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图片全图(银柴胡中药饮片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
- 2、银柴胡简介
- 3、柴胡和银柴胡有啥区别
- 4、来看看银柴胡和柴胡的10天头发能长多少厘米区别
- 5、山马扎菜是国内细胞库都有哪些什么样的
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
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以下是小社吐血整理的常用中草药图谱及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介绍,供大家欣赏、参考。另外,小社这次特意给每一种中药都附上了别名,便于大家平时灵活运用。
(前方大量图片,建议在WIFI下观看)
解表类
1、纳虚发散风寒药
生姜
别名:大肉姜、鲜生姜

白芷
别名:芳香、泽芬

防风
别名:铜芸、茴草、百枝、屏风

苍耳
别名:常思菜、地葵、道人头、猪耳、刺儿棵

羌活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

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山人参

荆芥
别名:香荆芥、假苏、姜芥、四棱杆蒿、稳齿菜

桂枝
别名:柳桂

麻黄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2、发散风热药
牛蒡子
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

升麻
别名:周麻、鸡骨升麻 、鬼脸升麻

柴胡
别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

葛根
别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条根

桑叶
别名:铁扇子、蚕叶

菊花
别名:甘菊、金蕊、真菊、药菊

薄荷
别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

泻火药
1、清热泻火药
天花粉
别名:栝楼根、花粉、白药、瑞雪

决明子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千里光、假绿豆

知母
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羊胡子

栀子
别名:木丹、越桃、山栀子、黄鸡子、黄栀子

莲子心
别名:苦薏、莲薏、莲心

夏枯草
别名:铁色草、棒柱头花、榔头乱闭草、棒槌草、牛枯草

2、清热燥湿药
龙胆
别名:陵游、草龙胆、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

白鲜皮
别名:野花椒皮、白羊鲜、北鲜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挂牛、好汉拔

苦参
别名:地槐、苦骨、穿参、牛参、地参、野槐、山槐

鸦胆子
别名:老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苦参子

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黄柏
别名:黄檗、圆柏、檗木、川黄柏

黄连
别名:川连、川黄连、姜黄连、吴萸黄连、酒连

3、清热泻火药
大青叶
别名:大青、北板根、大靛

山豆根
别名:豆根、北豆根、广豆根、苦豆根

北豆根
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

白头翁
别名:野丈人、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

白蔹
别名:白根、山地瓜、鹅抱蛋、地老鼠、猫儿卵

连翘
别名:旱莲子、空翘、空壳、落翅

板蓝根
别名:靛青根、蓝靛根

金银花
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

鱼腥草
别名:紫背鱼腥草、紫蕺

蒲公英
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

4、清热凉血药
地黄
别名:生地、生地黄

赤芍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

牡丹皮
别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

5、清虚热药
银柴胡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土参

胡黄连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别名:将军、锦纹、锦纹大黄、川军

2、润下药
火麻仁
别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线麻、山麻

郁李仁
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

3、峻下逐水药
千金子
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

巴豆
别名:巴仁、巴米、红子仁、泻果、猛子仁、巴仁

甘遂
别名:甘泽、陵泽肿、手花根、猫儿眼、胜于花

芫花
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

京大戟
别名:大戟、红芽大戟、紫大戟、将军草

商陆
别名:章陆、章柳根、见肿消、当陆

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药
川乌
别名:鹅儿花、五毒、铁毒

木瓜
别名:木瓜实、铁脚梨

草乌
别名:乌头、独白草、土附子

威灵仙
别名:铁脚威灵仙、酒草阶、黑骨头、老虎须、七寸草、牛闲草

独活
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

路路通
别名:枫实、枫草、九空子、枫草

2、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
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解

马钱子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苦实、马前

秦艽
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

桑枝
别名:桑条

3、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狗脊
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

