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紫苏叶图片(中药紫苏叶有什么功效)
本文目录一览:
- 1、紫苏长什么样图
- 2、紫苏叶和绿苏叶一样吗
- 3、紫苏是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六项一种有特异香气的草本植物。紫苏梗煲汤的功效作用有什么?
- 4、紫苏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提取方法与流程什么样子的
- 5、这是紫苏叶吗?
紫苏长什么样图
紫苏实物图如搜亩下:
紫苏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世笑森四槽,密被长柔毛。
叶阔卵形或圆形,长7-13厘米,宽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膜质或草质,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贴生柔毛,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与中脉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显突起,色稍淡;
叶柄长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长柔毛。
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紫苏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排水良好,沙质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前茬作物以蔬菜为好。果树幼林下均能栽种。
扩展资料
紫苏所含的升卜挥发油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占总量的50-60%,是紫苏油浓郁气味的主要来源。其他打外泌体的视频主要的萜烯类物质包含柠檬烯、石竹烯以及金合欢烯。
苏子成分为脂肪油45.3%,亚油酸42.6%,α-亚麻酸22.4%,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
在紫苏成分已知的化学型中,PA(主要成分:紫苏醛)是唯一在烹饪中使用的一种物质。其他的化学型是PK(紫苏酮)、EK(香薷酮)、PL(紫苏烯)、PP(苯丙素:肉豆蔻醚、莳萝油脑、榄香脂素)、C(柠檬醛)以及玫瑰呋喃中富含的一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苏
紫苏叶和绿苏叶一样吗
绿苏叶即为白苏,紫苏叶和绿苏叶不一样。
一、叶子不同
紫苏叶:紫苏叶好悔的叶子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
绿苏叶:绿苏和袜拆叶的叶子为绿色。
二、花不同
紫苏叶:紫苏叶的花通常为粉红至紫红色。
绿苏叶:绿苏叶的花通常为白色。
三、被毛不同
与紫苏叶相比,绿苏叶的被毛通常稍密一些。
四、用途不同
紫苏叶:紫苏叶通常用于药用和香料。
绿苏叶:绿苏叶除用于药用和香料外,还可用作工业唤枣原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苏叶
百度百科-白苏
紫苏是一种有特异香气的草本植物。紫苏梗煲汤的功效作用有什么?
紫苏梗煲汤的功效作用
紫苏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是一种有特异香气的草本植物。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它吧!
紫苏:性味辛、温。入肺、春谨脾经。【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
2.用于胸闷、呕恶等症: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紫苏煮水喝可以消除饮食,助消化。古人常以紫苏煮水治疗孕妇呕吐。
3、紫苏味辛臭香,煮水喝可以祛除口臭。
4、用于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紫苏辛温,能轿森皮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紫苏营养丰富,现代医学研究还证实:紫苏具有抗氧化、防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抗过敏、抗微生物、提高记忆力和改善视觉功能等保健功能,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植物。
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紫苏梗的主要作用是行气宽中,止痛,安胎。
行气宽中——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胃胀痛、胸膈堵胀感、腹胀痛、两肋胀痛,恶心呕吐;
止痛——用于胃痛、腹痛、两肋痛;
安胎——用于胎动不安。
具体应用:
腹胀痛
紫苏梗的功效和紫苏叶类似,但行气作用比紫苏叶略和缓,所以体虚者更适合用。
如《丁甘仁家传珍方选》止泻丸,以紫苏梗配薄荷、藿香、茯苓等,制为丸服,用于腹胀腹泻。
又如《保幼新编》消胀散,以苏梗配葛根、莱菔子、陈皮、白术等合用,用于小儿腹胀。
胎动不安
苏梗理气的同时安胎,所以也适合妊娠呕吐属于气滞者。
《济生方》之缩砂散,苏梗配砂仁、白术等,用于肝郁气滞所致胎动不安,腰酸腹胀,或脾胃虚弱,胎气上逆所致呕吐、恶阻、不愈饮食。
苏梗
紫苏叶能经常吃吗
紫苏,原名“苏”,别名苏子,系唇形科紫苏属植物。原产于我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长期以来,苏紫只是在农户的宅前屋后零星隙地种植,现在,紫苏的种植资源已经遍布全国20个省份。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传统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散寒鲜表,宜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虫毒之功效,历版中国药典都有记载。
