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健康养生

射干麻黄汤功效与作用(射干麻黄汤方剂歌诀)

max2023-05-20健康养生79

本文目录一览: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除痰邪、缓解咽喉不适。

射干:花序顶生,叉状分枝,每分枝的顶端聚生有数朵花;花梗细,长约1.5厘米;花梗及花序的分枝处均包有膜质的苞片,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花橙红色,散生紫褐色的斑点,直径4~5厘米;花被裂片码枣判6,2轮排列,迟改外轮花岩尺被裂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内轮较外轮花被裂片略短而狭。

寒哮……射干麻黄汤

人类在近几十年发展得非常迅速,这有好也有坏,好的方面是生活越发方便快捷,生活水平有了很大地提高。不好的则是现在环境污染很严重,各种污染物充斥在大气中,这导致了人们的身体素质直线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周围患上哮喘的人数量越来越多。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发作时症状比较严重,会出现喉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的情况。哮喘其实分很多种证型,有“热哮”、“冷哮”、“虚哮”等,不过此时正值冬天,寒邪之气较盛,所以今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冷哮”。

“冷哮”的具体主症表现为喉中哮鸣如青蛙叫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略有咳嗽,但痰少咯吐不爽,痰液性质为色白而多泡沫。除此之外,还伴背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晦青等。

提到哮喘这样的呼吸道疾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没错,就是肺,而提到肺则会想到另一种常见的病理产物——痰饮。哮喘地发作其实和痰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诊断自己到底是不是冷哮,就要从内在的痰饮和外在的症状进行联系辨证才行。例如喉中哮鸣如青蛙叫声,大多是因为哮喘患者 体内的痰饮基本都聚集在肺部,平时倒也相安无事,但是一遇到刺激,这些痰饮就会随着气而上升。人的气道经络本就狭窄,一旦痰饮再跟着凑热闹,那上不来气、哮喘频发也是意料之中了。如果不好理解,也可以把潜藏在肺脏中的痰饮想象成肺泡里的积水,您想您一呼吸,肺里的水也跟着上下翻飞,喉咙里自然就会有咕噜咕噜的声音,所以张仲景管这种声音叫“水鸡声”,也就是青蛙的叫声。

除此之外,背冷也可以作为诊断此病的依据之一。因为《丹溪心法》中曾说:“背心一片常为冰冷,皆痰饮所致。”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肺部的位置比较靠近背心,所以当痰饮阻滞肺经时,津液气血等物质会运行不畅,加上寒邪入体、肺部虚寒,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背部发冷的情况。另外,大家也可以通过痰液的性质来区别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冷哮的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比较清稀的,而且泡沫较多,一旦落地则会化为水状;还有一种痰是吐出来之后就好似鸡蛋裂高谈清,较明亮清澈,这两种痰都属寒痰。

造成冷哮的病因有不少,但大多都是老生常谈,不过切不可因为这样就粗心大意,这就要求我面部过敏怎样护理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预防邪气侵袭和远离过敏源。另外饮食也需要多注意,因为肥甘厚腻是最容易滋生痰饮的。还有要注意心情愉快,因为过激的情绪会影响脏腑的正常工作,没必要为了琐事而让自己生病。最后就体虚和得了大病之后念慎的人,要多注意休养,否则这类人群最易感病。

治疗冷哮的药物除了我们原来讲过的小青龙汤之外,射干麻黄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两个方剂皆能温肺化饮、止哮平喘,不过前者解表散寒,用于表寒里饮,寒象较重者;而后者降逆平哮的能力比较突出,多用于哮鸣咳喘,表证不著者。简而言之就是您觉得自己咳嗽、喘息憋闷严重,那射干麻黄汤是您不二的选择,但如果您头痛、形寒怕冷等表证比较严重,就可以选择小青龙汤。再补充一句,射干麻黄汤的中成药叫寒喘丸,由于跟原方名字有较大出入,所以很多人会忽略掉。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对新的方剂不太熟悉,不过不要紧,接下来我准备讲讲以前为家里人用射干麻黄汤调理身体的例子,这样能方便大家理解。

医 案

有一年我阿姨因为心律不齐住院手术,我很是担心,因为我阿姨身体素来不好,而且有哮喘史,我非常害怕阿姨术后会恢复不好导致旧病复发。不过我暂时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暗暗祈祷,希望不会出现状况。

