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秘诀(中医养生秘诀一本通PDF)
本文目录一览:
- 1、养生秘诀的要点
- 2、应该怎样去养生?老中医教我如何保持头发干燥们8个秘诀的养生方法让身体 健康10倍
- 3、中医养生妙招
养生秘诀的要点
养生秘诀的要点
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都在谈论养生,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打着“养生”旗号的保健品和机构。其实,养生既不神秘,也不复杂。中医养生只需记住8个字:“童心、指烂蚁性、龟柔、猴行”,既简单易行,又诠释了海南新生命国际抗衰老基地建筑面积养生的基本原则,即“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养生人人可为,不需要花大钱,其关键在于心态和坚持。怎么做呢?一起看。
一、中医大师的八字养生秘诀
童心:即拥有一颗儿童之心。“人之初性本善”,古人就认识到了儿童的心灵是最纯洁最美丽的,童心代表着天真无邪、充满快乐、思想单纯,并且没有成人的恶习,整天生活得无忧无虑。他们观察周围的世界,一切都是美妙和奇幻的,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期待。保持童心,能使人脱离杂念,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童心其实每个人都有,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童心就容易被现实的社会慢慢耗尽,保持童心就是让大脑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并得以休息。
蚁性:就是指人不要孤僻,并且吃饭要细嚼慢咽。蚂蚁是自然界中同类交流频繁的棚逗做一种动物,虽然不能发声,但并不妨碍它们用触角相互传递信息。在蚂蚁看来,再大的工程,只要齐心协力都能完成,可见同类之间的交往有多么重要。另外,蚂蚁的食物非常不固定,往往就地取食、不分精粗,并且蚂蚁一般饮少食微、细嚼慢咽,而它们的生命力却十分顽强。独木难成林,人在社会中生存,过于孤僻会伤身;如果与人交往,就能排忧解困。此外,中医讲究“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语也强调了暴饮暴食的危害。因此,人们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可过度节食或大吃大喝。
龟柔:指的是与人和蔼相处,不因小事动怒。乌龟被养生学家视为吉祥物,因其寿命长而被奉为祥瑞的象征。虽然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绝不能做缩头乌龟,但在一般问题上,应该像乌龟那样,有与世无争的胸襟、不求奢华的淡泊、宽怀大度的节操,一静制百动,以不变应万变。人到老年,唯有健康和家庭最为重要,名利、地位都是身外之物,完全不必较真,更不要去奢求,尽量少与他人争论,多让步,少争先,要像乌龟那样保持平静的心态。
猴行:说的是要坚持锻炼身体。猴子多动,所以身手也最为敏捷。多动是猴子的天性,人当学之。老年养生学猴行,是指要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机敏,不能老态龙钟、老气横秋。要勤于思考、勤于锻炼,随时活动筋骨。运动是健康之本,但要做到猴行,必须注意要有健康的心脏、良好的体力和无忧无虑、欢乐天真的童心。有了这些基本条件,放下年龄包袱,轻装上阵,就会拥有不老的身心。
二、中医养生防病六大观点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
”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温饱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
意志链衡观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概言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精气观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生长衰老过程,又是机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必慎房室,积精全神。
动静观
“能动能静,解以长生。”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食疗观
民以食为天。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谆谆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三、养生粥大全之养生粥
养生粥大全之夏季养生粥
1、木耳大枣粥 :香糯米150克,黑木耳30克,大枣20颗,葡萄干、冰糖适量。将木耳浸泡半天撕碎,然后用粳米、大枣煮粥,待煮沸后,加入木耳、冰糖,煮沸后成粥。此粥能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补血,补脑强心。
2、五彩虾仁粥 :糯米150克,鲜虾仁100克,嫩豌豆、玉米粒、香菇、胡萝卜各50克,精盐、葱花少许。将糯米洗净,鲜虾仁、嫩豌豆、玉米粒洗净,香菇、胡萝卜切碎,先将糯米文火煮20分钟成粥状,再放入鲜虾仁、嫩豌豆、玉米粒、香菇、胡萝卜,煮沸5分钟后即成。此粥鲜香滑润,能滋养肝肾,润燥滑肠。
3、山药枸杞粥 :粳米150克,山药200克,枸杞50克,白糖适量。将粳米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小块,文火熬煮30分钟成粥状。此粥绵软爽口,能消除疲劳、补血明目。
