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必备药品(日常必备药品清单)
本文目录一览:
家庭药箱必备的药品有哪些?
解热镇痛药、感冒药、止腊败咳化痰药、胃银薯药、助消化药、止泻药、内服消炎药、外用消炎消毒药、外用止痛药、创可贴、消毒棉签、纱布锋局者
生活必备药品有哪些?
体温计、创可贴、消毒纱布绷带、圆头剪刀、钳子、一次性手套、抗生素药膏、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心脑血管药物、血压计、血糖仪感冒、退烧、止咳、平喘类药物等。
家庭急救箱必备药品清单:
1、急救手册
国际红十字会统计,全球只有12%的成年人能够在突发事件中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而其中仅有5%的措施是中国储存干细胞的正规机构有效的。很多家庭急救药箱里的东西很多,但不懂急救方法。欠缺急救常识使得我毛囊种植毛发们很多人在意外发生时手足失措,所以,一本急救手册是最重要的。一般书店里都能买到急救手册,网上下载装订也可以。
2、体温计
使用水银体温计时要先将水银柱甩下,擦去腋下汗水夹10分钟即可;使用电子体温计时,需将探头放在需要测温的位置,直到听见蜂鸣声,读出测量值。家用电子体温计也有使用寿命,一般在5年左右。
3、创可贴
用于小创面、伤口包扎,大中小各种尺寸都要有。防水创可贴、带药创可贴都要备全。
4、消毒纱布
用来覆盖伤口。它既不像棉花一样有可能将棉丝留在伤口上,移开时,也不会牵动伤口。也可以用绷带,绷带具有弹性,用来包扎伤口,不妨碍血液扰笑链循环。2寸的适合手部,3寸的适合脚部。
5、三角巾
又叫三角绷带,具多种用途,可承托受伤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处等。
6、圆头剪刀、钳子、一次性手套
圆头剪刀比较安全,可用来剪开胶布或绷带。必要时,也可用来剪开衣物。钳子可代替双手持敷料,或者钳去伤口上的污物等。一次性手套可以防止人体直接接触伤口,避免交叉感染 .
7、口罩
主要用于隔离口鼻腔气体对创面的污染。需要提醒的是,佩戴前后必须洗手,佩戴一次以后立刻更换。
8、手电筒
在漆黑环境下施救时,可用它照明,也可为晕倒的人做瞳孔反应。
9、0.9%的生理盐水
用来清洗伤口。基于卫生要求,最好选择独立的小包装或中型瓶装的。需要注意的是,开封后用剩的应该扔掉,不要再放进急救箱。如果没有,可用未开封的蒸馏水或矿泉水代替。
10、消毒纸巾
用于清洁皮肤,杀菌消毒,撕开包装直接涂擦皮肤即可。
11、保鲜纸
利用它不会紧贴伤口的特性,在送医院前包裹烧伤、烫伤部位。
12、冰袋
置于淤伤、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的部位,令微血管收缩,可帮助减少肿胀。流鼻血时,置于伤者额部,能帮助止血。
13、抗生素药膏
如金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用于膝盖、肘关节擦伤等情况,以保护外露的内层皮肤。注意:抗生素类药品不要随意使用,请看清楚说明。或者按照医嘱。
14、局部抗组胺药和阿司匹林(或其他非处方镇痛药)
抗组胺类药物主要是为了抗过敏,如扑尔敏、息斯敏(阿司咪唑)、苯海拉明等。
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应至少备足三到五天的量。如若服药5小时后没有好转,请尽快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需要提醒的是,家庭急救箱里的药物每3~6个月应清理一次。如果您的家人中有各种慢性病、心脏病等,还要针对个别情况补充急救箱。
家有老人要常备哪些药品?
