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健康养生

万斤田螺养殖池(田螺养殖技术免费视频教程)

max2023-04-11健康养生101

本文目录一览:

怎么才能一天捕捉上万斤田螺?

一天上万斤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做田螺养殖的,而且这个规模还不能太小。野生田螺分布在水塘里或者是稻田里,数量一般不会太多,一般在三四十斤左右。至于一天上万斤,连地方都找不到吧。

田螺怎么养殖?田螺的养殖方法与管理

田螺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夜市中很受欢迎。田螺是田螺科可食性水生动物的总称,常见的有中华圆田螺、胀肚圆田螺、乌苏里圆田螺和黄螺、蜗螺等。目前养殖的主要是中华圆田螺。作为我瑞士苹果干细胞美容国本土品种的田螺因为环境原因和市场需求,自然野生的越来越少,人工养殖渐渐兴起,那么,如何人工养殖田螺呢?

1、田螺养殖之螺池建造

田螺养殖中,选择水源充足,管理方便,有流水,无污染的地方来建螺池。池宽1.5米左右,长视其地形而定,一般会在10~15米,深在30~50厘米。最好几个螺池排成行分级地建造,池的两端对角处设了逆龄抗衰手法培训进出水口。并安装防逃栅栏。

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2、田螺养殖之放螺下池与管理

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放种螺。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

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他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为田螺总重的1%~3%,2~3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投饲。

田螺疾病少,日常管理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猫、蛇、鼠和鸟类等入池捕食田螺,并经常巡视检查,防止田螺外逃。田螺宜浅水,微流水养殖,池水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在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更要保持池水流动。冬眠时田螺会潜入穴中,只在泥面留个小孔呼吸,为保持水中充足的溶氧量,每3~4天换水1次。

3、田螺养殖之采捕

田螺养殖中,当仔螺长到10克以上时,可分批采捕上市。采捕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即可,注意选留60%左右的大个体螺作种螺。

4、田螺和泥鳅混养

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将田螺和泥鳅混养,不用再喂其它饲料,田螺和泥鳅都能正常生长。因为田螺能丰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蚬子、丝蚯蚓等,还产生幼螺,这些都是泥鳅的天然饲料,泥鳅所排泄的粪便又是田螺的好饲料,田螺除了吃泥鳅的粪便外,还捕食水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丝状藻、硅藻、裸藻、蓝藻、金藻等水生植物。田螺和泥鳅混养,每亩鱼塘放养田螺100~150公斤,放养泥鳅15000~20000尾,养殖8~10个月,可收获田螺3500~4000公斤,泥鳅2000~2500公斤。

大面积养殖田螺,都该掌握哪些养殖技术?

田螺喜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田螺4月份开始繁殖,每年4~9月份是产仔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40~50个,仔螺岀生后生长迅速,1年可发育到性成熟。然后就是田螺喜欢吃水生植物嫩叶,因此在养田螺时,适当的种植水草等水生植物;最后就是水温要保持在15-27摄氏度,温度过低田螺会潜入泥穴中冬眠,温度过高时,要进行加水,避免温度过高田螺死亡。

鱼塘最好喂青草,这样养出来的螺蛳肉质紧味道鲜美,我在湖南这边是这样的养的,我的小视频里有个养田螺塘的图片视频,田螺繁殖力很强,刚开始放了一个塘的田螺现在4个塘的田螺都很多了,它喜欢在夜间活动和觅食。田螺适合生活的水温是二十到二十八摄氏度左右,三十度以上就会躲在螺壳中避暑,水温四十度时就会死亡,它对于干旱和寒冷有很强的适应性。

放苗后田螺的死亡率高很多,就算有田螺存活,田螺身上也会附着红锈,有的还会出现红棕色。其次水质天然的最好,但是也不能太透明,要保证充分的氧气,田螺对水中的溶氧量很敏感。成螺以每平方米 100个左右为宜,如果按雌雄比为1 : 1,每个雌螺年产仔 50个,则每平方到年末约为2600个,以每个10克计,亩产可达1万7千余斤。约是饲养仔螺则密度还可相应加大。

饲养投放: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人工喂养时,菜叶,蔬果,米糠,麦麸,豆饼粉和动物下脚料,都可作其饲料,它食性非常杂的。

田螺养殖池的建设方法,改用什么,怎么建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养殖田螺一年一亩地能产几斤

养殖田螺一亩的产量约为666.6公斤~3333公斤。

养殖田螺一亩的产量要视投放量而定。挖水池单一养殖,每平方米可放100~500个田螺。每放养100个母螺,年产可达100公斤,一亩为666.6平方米。经过计算,田螺亩产为666.6公斤~3333公斤。

田螺系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月~5月和9月~11月是田螺的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田螺主要摄食器官为齿舌,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田螺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8℃,30℃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人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死亡。

对于干旱和寒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低于8c|C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待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田螺对水中溶氧很敏感,当水中溶氧量降到3.5毫克/升时,它们摄食不振;1.5毫克/升时,开始死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田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