当我接到阿姨康复出院的消息之后,我第一时间便打电话过去。刚接通就听到了一阵阵咳嗽的声音,我当下心里一紧,便问是否是哮喘犯了?我阿姨一看也瞒不住我,就说犯了能有一段时间了。其实这种情况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毕竟我阿姨的身子骨本来就虚,这一手术肯定会大伤元气,哮喘也会趁身体虚弱之际发作。

我连忙问具体有什么症状,我阿姨便详细地说了说,具体表现为心悸10余天,经常失眠,术后咳喘严重,喉咙中偶有哮鸣音,痰多色白而黏,每日需要用气雾剂1次,如果不用药控制的话只能用高枕才可以睡着,而用药后则可平卧,饮水多,汗出多,肆碰盗汗,不恶寒,纳差,大便不成形,苔白根腻,脉细数弦。

我简单地整理一下思路便说:“阿姨,你这是手术完之后体虚,又让寒气入体,把你体内剩余的痰饮给勾起来了,不过不要紧我给你开个方子:射干10克,炙麻黄10克,姜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炙甘草6克,细辛6克,陈皮30克,生石膏45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回去使用这个方子的时候,要先将麻黄煮沸,然后去掉上面的沫子,随后再一起煎煮,然后每天分三次,在汤温热的状况下服用,先喝一个礼拜,然后看情况再说。”

时间转眼来到一个礼拜之后,我阿姨打来电话跟我贺喜说哮喘好了大半,忙问我这是什么方子,这么神奇?我不好意思地说其实这是经方射干麻黄汤,我只不过根据你的情况加减了一下。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卷上,为祛痰剂,具有温肺化饮、下气祛痰的功效,主治冷哮证。射干麻黄汤原方为:射干9g、麻黄12g(炙)、生姜12g、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g、五味子12g、大枣7枚、半夏12g,我只不过加了石膏和陈皮两味药而已。

接着我又解释方中麻黄的作用主要是宣肺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平喘,而射干主要起的是泻肺降逆,利咽散结,祛痰化饮的作用,所以这两者是君药。而你这种症状是寒饮内盛,所以应该用细辛温肺化饮,温宣肺气。肺的功能主宣降,以款冬花宣肺化饮止咳,紫菀泻肺止咳,降逆祛痰,温化寒饮,调畅气机,紫菀与款冬花相配,一宣一降,调理肺气再好不过。然后半夏和生姜主要取的是降逆化痰的作用,算是对上述诸药的一种补充。又因为你常年咳嗽加上手术过后需滋阴补气养血,所以用一些大枣和五味子来帮助恢复。不过,你咳喘痰多、纳差便溏比较严重,但是寒证不重,加上饮水多、自汗盗汗等症状,我猜测你是表寒里热之症,可以用射干麻黄汤方证,不过我加了石膏清热,陈皮化痰,算是稍微改了改,比较符合你的情况。

听完我的长篇大论之后,我阿姨笑骂着说道:“还是你这小鬼机灵,命你放假赶紧回来,请你吃大餐。”我笑着答应,听到我姐要挂电话,我连忙说:“阿姨,你买点寒喘丸巩固一下,别再复发了!”

等我放假赶到家里的时候,我阿姨俨然一副神气充足的样子,看来病是真的好了。其实,学医的动力就是如此,看到家人朋友身体健康、笑容常住,就会觉得学医真是一件幸事。

何坤医生

小青龙汤和射干麻黄汤的比较

小青龙汤方歌: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射干麻黄汤方歌: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庆察橘宣肺;

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誉团菀半夏加五味。

小青龙汤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

射干麻黄汤组成:麻黄、细辛、五味子没枣、生姜、射干、紫菀、冬花、半夏。

两者区别:射干麻黄汤是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减桂枝、芍药、甘草加入射干、冬花、紫菀祛痰止咳。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射干麻黄汤: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射干是什么药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射干是一味中药,那么射干是什么药?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分别是什么?射干御饥渣的用法用量分别是什么?下面就和爱秀美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射干是什么药

射干,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射干的药用部分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春、秋采挖,除去泥土,剪去茎苗及细根,晒至半乾,燎净毛须,再晒干。

