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捐献干细胞事迹范文
民警捐献干细胞事迹
在社会上,警察一向被称为“铁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着社会,维护着安宁。然而,在这个社会上,有些警察不仅仅是“铁人”,还有一份感人肺腑的善举——捐献干细胞。
1.案例1:赵警官
赵警官今年29岁,是某市警局的一名民警。在2017年的一次抽血常规检查时,检查发现他携带着一种非常少见的HLA血型基因。HLA是关键性的组织配型分子,是干细胞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经过专业医生的检查和咨询,赵警官决定捐献自己的干细胞,为需要干细胞治疗的患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捐献的过程并不简单。赵警官将每天进行康复训练,以使自己更适合捐献。他需要接受多次穿刺抽取骨髓的痛苦,又要忍受长达六个小时的回采过程,整个过程都非常辛苦。
然而,赵警官并没有放弃。他将自己捐献干细胞的事迹告诉了自己的家人、同事和朋友,力图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希望也能从中获得一份宝贵的帮助。
2.案例2:张警官
在李警官眼中,他的好朋友张警官是一个战斗机,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了捐献干细胞而进行了多少次的输液和补钙。当救援突发事件时,他用自己那锤炼多年的体魄,协助其他人组成了一个救援小分队,帮助了整个社区25户的居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就是因为张警官从未退缩面对困难和风险,他被江苏省委给予了集体嘉奖和表彰。
3.案例3:王警官
王警官,是广州市警局的一员。在2016年,他受到了武汉市志愿者协会的邀请,参加了一次干细胞捐献活动。检查结果表明,他能够为一名有一定物匮产业的女性提供帮助。于是,他决定投入这个事业,为她进行干细胞捐献手术。
捐献过程极其缓慢而艰辛。首先,王警官要进行肝检,尽管整个过程可能会失去一些鲜血,但他坚信这是值得的。之后,他抽血送到深圳的华南造血干细胞库,等待有需要的人使用。最后,王警官在手术中进行了疼痛、疲劳的长期抗争,但决没有退缩。他最终以超过90%的干细胞移植成功率成功救治那名女性,为她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4.案例4:李警官
李警官是北碚区电警大队的一名普通警察,这一天,他带着妻子一起去验血,结果发现自己有配型适合留学生的干细胞。在听取了医生和家人的意见后,李警官毫不犹豫地决定捐献干细胞。
与前面案例的民警不同,李警官并没有受过高强度的锻炼,加上手术本身的风险,手术后的恢复也不是那么容易。但他依然认为,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捐献的利大于弊。经过了一个月的配型等待,干细胞移植成功了,李警官为需要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带来了光明。
5.案例5:赵警员
赵警员是2021年7月中国警察捐献干细胞top10人中的一名。他与收治的中国胰岛细胞移植患者黄女士在完成配型后如胶似漆,用锻炼好的身体给患者带来一线生机。赵警员的父亲身患癌症已逝,他懂得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无数珍品中之一的真理。经过住院时间较长的金秋时节,赵警员的干细胞与黄女士很好地相容了,并于2021年7月顺利完成移植。
其实,这些警察并不是特别英勇、特别牛仔,他们也有弱点和怕的东西,但他们有选择为他人捐献干细胞的勇气和行动力。作为民警,他们义不容辞地肩负了困难公共事务的治安维护工作,却也顾及到人类对于疾苦和病痛的需求。他们可以被称为“干细胞战士”,正在为精神造福事业和民主文化的建设做出无形贡献。
在这里,我们要由衷地感谢所有参与捐献干细胞的民警朋友。还要呼吁,更多名警察朋友加入到捐献干细胞的队伍中来,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而美好。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