4、桂圆粟米粥 :桂圆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将准备好的桂圆肉洗干净后和粟米一块放进锅中煮,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圆肉性味甘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5、五谷养生粥 :荞麦、薏米、黑米、芡实、脱皮绿豆、糙米、红豆、麦仁各1大匙,红枣10粒,桂圆10粒,粳米100克。将准备好的荞麦、薏米、黑米、芡实、脱皮绿豆、糙米、红豆、麦仁等洗干净后放入水中浸泡大概两小时左右,再把桂圆去壳,红枣、粳米等洗干净后备用;将刚准备好的材料都一起放入高压锅中,放入1500ml的水盖盖压阀,等到大火喷气后再关火关火。待气全部泄光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这样三次后就可以食用了;如果是喜欢吃甜食的人群,则可以在吃的时候稍微加点糖,但在加糖的时候要注意最好是放红糖,这样才更具有补血益气的效果。
温馨提示: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心静自然凉”,这所说的就是夏季养生中的精神调养。
四、跪着也可以养生
跪膝法可引血下行,治疗各种关节炎、腰膝痛、高血压。此外,它能帮助我们减肥和防治膝盖痛、膝盖积水、膝盖骨刺、腰疼、脱发等,还能让我们的身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跪膝可预防膝盖磨损
老百姓常说的膝盖,实际上是一个关节,如果我们老做下蹲折叠的动作,就跟轴承一样会产生磨损。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没那么多了,供给膝盖的气血也少了,膝盖又总是磨损,所以特别需要气血这种润滑油,润滑油充足就没事,润滑油一少就会干磨,就会出现磨损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气血不通,不活络顺畅,阻塞了。
这时寒气再进来,在缺血的情况下再去练蹲起、爬山、走远路,膝关节只能更磨损了。这就是很多人在锻炼后膝关节越来越疼的原因。如果在膝关节已经磨损的'情况下去锻炼,会雪上加霜,越练越坏。
要保健膝关节,就是要补充并且活络这个部位的气血。治本的方法就是让它一开始就不磨损,就让新鲜血液润泽过来。而让血液过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跪膝法,跪着走!
在一个不太软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着行走,气血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膝关节处,膝关节就会因为有新鲜血液的供养,而使寒气散,积液消,肿痛可化。若有人膝关节有伤痛,那就最好先在较软的床上跪着不动,逐渐缓缓运动,很快就会适应,那时膝盖也就不痛了。
跪膝能滋养肝肾
跪膝是大补肝肾、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气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脚底,那就先引到膝关节,膝关节处气血充足,离脚底也就不远了。只要这么一跪,您就会发现气血轻而易举地跑到膝盖上来了,而且在跪着走时会发觉腰也在扭动,肾也跟着补了。中医称“膝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补肝脏的方法。
“跪膝法”与敲打左侧心包经相结合效果更好。心包经是个血液输送通道,可以给全身供血,跪膝是把血引下去,所以敲打心包经有利于引血下行。有高血压的朋友,再点揉一下肺经的尺泽穴,您会立刻感到头脑清明。
跪膝治疗“老花眼”“近视眼”
“跪膝法”加按摩后溪穴,治疗老花眼,近视眼。有人练了2周“跪膝法”,还不是每天20分钟,有时候就跪10分钟,不久他去换眼镜的时候度数下降了50度。他都30多岁了,为什么还有这样的效果?因为练跪膝法养了肝,肝主筋,而膝盖是筋之会,肝开窍于目,所以通着眼睛。
跪膝法减肥
“跪膝法”走还能减肥。跪着走把气血引到腿上去,引到膝盖上去的。女士总抱怨赘肉都在大腿上,确实,这就是一堆废物,不是肌肉。这时候我们得把新的气血引过去,让它把垃圾吸收起来排出去,所以“跪膝法”走能减大腿肥。
怎样跪膝?
“跪膝法”有二种做法:
第一种:大腿与小腿成90度,膝盖与小腿接触到地面。首先在地板上铺一条毛巾,膝盖就跪在上面,这样膝盖才不会直接碰触到地板上而感到疼痛。从来没做过的人,可能膝盖会很痛,所以刚刚开始先从1分钟、2分钟......慢慢的增加,最多做个10来分钟就可以啦。 做完结束起身时,一定要动作缓慢、注意安全。
第二种:就像日本人的跪坐,动作要求是上身、屁股、大腿重量,全部坐在小腿与后跟的凹陷处,身体微微往后倾,也是从1分钟、2分钟.......慢慢的增加,最多做个5分钟就可以了。这种方法最大的功效是拉开、伸展整个膝盖部位的筋骨,让它柔软,增强其弹位。
锻炼“跪膝走法”时,还可配合将双手掌撑地,或用十指尖撑地走。经常接受手指尖端的撞击、刺激,对于人体脑部细胞的兴奋、刺激、强化、活络十分有效。
以上方法很简单,适应症也极为广泛,腹胀的人、头痛的人、脚寒的人,失眠的人,都可试用;另外心情烦躁、焦虑不安的人,练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心里平静,头脑清晰。
应该怎样去养生?老中医教我们8个秘诀的养生方法让身体 健康10倍
现在,越慧槐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 养生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 养生 方法呢?听老中医讲每天 养生 秘诀的方法!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很快,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注重速度,有的人吃饭时,为了加快速度,会狼吞虎咽,吃一顿饭的时间甚至可以缩短到几分钟以内,这种做法对胃肠道 健康 极为不利!