桑寄生
别名:桃树寄生、苦楝寄生、广寄生

化湿药
广藿香
别名:土藿香、大叶薄荷、猫尾巴香、山茴香

苍术
别名:赤术、仙术、茅术、华苍术

豆蔻
别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

佩兰
别名:兰草、木香、大泽兰、女兰、香草、杭佩兰

草豆蔻
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

草果
别名:草果仁洞陪燃、草果子、老蔻

厚朴
别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

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冬瓜皮
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

赤小豆
别名:红豆、小豆、野赤豆

泽泻
别名: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水泽、如意菜、水白菜、及泻

茯苓
别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

薏苡仁
别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尿珠子

2、利水通淋药
川木通
别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

车前草
别名:当道、蛤蚂草、车轮草、铁贯草

石韦
别名:石皮、金星草、石兰、石剑、石背柳

灯心草
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

3、利湿退黄药
垂盆草
别名:半枝莲、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狗牙齿、鼠牙半支、白蜈蚣

金钱草
别名:神仙对坐草、蜈蚣草、黄疸草

茵陈
别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

虎杖
别名:苦杖、斑杖、花斑杖、紫金龙、酸汤杆、山大黄、阴阳莲

温里药
丁香
别名:母丁香、公丁香、雄丁香

八角茴香
别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

小茴香
别名:土茴香、谷茴香、草茴香、谷香、小茴、小香、香丝菜

花椒
别名:秦椒、蜀椒、巴椒、川椒

肉桂
别名:桂树、牡桂、玉桂、紫桂、大桂、桂皮

干姜
别名:白姜、干生姜、均姜、药姜

吴茱萸
别名:食茱萸、吴萸、气辣子、曲药子

附子
别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高良姜
别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膏良姜

理气药
刀豆
别名:刀豆子、关刀豆、刀巴、马刀豆

土木香
别名:青木香、祁木香、玛奴、新疆木香

大腹皮
别名:槟榔皮、大腹毛、槟榔衣、茯毛

川楝子
别名:金铃子、仁枣

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云木香、广木香

乌药
别名:台乌药、香叶子树、白叶柴、青竹香、铜钱树、白背树

佛手
别名:佛手柑、密罗柑、五指柑、手柑

陈皮
别名:橘皮、橘子皮、广橘皮、红皮

枳壳
别名:川枳壳、江枳壳、湘枳壳

枳实
别名:鹅眼枳实

香附
别名:香附米、莎草根、三棱草根

香橼
别名:钩橼子、香橼柑

薤白
别名:薤根、薤白头

消食药
山楂
别名:鼠查、棠球子、赤爪实、山里红果

麦芽
别名:大麦芽、大麦蘖、麦蘖、大麦毛

莱菔子
别名:萝卜子

驱虫药
苦楝皮
别名:楝木皮、楝树枝皮、楝皮、楝根皮

南鹤虱
别名:野胡萝卜子、鹤虱、窃衣子

使君子
别名:留求子、史君子、五棱子、君子仁、索子果

槟榔
别名:大腹槟榔、大腹子、槟榔子、橄榄子、槟榔玉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大蓟
别名:鸡项草、野红花、将军草、马蓟、虎蓟、刺蓟、山萝卜、牛口刺

