类、蛋类等含钙高的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重点是恢复造血功能 骨髓移植后我们应通过饮食补充造血原料以促进血液性细胞的正常合成。膳食中应包括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

捐献完造血干细胞,买什么补品

正常的健康人体内总共有造血干细胞是3000克左右,且每天都会有一定的造血干细胞会完成自动的新陈代谢过程。而捐献造血干细胞,只捐赠10克。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

因此,也不必买补品来补充。只要正常饮食,造血干细胞很快就能恢复到捐献初的水平。

个人建议,供借鉴参考采纳。如有问题,欢迎追问。

捐400cc的造血干细胞吃什么补身体?

高蛋白质的食物,一类是奶、畜肉、禽肉、蛋类、鱼、虾等动物蛋白;另一类是大豆,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豆类,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植物蛋白。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该注意什么

多睦健康告诉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主要要注意预防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一、预防消化道感染的措施:

· 严格清洁饮食(移植后至少1年内按以下要求,如仍然服用抗排异药物,则应该继续此要求)

· 自己准备餐食,不外购熟食;切生食和熟食的砧板要严格分开

· 不食用未煮沸过的佐料(如葱、蒜苗、香菜、薄荷叶、腌菜)

· 不食用无法洗净的水果(如杨梅、樱桃、葡萄等);水果洗净削皮;水果不能有疤痕;

· 手卫生:

· 饭前、便后洗手,采用六步洗手(见下图),或用洁芙柔免洗手消毒凝胶,按同样的步骤搽手消毒

· 避免握手

· 外出,尤其是接触过公共场所的物品后,及时洗手或消毒

· 陪护和家人的手卫生也同样严格要求。

二、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

· 病人独居一室,尽量减少探视,探视人员需戴口罩、换拖鞋;避免发热、感冒、腹泻的人员来探视;

· 24小时戴口罩(16层棉纱,每6-8小时更换1次);

· 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使用消毒液拖地(2次/日);

· 天气好时,每日开窗通风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20分钟;

· 大小便时在自己的房间用专用坐便器;

· 洗浴或擦浴时需保证房间温度感觉舒适;

· 室内不养动、植物;

· 居住房间应干净、朝阳,最好南向;选择的居住地应远离垃圾堆(站)、菜市场、公路、建筑工地;

· 患者居室内不要晾晒任何物品,保持室内空气干燥;

· 移植后半年内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时候;

· 房间空调,夏、冬天初次使用之前请专业人员清洗。

献过造血干细胞应该补点什么

hehe,你外泌体dna染色指的捐献造血干细胞是采10ML血液样本,加入中华骨髓库,10ML血量对于一个人来说没关系的,不需要刻意补太多,否则营养过量会增肥哦~

不过如果是采样的时候顺便献了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需要什么资质血的话,就要适当补充营养了,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品多吃一些,也不要太多

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一般需要休养多长时间身体各方面可完全恢复?

捐献之后一般建议两周休息,捐献十天之后血液各项生化指标都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恢复期间避免劳累,避免感冒。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