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长约3~10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有黑褐色斑,有斜向或扭曲的环状皱纹,排列甚密,上面有圆盘状茎痕,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颗粒状。气微,味苦。以肥壮、肉色黄、无毛须者为佳。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主咽喉肿痛;咳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癓瘕;痈肿疮毒。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

陶弘景:疗毒肿。

《珍珠囊》:去胃中痈疮。

《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

《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肢悉

《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射干的用法用量

3-10g。

使用注意: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形或长条形的薄片。外表皮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可见残留的须根和须根痕,有的可见环纹。切面淡黄色或鲜黄色,具散在筋脉小点或筋脉纹,有的可见环纹。气微,味苦、微辛。

相关论述: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2.《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3.《本草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翣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镇悄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症瘕自除矣。”

射干麻黄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射干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5 备注 6 摘录 7 《金匮》卷上

7.1 方名 7.2 射干麻黄汤的别名 7.3 组成 7.4 主治 7.5 射干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7.6 射干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7.7 各家论述 7.8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射干麻黄汤

1 拼音

shè gàn má huáng tāng

2 处方

射干9克 麻黄12克 生姜12克 细辛紫菀 款冬花各9克 五味子3克 大枣7枚 半夏9克

3 功能主治

宣肺散寒,化饮止咳。治外感风寒,痰饮上逆,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

4 射干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上九味,以水12升,先煎麻黄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5 备注

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并为君药,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饮,共为臣药,紫菀、款冬花温润除痰,下气止咳,五味子收敛耗举团散之肺气,均为佐药;大枣益脾养胃,为使药。诸药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饮止咳之功。

6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7 《金匮》卷上 7.1 方名

射干麻黄汤

7.2 射干麻黄汤的别名

紫菀散、麻黄射干汤

7.3 组成

射干13枚(一法3两),麻黄4两,生姜4两,细辛3两,紫菀3两,款冬花3两,五味子半升,大枣7枚,半夏(大者,洗)8枚(一法半斤)。

7.4 主治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7.5 射干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先煎麻黄2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升,分温3服。

7.6 射干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①哮症《浙江中医杂志》(1980;3:123):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哮症12例,均属寒饮正凳橘为患。治疗后,5例3年随访未见复发;3例2年随访也得到控制;另4例治后复诊1次,复发轻微,续服原方3剂而愈。②小儿外感咳嗽《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2:53):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71例,均获痊愈,其中服药23剂者50例,34剂者14例,56剂者7例。典型病例:刘某,男,3岁半。发烧2天,无汗,流清涕,咳嗽气紧,喉中痰鸣,有时咳吐清痰,口不干,舌微红,苔白薄,脉浮紧。处方:麻黄6g,射干、紫菀、冬花各9g,法夏5g,细辛1g,五味子、甘草各3g,生姜1片,大枣1枚,石膏20g。2剂后复诊:母述于回家当天,粗伍共服药6次,半夜汗出,烧退,次日咳嗽气紧明显减轻,喉中痰鸣较发时少大半,其舌质稍红,苔微黄。上方去生姜、大枣,加鱼腥草30g。后随访痊愈。

7.7 各家论述

①《千金方衍义》:上气而作水鸡声,乃是痰碍其气,气触其痰,风寒入肺之一验。故于小青龙方中,除桂心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而加射干、紫菀、款冬、大枣。专以麻黄、细辛发表,射干、五味下气,款冬、紫菀润燥,半夏、生姜开痰,四法萃于一方,分解其邪,大枣运行脾津以和药性也。②《金匮要略心典》: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气;麻黄、细辛、生姜发邪气;半夏消饮气。而以大枣安中,五味敛肺,恐劫散之药并伤及其正气也。

7.8 附注

紫菀散(《普济方》卷三八七)、麻黄射干汤(《不居集》上集卷十五)。本方改为丸剂,名“射干麻黄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古籍中的射干麻黄汤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二]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五合,去滓,分温再服。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注】咳逆上气,谓咳则气上冲逆也。上条...

《高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耶。方药云乎哉。十二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方射干(三两)麻黄(四两)半...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六节·夹哮伤寒

数者。风寒夹热哮痰火也。【治】冷哮痰喘。先用射干麻黄汤。以发表散寒为主。送下冷哮丸(麻黄、川乌、细...

《金匮要略方论》:[卷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去滓,分温再服。6.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方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

《金匮要略浅注》:[卷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