地榆
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黄瓜香、绵地榆、红地榆、马猴枣

侧柏叶
别名:柏叶、丛柏叶

槐花
别名:槐蕊、槐米

2、化瘀止血药
三七
别名:山漆、金不换、参三七、田三七、田七

茜草
别名:茹芦、茜根、活血丹、小活血

蒲黄
别名:蒲花、蒲草黄、蒲厘花粉、蒲棒花粉

仙鹤草
别名:龙头草、金顶龙芽、刀口草、狼牙草

3、收敛止血药
白及
别名:白芨、甘根、呼良姜、白及子、白鸡儿

4、温经止血药
艾叶
别名:艾蒿叶、家艾叶、艾草

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药
川芎
别名:西芎、山鞠穷、香果、小叶川芎

延胡索
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

郁金
别名:马莲、黄郁

姜黄
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郁金

乳香
别名: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天泽香

泽兰
别名:地笋、地石蚕、蛇王草、草泽兰

没药
别名:末药

2、活血调经药
川牛膝
别名: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肉牛膝

王不留行
别名:奶米、大麦牛、王母牛、留行子

丹参
别名:山参、红根、紫丹参、赤丹参、血生根、血参

红花
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桃仁
别名:白桃、毛桃、红桃

益母草
别名:益母、茺蔚、野天麻、地母草

鸡血藤
别名:血龙藤、九层风、血筋藤、紫梗藤、血凤藤、大血藤、过岗龙

3、活血疗伤药
骨碎补
别名:猴姜、石毛姜、过山龙

苏木
别名:苏方木、棕木、赤木、红赤木、红柴

4、破血消症
马钱子
别名: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眼、大方八、马钱树,马钱科、马钱属乔木