1.老中医建议吃早餐的时间最好是15 20分钟
中晚餐用30分钟左右是最 健康 的吃饭时间,如果吃得太快,食物就不能被很好的咀嚼,不能让肠胃更好地消化、吸收,进而会容易伤害到食管黏膜和胃部。在吃饭的时候要做到细嚼慢咽,但是如果吃饭太慢也会有不好的影响,因为体内的消化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时间,在进食之后10多分钟以后才是消化酶活性的最佳时刻,有利于肠胃做脊对其营养进行更好的吸收。胆汁需要排出对食物进行消化,胆汁排出的含量是有限的,吃饭过慢,如果不能及时对食物进行消化,就会使脂肪产生堆积,不利于身体 健康
细嚼慢咽也有利于更好的判断是否真正的吃饱,以免摄入过量引气肥胖的现象!
2.人们常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这可是有依据的,您可别不相信。尤其是人到35以后呀,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逐渐在走下坡路,合理的饮食锻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饭后走路来不仅对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有一定的好处,对于消化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饭后不能马上去运动,饭后一小时 两小时后再进行! 另外我们走路的速度也不要过快,控制在每公里10分钟比较好!让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3.每天蹲马步2分钟
不管你免疫细胞动画片每天工作在椅子坐多久都要抽出点时间蹲上马步
蹲马步主要是为了调节“精、气、神”,在蹲马步的时候,要求凝神静气、呼吸自然,蹲得深、平、稳,以练习喉、胸、肾等器官,并使腹部、腿部肌肉绷紧,以达到全身性锻炼的目的。
4.醒后躺3分钟再起床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中风。在中风和猝死的病例中,25%左右都是在清晨起床的一刹那发病。
因此,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身,应在床上静卧3分钟后再坐起来,坐3分钟后再站立起身。“闪电式”地从卧位变为坐位,甚至下床活动,很可能会因为血压迅速变化引起脑部急性缺氧缺血而跌倒。
5.练练瑜伽让背痛少60%
美国西维吉尼亚大学的研究显示,对于有轻度或中度背痛的人,每次90分钟、每周两次的瑜伽可以让背痛减少60%,还能让抑郁指数降低56%。如果没有条件练瑜伽,平躺放松、让身体的每个部位尽量都贴着床面,也可以缓解背痛。
6.每天5分钟 眼保健操做到老
做一次眼保健操会花去你5分钟,但眼睛得到的休息,不少于一次“十一”长假。这并不是学生们的专利,从小到老,都坚持这个好习惯吧。尤其是眼保健操的最后一句,“张开双眼,请到室外活动,或眺望远处”,一定要照做。
7.每天做家务45分钟 以走1000步消耗的热量为基准,拖8分钟地板或洗15分钟盘子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因此,建议每天的日常活动量应该不少于“6000步”。
8.睡前泡脚一般情况下,泡脚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每天坚持泡脚,不仅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加快新陈代谢,祛寒除湿,缓解疲劳,促进睡眠,同时还有去除脚臭,预防脚气的作用。但泡脚的时间也不宜太长,时间太长,会使皮肤表面生褶皱,发白。当然,时间也不能太短,否则起不到 养生 的效果。泡脚前胡友的温度也不宜太高。
通常情况下,建议泡脚时水温在40度左右,泡脚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最长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另外,泡脚要每天坚持,才会对身体有。
中医养生妙招
中医养生妙招
中医养生妙招,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因为工作繁忙努力打拼,会忽视自己的身体,很多时候身体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其实在生活有很多养生的办法,为了方便大家,下面我就来分享中医养生妙招。
中医养生妙招1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 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锋森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提高睡眠质量——四大宝
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提高睡眠质量有四大法宝。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 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还有,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中医养生妙招2
1、气功养生法。 要注意练功的注意事项,切不可走火入魔。
2、神志养生法。 修德怡神、调志摄神;积精全神、四气调神。
3、行为养生法。 像膳食、起居、房事、运动、交际、休闲娱乐、旅游、沐浴等均可养生。
4、针推养生法。 使用针灸、推拿、刮痧等进行。
5、本草养生法。 即药物养生,应用银戚亩着眼于补、泻两个方面医学教|育网整理。用之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但药物不是万能的,如果只依靠药物,而不靠自身锻炼和摄养,毕竟是被动的、消极的。药物只是一种辅助的养生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应掌握如下原则:不盲目进补,补勿过偏,应辨证进补。另外,要注意盛者宜泻、泻不伤正等。
6、审仔宏因施养法。 即因地(地理环境、居住环境)、因时(年月、四季、昼夜等)、因人(即因人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职业人群、不同体表部位)区别施养。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