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 综述
造血干细胞移植综述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白血病、其他恶性肿瘤和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手段。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将患者体内的或来源于供者的干细胞经特殊处理后输入患者体内,使其定植于骨髓与/或外周血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2.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
(i) 根据供者分类: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
(ii) 根据移植来源分类:骨髓移植(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和脐带血移植(CBT)。
3. 治疗适应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很多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遗传性疾病等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
(i)ASC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实体瘤等。
(ii)Allo-SC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非何杰金淋巴瘤等。近年来,还有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对于其他疾病的治疗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比如恶性实体瘤如乳腺癌等,以及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和代谢障碍等。
4. 移植前评估和准备
因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复杂的治疗,患者在进行移植前要接受一系列的评估和准备,这些评估和准备包括:
(i)移植前的检查:包括骨髓或外周血的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ii)免疫抑制治疗:需严格控制患者的免疫反应,以避免造成体内的免疫反应与移植物之间的排斥反应。
(iii)供者筛选:对异基因供者需要进行HLA匹配,因为HLA是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对于移植物和宿主之间的免疫上触发非常重要。匹配程度越高,移植成功率越高。
5. 移植后监护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监护是极为关键的,通常由专业的移植团队来进行。具体内容包括:
(i)预防和治疗感染:移植后的患者防范感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感染对其恢复期及生命安全有很大影响。
(ii)移植物排斥反应:用抗HLA抗体治疗移植物排斥反应通常可改善移植物与受者之间存在的不兼容问题。
(iii)移植前后放疗/化疗造成的并发症:治疗白血病或其他肿瘤通常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这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以引发肝、肺、心脏等部位的损害。
6. 移植后的监测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状态,包括如下方面:
(i)外周血细胞计数:采用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移植后一段时间内外周血细胞的计数会明显降低,当计数低于最低值时,称为“血谷”。
(ii)疾病复发情况:对于骨髓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大的风险是疾病的复发。因此,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iii)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移植物排斥反应,由于患者免疫系统攻击异体移植物产生的病理生理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7. 治疗效果与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长期疗效显著,尤其在病情较早时进行移植,成功率更高。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i)移植物排斥: 对于异基因移植,移植物排斥是一个常见的风险。
(ii)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反应):是一种移植物排斥反应,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iii)移植失败: ASCT、PBSCT或CBT可能会由于技术或其他原因导致移植失败。
(iv)其他并发症: 如急性肺损伤、颅内出血、输注反应等,与此有关的治疗措施应当及时给予。
8. 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