1、心脑血管药物
现在的老年人十有八九都患有心血管疾病,除了需遵医嘱服用的药物外,平时不妨多备点硝酸甘油,一旦觉得有胸闷、心脏不适,或是出现了心绞痛,便立即含服。
现在硝酸甘油升告还有了新型喷雾剂,只要喷上两下就管用,更加方便。如果父母患有脑血管疾病,子女可以在家备点安宫牛黄丸,如果发现有中风征兆,比如突然口齿不清、说不出话来,就最好让他们服上一粒。
2、消化类药物
胃肠功能不好也是老人的常见问题。一方面,他们吃饭后容易胀气,可以准备些吗丁啉这样的胃肠动力药;另一方面,便秘不是大毛病,但因此猝死的老人却不少。因此,应准备些通便药,如开塞露。
3、血压计、血糖仪
对于血压剂,耳朵不好的老人最好选择电子的,准确率一般也没什么问题。当觉得自己有头晕、胸闷等不舒服的症状缓孙时,最好能及时量一下。此外,平时早晨起床后,最好也测一下血压,以便更早地发现异常。血糖仪是糖尿病病人的必备之物,不舒服时可随时随地测量。
4、氧气袋
心脏病病人或肺功能不好的病人,建议备上一个。但要注意,氧气袋只能解决“一时之痛”,一旦症状缓解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5、体温计
老年人对自己体温变化的敏感性已经大不如前,大多时候都感觉不到自己已经发烧了。因此,当老年人精神不济、没有食欲时,最好先量量体温,看是不是发烧“惹的祸”。而且,发烧是许多重大疾病的“排头兵”,不可大意。
此外,感冒、退烧、止咳、平喘类药物也可以长年备用。专家提醒,家庭药箱是用来应急的,如果服药后突发症状得以缓解,还是应当去医院做系统检查,以免错失治疗良机。
很多老人病来得突然,所以家庭小药箱在放置和使用时还需注意:
1、子女要把药箱放在老人床头,如果夜间发病,一伸手就能够到。
2、每3个月检查一次有没有过期的药。
3、尽量选择非处方药,因为它们一般疗效确切、用法简单,而且常用药最好少而精,量不用过多,最重要是看它能不能“药到病除”。
家中应常备哪些应急药品?
家里需要常备的急救药物,主要包括硝苯地平、硝酸甘油、退热药物、抗过敏药物等,具体如下:1、硝苯地平:对于家中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出现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口服硝苯地平片让血压下降,否则容易出现一些脑血管的意外。2、硝酸渣仿甘油:硝酸甘油也是家中需要常备的急救药物,当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或者胸痛症状时,考虑与心肌梗死、心绞痛有密切关系,这是患者往往需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退热药物:退热药物也是比较常用的急救药物,一般当体温>38.5℃时,通常需要口服退热药物。尤其是小孩,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仍然未完善,如果出现高热不降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高热惊厥,因此退热药物对于高热的小孩尤其重要。4、抗过敏药物:有的时候突然出现过敏反应,常需要口服一些抗过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急救箱必备药品:注意每半年更新一次
一、止痛剂(阿斯匹灵,双氯芬酸钠)
二、胃粘膜保护剂,抑酸,止吐解痉等
三、适当的镇定剂或抗晕眩药
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医师处方药
五、整肠或止泻药
六、优碘(外伤)药水
七、消除酸痛的贴药
八、纱布、针剂、酒精棉、绷带
九、烫伤药膏(地震可能发生火灾)
十、弹性绷带、冰敷带(防扭伤)
十一、抗组织氨计剂(过敏药、鼻炎药)
十二、抗生素 止咳、怯痰药
十三、综合维他命
十四、眼药水