三棱
别名:荆三棱、光三棱

莪术
别名:蓬莪术、蓬术、广术、青姜

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药
天南星
别名:虎掌、南星、蛇芋、野芋头

化橘红
别名:柚皮橘红、化州橘红、柚子皮

白前
别名:石蓝、嗽药、鹅管白前

半夏
别名:水玉、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叶半夏、三步跳

芥子
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

旋覆花
别名:金线花、夏菊、满天星、金盏花、猫耳朵花

2、清热化痰药
川贝母
别名:贝母、川贝、勤母

瓜蒌
别名:栝楼、药瓜、吊瓜

胖大海
别名:大洞果、安南子、胡大海、通大海、大海

前胡
别名:土当归、水前胡、野当归

桔梗
别名:梗草、苦桔梗、大药、铃铛花、尚头花、苦菜根

浙贝母
别名:浙贝、象贝母、大贝母、元宝贝、珠贝

昆布
别名:海带、江白菜

竹茹
别名:蛤壳、瓦屋子、花蚬壳

3、止咳平喘药
马兜铃
别名:兜铃、水马香果

白果
别名:鸭脚子、灵眼、佛指柑

百步
别名:嗽药、百条根、山百根、药虱药

桑白皮
别名:桑皮根、桑根白皮、桑皮、白桑皮

款冬花
别名:冬花、款花、艾冬花、九九花

罗汉果
别名:假苦瓜、光果木鳖、拉汉果

安神药
合欢皮
别名: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

远志
别名:棘菀、细草、光棍茶、细叶远志、小草、小草根

柏子仁
别名:柏实、柏子、侧柏子

酸枣仁
别名:枣仁、酸枣核

平肝熄风药
罗布麻叶
别名:茶叶花、泽漆麻、野茶叶

蒺藜
别名:旁通、屈人、止行、刺蒺藜、硬蒺藜

天麻
别名:赤箭芝、独摇芝、离母、赤箭、明天麻

钩藤
别名:大钩丁、双钩藤

开窍药
石菖蒲
别名:山菖蒲、药菖蒲、金钱蒲、水剑草、石蜈蚣、九节菖蒲

补虚药
1、补气药
甘草
别名:国老、美草、甜草根、粉草、乌拉尔甘草

人参
别名:人衔、土精、棒棰、圆参、山参

大枣
别名:红枣、干枣、良枣

山药
别名:山芋、怀山药

白术
别名:冬术、山芥、于术、浙术

党参
别名:黄参、狮头参、中灵草

黄芪
别名:绵黄芪、独根、二人抬

2、补阳药
巴戟天
别名:鸡血藤、兔儿肠、鸡肠风、猫肠筋

肉苁蓉
别名:地精、大芸

杜仲
别名:思仙、木绵、丝连皮、丝棉木、玉丝皮

补骨脂
别名:破故纸、怀故子、川故子

蛇床子
别名:野茴香、蛇米

淫羊藿
别名:箭叶淫羊藿、心叶淫羊藿、仙灵脾

3、补血药
白芍
别名:白芍药、金芍药

当归
别名:马尾归、秦归、云归、西当归

首乌藤
别名:夜交藤、田猪头、铁称陀

4、补阴药
牛膝
别名:怀牛膝、杜牛膝、牛盖膝、牛筋

石斛
别名:林兰、杜兰、千年竹、黄草

麦冬
别名:寸冬、韭叶麦冬、麦门冬、寸麦冬

百合
别名:白百合

收涩药
五味子
别名:五梅子、山花椒、五味

五倍子
别名:文蛤、木附子

肉豆蔻
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

罂粟壳
别名:米壳、粟壳

莲子
别名:水芝丹、莲实、莲蓬子

芡实
别名:水鸡头、鸡头实、鸡头子
银柴胡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银柴胡的别名 7 来源 8 原植物形态 9 产地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生药性状 12 性味归经 13 银柴胡功效与主治 14 银柴胡的用法用量 15 银柴胡的化学成分 16 银柴胡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6 浸出物 16.7 银柴胡饮片
16.7.1 炮制 16.7.2 性味与归经 16.7.3 功能与主治 16.7.4 用法与用量 16.7.5 贮藏
16.8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银柴胡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银柴胡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银柴胡
1 拼音
yín chái hú
2 英文参考
radices stellariae dichotomae [朗道汉英字典]
starwort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嫌陪斗]
stellariae 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anceolate starwort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tarwort [湘雅医学专业词乱纳典]
Radix Stellar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芹磨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arwort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银柴胡
银柴胡为中药名,出《本草纲目》。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 的干燥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Stell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starwort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银柴胡的别名
牛胆根、沙参儿。
沙参儿、土参[2]。
7 来源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 的干燥根[1]。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gypsophiloides Fenzl.的根[2]。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dichotoma L. var.lanceolataBunge的根。
8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簇生,数回叉状分枝,节稍膨大,密被毛茸。叶对生,披针形,上面疏被毛或几无毛,下面被短毛。聚伞花序,花梗细,有柔毛;萼片5,披针形,边缘白色,膜质;花瓣5,白色,与萼片近等长,先端2裂;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丝状。蒴果近球形,熟时先端6裂。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干草原或石缝中。
9 产地
银柴胡主产陜西、甘肃、宁夏、内蒙古[2]。
10 采收与初加工
8~10月挖根,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11 生药性状
根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1~2.5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具孔状凹陷,习称“沙眼”。顶端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茎痕,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12 性味归经
银柴胡味甘、苦,性凉;入肝、胃经[2]。
13 银柴胡功效与主治
银柴胡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银柴胡具有清热凉血,退虚热的功效,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虚热引起的吐血、衄血、崩漏[2]。
14 银柴胡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2]。
