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血样集中采集
造血干细胞血样集中采集
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能够不断产生新的血液细胞。因此,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可以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血样集中采集?
造血干细胞血样集中采集,简称“造血干细胞采集”,是指采集捐赠者自身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然后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将其高浓度集中起来,以便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
造血干细胞采集一般分为两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和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是通过促进干细胞从骨髓中进入外周血,然后采集该部位的血液。而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则是采用侵入性的手术方式,直接从骨髓中取出造血干细胞。
为什么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造血干细胞采集通常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以及某些遗传性血液疾病。在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捐赠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替代其原有的异常细胞,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另外,造血干细胞采集也可以用于在化疗或放疗后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会被移植回患者体内,帮助其恢复体内正常血液细胞的生成,提高生命质量。
如何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造血干细胞采集通常需要先进行志愿者的排异与相容性检测,以避免移植出现免疫排异反应。排异与相容性检测是由志愿者口腔黏膜上刮取细胞样本,进行相应测试,最后得到相关数据并进行匹配。
如果匹配成功,采集之前还需要对捐赠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没有输血史、传染病和合成器障碍等情况。接下来就可以开始采集了。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一般需要使用药物促进干细胞从骨髓中进入血液,并在掌心或手臂静脉上穿设一根称为动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在处理后直接采集静脉血。采集过程持续4-6小时,每隔一段时间会向捐赠者补充生理盐水以保护其生命体征的平稳。
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则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并在捐赠者的后臀骨中穿设一根捐髓针,通过无菌的破坏性操作,从骨髓中采集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可以让捐赠者舒适地卧床休息,一般持续1-2小时。
造血干细胞采集后还需要做什么?
采集后得到的造血干细胞需要经过处理,以便从其他血液成分中分离出来,形成高浓度的造血干细胞集中物质。处理后的样本可以冷藏保存在液氮冷冻器中,用于患者移植时使用。
如果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则采集后几天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头晕、反胃等不适反应。这很正常,因为采集过程中会给捐赠者输送大量的液体和某些化学剂。虽然不适会自行消失,但建议还是要多休息,并按照医师的指示服药,以缓解不适。
结语
造血干细胞采集作为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采集过程有些繁琐,但是相信这种治疗手段能够为患者带来希望,并让其重获新生。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