必备药品中,在防外伤方面,应备有纱布、棉花、优碘、抗生素药膏、防治蚊虫药膏等,还有必要时可固定用的绷带,以及小刀、刀片等工具如滚纤。内服药方面,常用药物如普拿疼等止痛药,至少应备足三到五天。若家中有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者,记得要多准备几份备份用的药品。另外,家庭急救箱中还应该有止痛、退烧、腹泻、咳嗽或止鼻水的药,外伤药则以擦伤药为主。为避免浪费,一般内服止痛药,准备五到七天份即够,而家中有慢性病患需天天服药者,则应多准备十天的药。另外,应备有生理食盐水,除了可用于外伤清洗,备喊必要时还可以当作饮水。
家里需要常备哪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少儿慎用。春节马上就到了,虽然是放假,其实是最累的时候,迎来客往,走亲访友,家里有的老人,突然间人多了,会嫌麻烦,会很累,会诱发心缓察橡脏的不舒服,血压的升高,家没改里要准备点降压药和心脏病的药,年轻人这期间避免不了吃吃喝喝,给胃增加负担,准备点常用的胃药还是很关键的,小孩子跑跑闹闹的避免不了磕磕碰碰,也要为孩子准备点临时处理外伤的药正常的不用备药,不正常的就要备精神科药物,还要足量。小道理;适量的常规肠扰旁胃药、感冒药、外伤药,依个人身体基础条件,有些可能要特别关注心脑血管药物的存备。胃肠道药品必备 止泻 解痉护膜药品 心脏急救药品 一些感冒退热药物 还有消炎药水 创可贴等防烧伤感冒发热也是常见的疾病,如果发热超过38.8℃,可以口服退热药。
首先家庭药箱需要满足家人一些日常需要。在家里主要就是蚊叮虫咬、发热、烫伤、割伤、皮肤过敏、胃肠道不适(呕吐、腹泻)等问题。解热镇痛类,牙痛肌肉痛等非器质性的疼痛,我一般会选择布洛芬,当然,我这里还有镇痛效果更明显的,考虑到安全因素就不做推荐了,感冒药说实话,差别不大,我个人比较喜欢白加黑,清热解毒软胶囊,板蓝根颗粒和霍香正气水强推医用棉签、医用棉花、医用酒精、体温计、创可贴、绷带、消毒纱布、酒精棉片、感冒药、止痛药、消炎药等(药物类可根据家庭需求来配备)。药物不用备太多,需要定时查看日期,及时更换,确保药物安全。
家中常备药有哪几种 家庭必备的几种常用药
我们每个人的家中应该都会有一个小小的药箱,里面备着我们日常所需的药品,但是只适合治疗小毛病,家庭备药的目的,只是应急需要,如果病情严重的话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以免耽误病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家中常备的药吧!
家中常备药 感冒药
包括感冒片、感冒冲剂、感冒胶囊等。这是再平常不过的药了,感冒每个人都会有,所以感冒药是家中必备的。
清火药
清火药也有片、剂、胶囊等。人们在饮食上容易上火,导致喉咙痛、长疙瘩等症状。所以清火的药也必须要有
创可贴
在家中,难免会发生小嗑小撞,不是这流血,就是那流血的,所以家中要有创可贴
跌打损伤油
在家里干活什么的,难免会发生拧伤,所以跌打损伤油也要必备。
肚子胀、痛药
一过节,许多人就会暴饮暴食的,难免会导致肚子痛,肚子胀等情况,所以肚子痛肚子胀的药家里也要常备。
头痛药
许多人也会因为休息不足,或者过度劳累导致头痛,头昏等症状,头痛药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
注意事项
多注意家中药物的保质期
家庭常备什么消炎药 内服
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氟哌酸、土霉素、四环素等乎亩等,这些是含抗生素的消炎药。双簧消严片、牛黄消严片、穿心莲片、了哥消严片、珍黄丸、银黄片、鱼腥草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黄连素片等都是不属于抗生素的消炎药
外用
红霉素软膏(眼膏)、金霉素眼膏、百多邦等等。注意的是:一般外用的抗生素都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判断和购买。内服多属于处方药,必要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抗生素可不要乱用哦!