15 银柴胡的化学成分
银柴胡含呋喃酸、6,8双C半乳糖基芹黄素(6,8-di C galactopyranosylapigenin)、汉黄芩素及6c 半乳糖基异野黄芩素(6 C galactopyranosyl isoscutellerein)等。性味性微寒,味甘。
银柴胡含皂苷、菠菜甾醇、银柴胡环肽Ⅰ、下豆甾烯醇葡萄糖苷等[2]。
16 银柴胡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银柴胡
Yinchaihu
STELLARIAE RADIX
16.2 来源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1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栽培品于种植后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和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径0.6~1.2cm。表面浅棕黄色或浅黄棕色,纵皱纹细腻明显,细支根痕多呈点状凹陷。几无砂眼。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折断面质地较紧密,几无裂隙,略显粉性,木部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味微甜。
16.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至10余列。栓内层较窄。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以射线细胞中为多见。
(2)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浸渍1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微紫色的荧光。
(3)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在27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16.5 检查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 K)。
1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16.7 银柴胡饮片 16.7.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6.7.2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归肝、胃经。
16.7.3 功能与主治
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16.7.4 用法与用量
3~10g。
16.7.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6.8 出处
柴胡和银柴胡有啥区别
1、性质不同: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2、长度不同:银柴胡根呈类圆柱形,长15-40cm,直径l-2.5cm,支根多已碎断。柴胡呈态纳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 ,直径0.3~0.8cm。
3、性状不同:柴胡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银柴胡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射线与木质部束相间而致)。气微味淡,略甘。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帆和没。
2、柴胡与皂荚、女莞、藜芦相克。
3、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4、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者、抑郁症者及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柴胡轻清气薄,升散而燥,故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口舌糜烂者忌长期大量服用柴胡。柴胡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故低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大量或长期应用该棚亩制剂,柴胡可升高血糖,糖尿病用户慎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柴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胡
来看看银柴胡和柴胡的区别
中药是我干细胞美容一针的价格百龄干细胞.在那里们中医的精华所在,很多的中药材名字都是只差一个字,但是在很多的方面都是存在着不一样和区别的。银柴胡和柴胡其实两种中药,而且在功效和作用上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所以我们是需要很好的了解一些它们的不同的,一起来看看吧。
柴胡,又名山菜,二月生苗,七月开花,茎为青紫色,根为淡红色,叶子像竹叶、麦冬叶,但是柴胡叶子比较短小。中医认为,柴胡味苦,性平,无毒,具有祛除寒邪之气、下气消食、润心肺、益气力、润肤、益精的功效,能治疗阳气下陷、月经不调、健忘等症。
1、生长习性不同
对于银柴胡和柴胡,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的生长习性不同的,银柴胡多是生长在干燥的薯闷草原和山坡石头缝隙中,而且是喜欢比较喜欢温暖又凉爽的气候,是比较的耐寒的,但是在积水比较多的话就比较难以生长。柴胡它比较喜欢在湿气重的环境中,不耐寒,但是在雨季反而生长的恩很好,所以从生长习性我们可以看到银铅信柴胡和柴胡的区别中最不同的一点。
2、外形不同
银柴胡和柴胡虽然在槐手轮名称上的差距很小,但是它们外形的差别是非常的大的。银柴胡它高20-40厘米,顶端有很多根茎残留的地方,而且它的上面是绿色的,旁边的枝叶比较稀疏。而柴胡它是呈现藤蔓的形状生长的,开出的花呈现黄色。当然更加重要的是银柴胡和柴胡的区别在于柴胡主要是在秋季进行采摘的,而银柴胡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银柴胡和柴胡的区别了,这两者在治疗疾病的用法和功效是存在着区别的,所以我们是需要很好的了解的,我们在服用中药材的时候一定是要咨询相关的医生,不要过量的服用,两者也是不能够混在一起服用的。
山马扎菜是什么样的
银柴胡,俗称山马扎菜,亦药亦蔬,是烟台地区也既胶东半岛一带所产的一种山野菜。是人们喜欢吃的野菜之一,是一味辛凉解表的中药,春夏季节在山坡、地边都是,可以吃鲜品,同时采摘晒干以备冬季用。黄豆伍春含糖量低,李橘简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是糖尿病患者的美味、良药。
山麻楂一般在开春的时候,几场春雨过后,它就一簇一簇地生出很多的嫩梗,每根梗的上面哪裤生出对称的两片叶子,尖尖的,继续长下去,又会长出两片对称的嫩叶,和下面的两片交错着,翠绿翠绿的,由于它比一般的杂草发芽早,在一片枯黄当中很好看的样子。
山麻楂的味道稍苦,长大了变老了其实就是一堆野草。
扩展资料
山麻楂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水的功效。每100克山麻楂鲜嫩茎叶中含粗纤维0.9克、蛋白质2.6克、糖类3克、磷56毫克、铁1.9毫克、维生素B0.13 毫克、维生素 C25毫克、胡萝卜素2.23毫克、可消化钙85毫克。
多用来包饺子,因其味道微苦,个人口味不同,喜爱程度也不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山麻楂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