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物细胞储存的概述文章正文

干细胞引起白血病的机制

生物细胞储存的概述 2023年07月05日 01:42 90 im

  

干细胞引起白血病的机制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一般是由骨髓生成的造血干细胞(各类血细胞的“母细胞”)发生异常而引起。干细胞是身体中最基础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成各种细胞的能力。如果干细胞发生了异常,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其中包括白血病。

  

1. 遗传突变

  遗传突变是白血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存在于干细胞中的遗传变异可以使干细胞转变成白血病细胞。较常见的遗传突变是染色体异常,即染色体的排列、数量或结构发生了改变。例如,染色体上的某些位点出现重复或缺失,或者两条染色体的互换片段发生了互换。这些突变导致干细胞发生增殖异常,从而演变为白血病细胞。

  

2.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功能异常。在干细胞中,有些突变使得一些基因活跃度增强或减弱,使得细胞增殖异常,最终转变为白血病细胞。举例来说,C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干细胞具有Philadelphia染色体,造成ABL与BCR基因融合,表达出ABL-BCR融合蛋白,导致细胞增殖和分化不良。这种蛋白质的生成在正常条件下是不存在的。

  

3. 其他类型的突变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突变,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突变也可能引起白血病,如下:

  

  1. 上调或下调特定基因,从而导致细胞异常分化;
  2. 干细胞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
  3. 调节干细胞与其它类型细胞相互作用的元件发生异常。

4. 干细胞对于治疗的意义

  上述突变类型决定了白血病干细胞的恶性特征。由于白血病的起源和发生都源于造血干细胞,因此白血病的治疗通常会重点针对这个干细胞群体。如果仅仅杀死白血病细胞而留下干细胞,白血病患者就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复发。因此,通过了解白血病干细胞的分子学途径,可以更好地开发针对白血病干细胞的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干细胞引起白血病的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不同的突变类型。进一步研究白血病干细胞的分子结构与途径,有助于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 干细胞 白血病 细胞

发表评论

细胞储存网细胞储存网是一个专注于介绍生物细胞储存的网站。我们提供最新的细胞储存技术、储存器材、储存服务等信息,为广大生物科研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帮助和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细胞储存的技术,保护和保存珍贵的生物资源。无论你是从事生物研究的科学家,还是对生物学感兴趣的学生,都能在细胞储存网找到有用的信息和资源。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30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