家庭常备感冒药有哪些 西药类
1.阿斯匹林:主要用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用于高热、感冒、头痛、肌肉痛等。不良反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孕妇、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2.病毒灵: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对流感、副流感有较强的抑毒作用,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病毒性气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不良反应:会引起出汗岁好森、食欲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 4.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抗风湿、痛经、牙痛、腰背痛及风湿性关节炎。不良反应:有轻微胃肠道不适,宜饭后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3.板蓝根冲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预防和治疗小儿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儿童每次5克,日服4次。
4.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热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咽喉痛、发热,并减轻由于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中药类
1.白云山小柴胡颗粒: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2.六神丸: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病毒。袜销用于治疗咽喉疼痛、感冒发热、疮、肿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儿童1岁一次1粒,4-8岁一次5粒,9-15岁一次6粒,孕妇忌用。
3.银翘解毒片: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重型发热、轻度怕冷、头晕头痛、鼻塞咽痛、全身无力、口渴思饮。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儿1-2岁每次1片,3-9岁每次2片,9-15岁每次4片。
4.银翘解毒片药物组成与感冒片近似,适应证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
5.感冒宁(荆芥、防风、紫苏、大青叶、四季青)适用于感冒有风寒表证者,有明显怕冷,或有发热,伴头痛、鼻塞流清水涕。可每日服3-4次,每次1袋。
6.午时茶此系传统用治风寒感冒或有内伤积食挟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药汁宜多,服后最好盖被使微微出汗。
常备药都有哪些
人的身体不是万能的,总会出现一点小毛病,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准备一个医药箱,里面装着各种药,在身体不适的时候可以对症使用,最好是准备一些经常用到的药,那么常备药都有哪些你如何治疗脂溢性脱头发知道吗?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常备药都有哪些
1、 感冒药:包括感冒片、感冒冲剂、感冒胶囊等。这是再平常不过的药了,感冒每个人都会有,所以感冒药是家中必备的。
2、 清火药:清火药也有片、剂、胶囊等。人们在饮食上容易上火,导致喉咙痛、长疙瘩等症状。所以清火的药也必须要有。
3、 退烧止疼的药:发烧头痛也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病症,那么准备一些退烧止疼的要当然就会很有必要。
4、 祛痰的药:咳嗽,嗓子干呕,吐不出痰,陆裤液准备一些祛痰的药会让你身体舒服一点。
5、 准备一些腹泻,便秘的药:在家里就会放肆的海吃海喝,肚子就很容易坏,那么准备一些纯者治疗腹泻便秘的要就也有用咯。
6、 创可贴:在家中,难免会发生小嗑小撞,不是这流血,就是那流血的,所以家中要有创可贴。
7、 跌打损伤油:在家里干活什么的,难免会发生拧伤,所以跌打损伤油也要必备。
首先,药品原包装和说明书最好不要扔掉。这样才能保证在吃药的时候,用法用量不会出错。另外,在找药时,要注意药品名称和有效期。
其次,保持医药箱的整洁,这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能尽快找到药物。要注意的是,内服药和外用药分类存放。
儿童常备药清单
1、退烧止疼药:发烧头疼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因此,退烧止疼药无论是对大人和对孩子都是必要的,常用的退烧止疼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两种,这样两种药针对大人和孩子有不同的区分,成人用的一般为片剂或者胶囊,孩子用的则一般是滴剂或混悬液,家长存放时一定要注意区别。
2、保湿剂:轻微的异位性皮炎只要做好保湿就会变好。
3、炉甘石乳液:出汗、被蚊虫叮咬、生水痘时使用。可以止痒。
4、电解质保湿剂:防止脱水,药粉用水冲服。到医药专卖店早物开处方购买。
5、艾洛松:可以预防尿布感染和轻微的湿疹。
6、腹泻用药:宝宝腹泻时一定要注意预防脱水,必要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此时可以口服补液盐,但若腹泻较为严重、伴有呕吐、便血则应该去看医生。
7、其它医用品:体温计、纱布、棉球、绷带等,体温计最好使用钉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容易被打碎,打碎后流出的汞对人体有害。纱布、棉球、绷带等可以用来止血和包扎伤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