紫苏全身都是宝,叶子叫苏叶,茎部叫苏梗,种子叫苏子。在临床上,苏叶、苏梗、苏子均可入药,且功效各不同。其中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紫苏梗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的功效,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效。我国已经开发的含有紫苏的中药方剂有十多种,比如藿香正气口服液(水)、通宣理肺丸、参苏丸、儿童清肺丸等。
紫苏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类、黄酮及其苷类、萜类、类脂等成分,果实主要含有油脂,其中挥发油是紫苏叶中主要的化学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具有解热镇静、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止咳平喘、抑菌抗病毒、止血、降血糖、降血脂、止呕、镇痛、镇静、抗辐射等作用。不过这些药理作用大多是动物实验,在人体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闭差索。
紫苏叶除了药用,还可作为蔬菜食用。紫苏色泽诱人,香气浓郁,可鲜叶生拌、做汤、腌菜,特别是吃海鲜时,比如包生鱼片、炖鱼、煮虾、蒸蟹、炒田螺等,都搭配一些紫苏叶。
这是因为鱼、虾、蟹这些都是属于“寒凉”食品,如果肠胃不好的话,吃了很有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的情况,也就是中医里面说的“鱼蟹之毒”。而紫苏叶性温,刚好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而且紫苏还有抗微生物的作用,搭配食用能起到“解毒”的作用。
除了紫苏叶之外,紫苏籽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紫苏籽中含大量油脂,与油菜籽含油量相当。紫苏油富含α亚麻酸。α-亚麻酸属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动物体内可直接转化成EPA和DHA,具有增强记忆力,促进胎儿和婴儿的大脑发育,改善和维持视力,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我国大多数居民膳食中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多,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少,紫苏油可改善脂肪酸摄入比例,对各种慢性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紫苏虽然浑身是宝,但毕竟有一定的药用成分,不建议经常食用,特别是对于气虚、阴虚久咳、脾虚便溏者要忌食。
紫苏是什么样子的
紫苏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膜质或草质,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
轮伞花序2花,密被长柔毛、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约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红褐色腺点,无毛,边缘膜质;花梗燃镇长1.5毫米,密被柔毛,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
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径约1.5毫米,具网纹。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扩展资料:
生长习性
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温,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
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75%-80%。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改戚、品质差。
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核段陵的地方也能生长。
这是紫苏叶吗?
【植物名】紫苏。
【别名】红紫苏、野紫苏。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芳香。茎四方形,四面有槽,直立,多分枝,绿色或红色。叶对生,有长柄,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背面紫色或淡红色,密生枝梢或肆虚谈腋生。9~10月结果,小坚果倒卵圆形,褐色,有网状皱纹,含有油质(图28)。
图28紫苏
【生长分布】生于路旁、荒坡、河坡等地。许多地区有本誉州品分布,也有些地区有人工栽培。
【药用部分】全草。
【采收季节】夏、秋两季。
【加工贮存】晒干备用。
【作用】①用鲜品扎成若干小把,浸泡于养蚌池水中,可裂碰防控蚌瘟病;②用干品50~80克,与浮萍、羊蹄草合用,煎浓汁泼洒于1米3的水体中,可起到解毒、消炎和防控温差症的作用;③人体被黄鳝咬伤,用鲜品捣烂后外敷伤口。
【注意事项】紫苏全草均有浓裂芳香气味,大量浸泡于鳝池中,会影响黄鳝正常觅食。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